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
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
【公布日期】2021.07.16
【文 号】中气提字〔2021〕13号
【施行日期】2021.07.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dnf虚无∙【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
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197号(资源环境类240号)提案答复的函
中气提字〔2021〕13号
严彬委员:水利水电工程排名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贵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支持的提案》(第2197号)收悉。经商应急管理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贵州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部注重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织牢灾害风险管理网格,努力实现灾害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是开发上线灾害风险信息报送系统,指导、推动各地通过系统报送工程险情、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风险隐患信息,积极发挥“人防+技防”的灾害风险监测模式的作用。二是加强灾害风险监测“技防”手段,强化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技术运用,针对地震灾害等高风险区域,绘制重点区域灾前遥感影像图,涵盖人口、房屋、桥梁、学校、医院、水库、道路以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分布信息,在灾后第一时间制作实况报告,提供决策支撑。
  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贵州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省建成了由2套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
13部天气雷达、3086个气象站组成的天地空立体观测站网,覆盖100%的乡镇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十三五”期间,中国气象局投资对遵义市天气雷达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务川、习水新建了天气雷达,遵义市拥有3部天气雷达(为贵州市州之最)和528个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部分县气象局还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信息接入气象业务平台,实现各地天气实况的实时监测。与此同时,气象部门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服务理念,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着力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体制,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部门联防联动,为贵州省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支撑,为有效应对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省减灾委统计数据分析,“十三五”期间全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较“十二五”时期下降了20.8%和42.5%。四姑娘山攻略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继续指导和支持贵州省发挥灾害风险信息报送系统作用,规范报送程序,提高风险信息报送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健全卫星遥感应用协同机制,完善灾害风险遥感监测产品体系,推动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应用,助力贵州做好灾害防范和救援救灾工作。中国气象局将加大对贵州等西部省区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的投入,“十四五”期间将新建2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5部局地警戒雷达、2套垂直观测系统、35套自动气象站,更新改不考虑中间打一成语
红烧带鱼的家常做法造109套自动气象站。通过各方努力,贵州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二、关于贵州预警信息发XXX传播能力建设刘在石runningman
  应急管理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会商和预警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针对灾害性天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紧急会商研判,编制每日或每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信息,在重大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每个月月底,组织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部门会商研判。二是开展风险预警工作,定期发布未来3天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提示,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三是探索强对流天气应对工作,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强对流天气预警,进一步加强会商研判,编制强对流天气应对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预警行动。
  气象部门着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建设。在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方面,贵州建成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预报精度达到5公里分辨率,24小时精细化预报准确率由“十二五”期间的75.2%提高到“十三五”期间的81.9%、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命中率由56%提升到89%、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由33分钟增加到125分钟。遵义市建设了气象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种气象灾害的实时自动监控和报警,2020年预报准确率排全省第2位。在预警信息传播
能力建设方面,在贵州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贵州省气象部门2015年建成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组建了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构建了由手机短信、电视、微博、大喇叭等多渠道传播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6.9%;建立了暴雨红预警信息由三大通信运营商分县全网发布的“绿通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各级应急责任人、村(社区)负责人、村民小组长、测防员等有关人员;针对贵州强降雨大多发生在深夜的实际,贵州省气象部门创新“三个叫应”服务机制,即发生强降水时通过电话将气象预警点对点传递到县、乡镇、村领导和有关责任人,提醒做好防御工作,解决了夜间传统信息传播手段“失灵”的问题。遵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将气象预警信息通过广电部门建设的应急广播大喇叭播发,接入大喇叭28423个,实现全市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全覆盖。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预警工作统筹并推进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灾害综合预警响应启动条件和分级标准,组织研发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模型。中国气象局将加大对贵州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强化延伸期(11-30天)到月、季气候预测,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落区的预报准确率和气象灾害预见期,建立精细到乡镇和重点村庄的气象灾害预报
体系;将贵州作为预警系统能力提升工程试点省份,会同国家工信部、广电总局于2021年在贵州开展气象灾害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发XXX气象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播发试点,并尽快在全省推广,使贵州全省逐步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关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隐患治理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隐患治理力度。一是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制度体系。目前已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共122个县区普查试点工作,其中贵州省遵义市和福泉市作为试点地区已完成普查工作。二是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充分发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协调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6万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600余座,开工整治重点城市易涝区段1500余个,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8600余处,提升洪涝、地质灾害、台风等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三是提高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水平,会同发展改革委指导督促各地区加快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两年来全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
0余万户、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农房抗震改造84万户,各类基础设施加固工作有序推进。
  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方面,贵州省重点开展暴雨、干旱、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等7类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普查。遵义市14个县(市、区)和黔南州福泉市作为2020年的试点市县开展了普查工作。目前,遵义市共查出气象致灾因子1190581条,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与危险性评估和区划,绘制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编制了风险普查技术报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