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单元导语”,整合读写学法
风车的做法 手工“单元导语”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个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意图,是教学的指南针和导航仪。“单元导语”具有统领全组、定位目标、导航学习等重要功能。研读“单元导语”,对把握编者意图,夯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元导语”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单元学习主题;二是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方法。本文仅仅探讨如何盘活“单元导语”中蕴含的学习方法这一重要教学资源,加以梳理、细化、归并,整合读写学法,教学时优化指导、点拨和启迪,学生就能掌握读写学法,养成自学习惯,给力自主学习,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盘活“单元导语”,整合读写学法
纵观“单元导语”,一般从“学什么”“怎样学”两个角度对本单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提示,这是教好本单元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聚焦“单元导语”,梳理“单元导语”中提示的读写方法,适当加以细化、归类,就能建构读写学法系统,给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教学实效。
(一)梳理“单元导语”,整合阅读方法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悟,提高阅读实效。只要积极梳理“单元导语”,适当加以细化、归类,就能整合阅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提升阅读水平。
1.读课文,想画面。
四上第一单元导语指出:“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什么是“读课文,想画面”呢?就是通过有关景物、人物描写,借助想象、体验,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心理图像”,台湾赵镜中先生称之为“图像化”,美国语文教育则称之为“视觉化”。这是走进文本的重要途径,将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想象、体验和感受。如教学《观潮》一课,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潮来前”的画面。在脑海中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宽阔的钱塘江静静地横卧着,江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江边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2.阅读童话的方法。
四上第三单元导语指出:“让我们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什么是童话?童话有何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做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此外,童话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怎样阅读童话呢?首先,从主要人物的言行入手,理解童话内容。其次,从情节的发展和结果入手,体会童话主题思想。然后,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比较,领悟思想内涵。最后,走进童话情境,强化美育熏陶。作家黄蓓佳说:“当代的孩子缺乏对人的关爱,童话恰恰是真善美的心灵启蒙,是潜移默化的人格、人性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在掌握童话内容和中心意思后,要深入阅读,进入童话境界,体会童话内在的精神美、形态美、环境美、语言美,
培养自己鉴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下的能力,提高自己领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3.由课文内容想开去。
四上第六单元导语指出:“我们还要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工人故事;学者关心、帮助他人。”由课文内容想开去,就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展开相似联想,搜寻大脑记忆,回忆自己读过的故事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以加深理解,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自己的内心有所触动。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有这句话:“小钱得救了。”小钱为什么能得救?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由课文内容想开去。因为有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小钱捐献骨髓,有医德高尚的李博士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地在余震中抽取骨髓、护送并连夜为小钱移植骨髓,有两岸医护人员为了挽救同胞的生命共同付出的努力,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爱、帮助、付出,所以小钱得救了。
4.练习复述故事。
四下第八单元导语指出:“我们还要练习复述,并搜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习课文要学会抓住重点、要点,练习复述故事。
怎样复述故事呢?第一,以叙述顺序为序,展开复述。首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依据时间推移或者事情发展或者地点变换的顺序,列出简明的层次提纲;然后,依据提纲进行复述。第二,以关键词为连缀,展开复述。首先,依据课文顺序,列出关键词语;然后,复述时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如同接力赛一样,一个个地接下去。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怎样让学生复述呢?第一种,依据顺序展开复述。根据“无火──盗火──受罚──获救”勾勒出的故事梗概,进行复述。第二种,以关键词为连缀,进行复述。出普罗米修斯盗火时的一系列动词,以及“悄悄地、小心翼翼地”等形容词为引子,进行复述。
5.理解句子含义。
亚当兰伯特五上第四单元导语指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歌德说:“经验丰富的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体会句子的含义,并不是了解字面的意思,而是体会蕴涵在文字背后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感情和
思想。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主要有:突破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时代背景等去思考、揣摩。如《钓鱼的启示》有一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思考: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没到,而我却钓到了一条鱼。不把它放了,就是违规;把它放了,就是正确。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要把到手的鱼放了,需要勇气。一个人要克制一己之利去实践道德规范,需要勇气和力量。
6.抓住主要内容。
清明节有三倍工资吗四下第三单元导语指出:“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主要内容就是课文的基本意思,是课文的浓缩。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摘录句段、联结段意、要素归并、扩充题目、取主舍次等。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让学生先读一读全文,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分部分阅读,了解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最后把每部分的内容连起来,就抓住了主要内容:“我”和同伴在加拉巴哥岛旅游时,看到一只出穴的幼龟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随后,成的幼龟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导致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感到悲伤、悔恨。透过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体会大自然的规律。
7.领悟深刻道理。出口退税的操作明细流程
中元节有什么传说六下第一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任何一篇作品都有一个写作目的:有的说明事物规律,有的揭示生活哲理,有的折射人物思想,有的体现做人智慧。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事物的规律和做人做事的智慧,可以避免走弯路,获得健康成长。如教学《桃花心木》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在不确定中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想一想就会知道:桃花心木在不确定的变化环境中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这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再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遇到困境怎样想方设法走出来,从而明白深刻的哲理:在变化不定、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经得起磨难和挫折的人,才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二)梳理“单元导语”,整合习作方法
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习习作既需要观察生活、多读好书,也需要学习表达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习汽车喷漆
作方法,便于更好地表情达意。只要积极梳理“单元导语”,适当加以细化、归类,就能整合习作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会表达,提升习作水平。
1.学习观察方法。
四上第二单元导语指出:“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观察是认识的天窗,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观察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身体感受,用大脑想。观察有一定的顺序,要抓住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引导学生聚焦有关句段,体会其观察方法:一是细心观察,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二是连续观察,才会发现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