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顺差逐年增长, 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不仅与自身经济结构有关, 更与世界范围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密切相关。长期的贸易顺差不仅浪费了一部分经济资源, 而且会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状况
2002年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由于我国全面履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对外贸易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数量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只有 0.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猛, 取得了辉煌业绩。
从1982年至1993年,我国曾出现过几次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性。但从1994 年起,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持续多年保持经常账户盈余。
2006 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774.8 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2618.3亿美元,占同期GDP 的 7.5%,2008 年贸易顺差为 2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额大幅下滑, 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和冲击。
踢毽子技巧2011 年中国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24.9% 和 20.3% ,比 2010 年的 38.9% 和 31.3% 有所下滑,2011 年中国贸易顺差创六年来新低。
二、 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有多方面原因, 总的来说是由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共同决定的。贸易顺差的变动与宏观经济总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一)基于国际视角的分析
1.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反映了国际分工的变化。历史上国际生产中心先后发生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
亚洲的转移。二战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全球产业调整步伐加快, 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扩张和追求超额利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 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其主要表现是跨国外包的发展与全球供应链的延长。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 吸引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开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近些年来,外商投资继续增加,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我国成为计算机、音响设备、玩具、家具等制造品的生产中心,制造业迅速崛起,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产生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导致的赤字或盈余的转移,改变了全球贸易失衡的方向和对象。
2. 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外部原因是美国 “双赤字” 政策。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股票价格的飙升和美元的走强刺激了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支出意愿,导致进口额大幅度上升。同时,
强势美元使美国进口便宜而出口昂贵,宏观上表现为经常项目的逆差。2000年以来,美国为了遏制经济衰退,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导致了政府收入的锐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美国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客观上刺激了消费欲望,助长了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财政赤字急剧攀升和 “双赤字” 问题的存在,也就是美国蓄意地谋求贸易逆差,从而为美国大量发行美元提供了借口,这样也稀释了美国的对外债务。美国通过行使美元霸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其金融和经济利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垄断了储备货币的发行权,美元汇率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QE政策使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导致我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二)基于国内视角的分析
1. 我国贸易顺差在构成上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贸易顺差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加工贸易顺差与一般贸易顺差情况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贸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加工贸易迅速超过一般贸易,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1993 年,加工贸易顺差首次超过一般贸易顺差,以后逐年增长,而一般贸易顺差逐年下降,2004 年一般贸易转为逆差。2007年我国贸易顺
差 26183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 2492.6亿美元,占当年全部顺差的 95.2%。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2.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 的成功经验证明,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基于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实际,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型贸易发展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出口。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出口持续增长,而进口受到限制,进出口差额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大量贸易顺差。
三、 全球经济失衡态势下中国贸易顺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娘娘腔怎么办
中国是拥有巨额贸易顺差的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贸易顺差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中
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容乐观, 持续的贸易顺差造成中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贸依存度提高,增加了经济运行风险。
加入 WTO 的前五年,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2003 年超过 50%,2006 年高达67% ,此后平稳回落。这种平稳回落反映了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目前,我国出口产品 60% 以上集中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外需持续萎靡导致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也大幅下降。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增加了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当贸易对象调整贸易政策或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变化时,都会对我国的进出口造成影响,增加了其风险性。
(二)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 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开始崛起, 外汇储备数目迅速增加,经济实力日渐提升。我国的贸易顺差加上外资的大量流入, 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2006 年2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 8537 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
居于全球外汇储备首位。高额外汇储备增加了机会成本和汇率风险。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收益率低的美国长期国债。从汇率风险来看, 美元作为信用货币, 美国通常采取美元贬值的办法来转嫁经济危机, 这就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中以美国国债形式存在的资产将贬值。高额外汇储备反映到我国国内经济,就是储蓄远远大于投资。我国的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和运用国内储蓄,为了弥补国内投资缺口,必须增加出口。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对中国的汇率政策施加压力, 其目的是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加速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加剧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 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 影响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增加了我国同主要贸易对象之间的贸易摩擦。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在所难免。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支撑,但也加剧了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中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加入 WTO 后,出口数量的增长使得发达国家企业
在一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而引起这些国家失业率的上升。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内企业的利益,对中国的产品设立了多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近年来,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的考虑, 推行弱势美元政策, 同时为了维持美元的强势国际货币地位以巩固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实现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 不断制造贸易摩擦, 遏制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
(四)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中大部分的能源和原材料依靠进口,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增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中国出口的扩大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在“中心—外围” 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美国等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而把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制造业向中国等国家转移,加剧了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五)招致反倾销制裁,使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严重打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年来,所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式有如下趋势:
1)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
2)摩擦领域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从传统的农业、纺织业向电子信息、通信、飞机制造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升级。
怎么购买基金3)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并且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不断攀升的贸易顺差招致更严重的反倾销制裁,而国际市场的反倾销措施增加了成本,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 抑制了国内消费的增长京东人工服务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国内消费应该占经济发展促进因素的主导地位,应该达到70%左右才属正常。比如美国国内消费对经济贡献达78%,日本更高,占85%,而我国却恰恰相反,我们在为“世界离不开中国”而沾沾自喜的同时,是否也要为“中国离不开世界”而忧心呢?首
先,消费需求是最终的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否保持投资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保持较高投资率是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只依赖高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作用,但由于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不能与未来的消费相匹配,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就会导致供求失衡,产能过剩,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国内消费不足,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经济总量用于消费的部分相对较少,这也违背了生产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民众的积极性。
四、 中国调节贸易顺差应采取的对策
台风等级(一)实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 提高外汇储备利用率。
外汇储备是保持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充裕的国际储备可以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国内外对本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国内外金融危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要运用本国丰富的外汇储备维护经济权利,改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停牌是什么意思
受控制、被剥削的地位,增加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发言权,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过程。充足的外汇储备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要充分利用自身外汇储备方面的优势,表达本国利益诉求,提高人民币的信誉和地位,增强国际清偿力,提高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提高本国的金融实力和国际地位,获取国际竞争优势,争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我国要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美元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构成,减少美元汇率波动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损失,同时,扩大出口,鼓励外商投资,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