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我国老年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规模之大,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
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句子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高龄化问题。高龄老人的快速增长,将产生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老人大量增加。然而,家庭结构小型化,两代人分居的倾向,家庭功能的外移,家庭照料资源的匮乏,家庭用于慢性病和护理费用投入越来越多。在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照料大量的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卧床老人、活动能力下降的老人,社会和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这是一个需要现在我们认真对待的并及早制定对策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1%,据预测,到2050将达到4.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向高龄化
迅速发展。2000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已经达到1199万,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1%,到2050年将会提高到近7%,高龄老人人数将超过一亿。各年龄组的老年人口无论是增长幅度还是增长速度在未来50年中都远远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与世界其他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
我国目前有1.4亿老年人,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占亚洲老年人口的40%。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5亿以上,占当时世界老年人口的22.3%,亚洲老年人口的35%。届时我国老年人口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总和还要多,即世界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名中国的老年人。(2)老龄化速度比较快。
十大污染城市从1980~199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上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过程。用这样短的时间完成年龄结构的转变,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英国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从1950~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加144%,而我国增加211%。预计从2000~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加225%,而我国将增加240%。从1950~2050年的一百年间,世界上新增加的老年人口的23%将是来自我国。(3)老龄化地区差异大。
二月二的祝福语199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成为老年型。但上海市早在1979年就已经成为人口老年型的城市,是全国第一个跨入老年型人口结构的省份,要先于全国20年,而西北青海等省要滞后全国20年。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北京市4省、市相继跨入了老年型人口结构。2004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市)人口年龄结构进入了老年型,它们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份尚未进入老龄社会。
  200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2%(城市高达54.7‰,农村为16.4‰),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第一疾病”。在我国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最多,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并仍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为6.6‰,(城市为13.0‰,农村为4.4‰)。不同年龄组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差随年龄而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病显著呈上升趋势。70岁及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冠心病患病率高达26.9%。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1、3.4、2.2倍。
年龄是慢性病患病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均呈上升
趋势。冠心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脑卒中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并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2005年医学敏感人口将由41.5%发展到2025年的60.3%,不同年龄组慢性病的患病率可以告诉我们慢性病控制的重点人和防治的重点。此外,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危重疾病将会大量出现,心血管病的高额费用也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b.老年痴呆病
老年性痴呆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发病于老年期前后的原发性大脑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老年性痴呆病呈迅速上升趋势,形成了世界性的老年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当今世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71%以上患有智力功能障碍,其中10‰发生痴呆症。我国现在有痴呆患者约500万人,其中AD病人约340万。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痴呆患病率为3%,65岁以上人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是老年人中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中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
近年来,老年痴呆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北方地区60岁以上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已达到3.96%,其中由于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痴呆占多数,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症发病特点是阶梯式发展,每次发病比上一次加重,直到出现全面的智能障碍。65岁以上人中,约35%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一年后其中25%的人会发展为痴呆。
老年痴呆是在人不知不觉中起病,呈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智能直线下降,病程一般是5至12年。在痴呆病中,半数以上是AD,四分之一左右为血管性痴呆。照料老年痴呆患者已成为社会、家庭和亲属的沉重精神上的负担。c.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症,其共同点是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使机体对糖耐受降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并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在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已上升到现在的5.6‰(城市高达16.3‰,农村为1.9‰)。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2.2‰,而北京市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72.6‰。
糖尿病是老年常见病,糖尿病人又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糖尿病迅速上升除了中老年人口增加因素外,与人们生
活方式、饮食习惯、缺少运动密切相关。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3000多万,并且每年还以150万-200万人的幅度递增,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
在庞大的糖尿病患病人中,90%以上是Ⅱ型糖尿病,这是一种可以致残、致死的终身疾病。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调查显示,北方一些城市的老年人中,有14.5%的人体重超重,69%的人达到肥胖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已达78‰。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居世界第二。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d.其它疾病
突发事件应对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中,除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病、糖尿病之外,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老年性白内障、前列腺肥大、更年期综合征、骨关节、眼疾病等慢性病也是老年体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3)老年慢性病引起老年人早残和过早死亡
老年人年龄每增加5岁,其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将增加1.12倍;患糖尿病的高龄老人其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丧失的危险性为非患者的2.4倍;白内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1.5倍;患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7.8倍;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和哮喘)患者ADL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1.47倍。
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因老年慢性病死亡的占死亡人数的75%。增龄是老年慢性病患病率增高的最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年龄每增10岁,各种慢性病患病率都呈大幅度上升。60岁以上年龄组与20-29岁相比,恶性肿瘤增加131倍,高血压增加115倍,糖尿病增加100倍,脑血管病增加135倍。
(4)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
老年慢性病造成老年人躯体功能受限,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高龄老人的活动能力反映能力、健康状况在普遍下降,有17.33%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部分或全部依赖他人帮助,20.03%的老人视力不好或失明,12.07%的老人语言能力差,32.92%的老年人记忆力差,23.69%的高龄老人是中、重度认知功能损伤,27.81%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
感。
因此,高龄化社会中,最使人忧虑的问题是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特别是那些独居的高龄老人,高龄老年妇女的生活照料问题会更加突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迅速上升。第一是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迅速增加,老年化与慢性病相交叉,使得慢性疾病持续天数更长,健康危险因素的增加和危险性强度增加。其次是卫生服务,特别是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第三是卫生服务技术将复杂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失能、残疾客观上会使满足卫生服务需求在技术上变得更加复杂,使预防保健的干预措施和手段的技术性要求增高;第四是,卫生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对于老年人来说,卫生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已经成为抑制他们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最大的障碍。
三、国家每年医疗费用总支出状况及发展趋势
(1)慢性病已成为消耗医疗资源的“黑洞”
2004年9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隐忧”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疾病给公共健康系统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根据对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
将军大人等等我计:慢性病占43%,中国高达60%。慢性病发病的高发人是成年人,导致大量劳动力损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据估算,目前上海每年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四种慢性病所造成的社会价值损失就达200亿元。公费医疗中超过一半都是用于慢性病的。
我国近年来卫生经费的总额逐年在增加,1990年卫生总费为747.4亿元,2000年高达5684.6亿元,人均卫生费用也由1980年的14.51元,增长到2002年的442.6元,并仍呈增长趋势。过高的医疗费用支出是各级财政和家庭难以承受。
尽管我国近年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3.17%增至2003年的5.7%,但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36.2%下降至2002年的15.2%,个人支付所占的比例则由21.2%增至58.3%。也就是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上升,主要来源个人卫生支付的比例增加。从国际研究比较来看,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随着经济发
展,政府维护健康公平责任逐渐增大,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支出比例不断加大,个人付费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而中国则出现相反趋势,个人支付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幅度较大。中国的卫生体系评价指标在各国中筹资公平性排名居188位,卫生系统绩效排名144位,
排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之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