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与指导》课程标准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儿童心理发展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其它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学前教育科学以及早期教育的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奠定理论基础,以期将来在实际幼儿教育工作中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共10章。各章内容及课时分配见下表:
章 | 题目 | 课时 |
一 | 绪论 | 6 |
二 |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4 |
三 | 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 4 |
四 | 儿童记忆的发展 | 4 |
五 | 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奴性 | 10 |
六罗威拿犬 | 儿童言语的发展 | 4 |
七 | 儿童情绪的发展 | 4 |
八 |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 12 |
九 | 儿童个性的发展 | 10 |
十 | 儿童道德的发展 | 4 |
复习 | 2 | |
总计 | 64 | |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掌握遗传、环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概述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师生互动、案例教学、讨论、多媒体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影响遗传的因素及常见的影响儿童发展的遗传疾病;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这两方面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做好优生工作奠定基础。掌握儿童身体、脑、神经系统和动作的发展有其各自的顺序和规律性,使学生树立重视早期教育的观念。
教学内容:
1.遗传与产前发育;
2.大脑发育与神经可塑性;
3.儿童动作的发展;
养殖兔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视频教学
第三章: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不同年龄儿童注意的特点,初步具有根据儿童的感知注意发展特点组织幼儿教学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儿童感觉的发展;
2.儿童知觉的发展;
3.儿童注意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教学
第四章: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学目标:重点内容为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及根据记忆规律如何组织儿童有效地学习。
教学内容:
1.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 记忆规律与儿童学习;
3. 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观察实验、教学视频
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儿童想象、思维发展的特点;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简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第六章:儿童言语的发展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低幼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和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方法。
教学内容:
1. 儿童语音的发展;
2. 儿童语义的发展;清漆
3. 儿童语法的发展;
4. 儿童语用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第七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基本情绪的发展,移情、等社会情绪的发展,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的发展,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内容:
1.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2. 儿童情绪的获得;
3. 儿童情绪问题;
4. 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
5、情绪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
第八章: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依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依恋的类型,正确理解儿童与父母、教师、同伴的关系;了解儿童性别角发展问题,促进儿童性别角的良好发展。
教学内容:
1. 依恋理论(亲子关系早期的发展);
预祝高考成功的暖心话中秋节祝福老师的语句
2. 同伴关系的发展;
3. 师幼关系的发展;
4. 儿童性别角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掌握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熟悉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学因素、社会化因素和个体的自我意识;了解智力发展理论。
教学内容:
1、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2、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3、儿童能力的发展
4、儿童自我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验
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了解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的发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教学内容:
1. 儿童道德发展概述;
2. 儿童道德人知的发展;
3. 儿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三、 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
32课时,2学分,均在大一学年开设。
本门课程参考教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儿童心理发展与指导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任课教师在对教材统筹把握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教学理念备课上课,系统地阐述重要的原理和原则,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培养他们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使她们更加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2. 课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一例一析,有理有利,旨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实施合作学习办学理念。案例教学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讨论、教学视频、心理测试、体验活动、自学等多种教学学习方式在本课程
中都有运用。
3. 课程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