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个人所得税新税制知识测试题与答案
2019年个人所得税新税制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施行日期:。()
A、2019 年1 月1 日
B、2019 年2 月1 日
C、2018 年12 月1 日
D、2019 年6 月1 日
2、个税改革后,省级政府有权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
A.烈属取得的经营所得
B. 洪涝灾害但损失不大的
C.残疾人张三的赌博收益
D. 孤老人员的利息所得如何光子嫩肤
3. 改革后,居民纳税人取得下列所得按次征税的有:()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 经营所得
4. 下列属于综合所得中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的有:()
A.“三险一金”
B. 大病医疗
C.商业健康险支出
D. 保险赔款
5、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6、下列各项中, 不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股息、红利所得
B. 中奖、中彩所得
C.金融债券利息
D. 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所得
7、下列各项中,不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专利权所得
B.著作权所得
C.稿酬所得
D.非专利技术所得
8、下列所得项目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扣除法定费用的是( ) 。
A.红利所得
B. 股息所得
C.中奖所得
D. 租赁财产所得
9、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A.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
B.提供电影剧本而取得的报酬
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
D.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10、个税改革后,下列属于分类所得的项目有: ()
A.稿酬所得
B. 偶然所得
入队申请书父母的话怎么写C.其他所得
D.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个税改革后,下列所得项目中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项目有()
A.工资薪金所得
B. 偶然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 经营所得
E.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 纳税人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当准备与收入、扣除、享受税收优惠等相关资料,按规定留存备查或报送,这些扣除包括()
A.专项扣除
B.专项附加扣除
C.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D.成本费用
E.捐赠
3. 下列关于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张三与李四共同为  A 公司提供劳务报酬收入10 万元,其中张三分得  6 万元,李四分得  4 万元,二人可以分别减除费用,分别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
B.专项附加扣除是对专项扣除的附加;
C.张三同时属于甲乙两个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从每一合伙企业取得的经
营所得,均可分别减除  6 万元;
D.个人所得税发展史上的第六次改革,实现了税制的全面转型;
E.综合所得按年计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4. 纳税人可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除赡养老人外,还包括()
A.子女教育
B.继续教育
C.大病医疗
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衣服染怎么洗掉
D.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
E.住房公积金
5.2019 年纳税人李某已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当年还可能扣
除的项目有:( )高铁车次查询
A.子女教育
B. 大病医疗
C.继续教育
D. 住房租金
E.赡养老人
6. 纳税人发生了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利息,可开始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
附加扣除的时间是:( )
A.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
B.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次月
C. 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D. 贷款合同终止的次月
E. 贷款合同终止的当年年末
7. 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或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时,应当填报:( )
A.房屋所有权证号或预售合同编号
B. 贷款方式
C. 贷款合同编号
D. 借款期限
E. 主要工作城市
8. 其他法定赡养人包括()
A. 实际承担对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
B. 实际承担对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外孙子女
C. 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
小鸭子得救了D. 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外孙
子女
E. 外祖父母的孙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外孙
子女
9. 以下关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 元(每月2000 元)的标准定额
扣除
B.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妹分摊每年24000 元( 每月2000 元) 的扣除额度
C. 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
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D. 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
超过每年12000 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E.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可以超
过每年12000 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10. 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主体包括哪些()
A.生父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