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纪录片—用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
剃刀高地任务 1. 绪论
纪录片往往被人预先植入客观,真实的标杆,作者隐藏在镜头之后,完成所谓的人性关怀。而随着DV技术的普及,纪录美学研究的发展,纪录片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者,开始更加自由的创作和思考。私纪录片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一个佐证。
2.私纪录片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2.1 私纪录片的概念
私纪录片这个术语来源于日本,借鉴了日本传统小说中以暴露隐私和表现自我而著称的“私小说”概念①,具体是指纪录片作者将镜头直接对准自身或者自己家人,通过描写家庭中出现的争吵,个体对过往时代的追忆等等内容,运用写实的手法,表达纪录片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在国外,私纪录片又被称之为个人纪录片。
2.2 私纪录片的发展情况
在世界电影史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私纪录片的身影,比如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婴儿的午餐》,可以算最早期的私纪录片,在花园的餐桌上,奥古斯特•卢米埃尔抱着爱女,为她喂粥。近年,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也凭借一系列的私纪录片,引起了世界电影界的广泛关注。除了在日本,私纪录片发展很快以外,私纪录片在其他国家,内容和形式往往偏重于实验和艺术。而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从上个世纪的“新纪录片运动”,已经向“独立影像”发展,其中,私纪录片在独立纪录片中所占的比重和分量不断的增加。
2000年前后,中国的私纪录片作品也开始大量的涌现,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者,用一种近乎于“家庭录影”的拍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带入纪录片中,改变了原先中国独立纪录片由于尊崇直接电影而形成的观察式拍摄,摄影机不再是“墙上的苍蝇”,纪录片作者也不再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用参与的方式捕捉生活表象下面的真实②。
比如,林鑫的《三里洞》(记录了一退休的老矿工和他们对一个时代的回忆),胡新宇的《》(导演拍摄了在美国打拼的与女儿的矛盾)邹雪萍的《娘》(作者拍摄了自己的母亲),以及由草场地工作站吴文光主持的“村民影像计划 ”系列《我的村子2006》
《我的村子2007》(拍摄者都为村民,他们拍摄的自己的村子以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后期剪辑也由村民自己独立完成)等,都是私纪录片的代表作品。
本文作者也拍摄了一部关于自己父亲的纪录片《老张》,并将拍摄的心得和体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呈现。
高中 作文 3.私纪录片所记录的内容
私纪录片将日常生活本身作为纪录片的素材,私纪录片作者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份,使得私纪录片有两方面的内容:日常中的反常,日常中的正常,有些片子两种内容都有,有些片子只有其中的一方面。
日常中的反常,纪录片作者喜欢拍摄日常生活中,比较特殊的那一部分,比如喜欢拍摄孩子出生,四季变换,宗教仪式,这些关键时刻,往往被私纪录片作者记录下来。
日常中的正常,私纪录片作者将镜头对准了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拍,看似杂乱无序,平淡无奇,但私纪录片作者恰恰通过这样的镜头,将生活的质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邹雪平拍摄的《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恰恰是这样平淡生活打动了观众,片子的空间锁定在家里,除了母女之间的对话,就是“娘”平日里最熟悉和最简单的生活,喂猪,洗头等,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娘”在午睡,邹雪平近距离的拍摄,一组特写镜头,“娘”的脚上和手上磨出的老茧,像一个个烙印,看似简单的镜头,却拥有巨大的力量。
4.私纪录片的特性和视角
4.1私纪录片特性
私纪录片出了具有纪录片共有的知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以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自我疗伤功能③,私纪录片的作者通过拍摄自己的家庭,寻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排解自己内心的痛楚,摄像机为作者撕开一个审视自我和家庭的口子④,而起到自
我疗伤的功能。《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促成了王芬和父母之间的一次交流,也让王芬有一次之面父母不幸婚姻的机会,父母之间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怨恨,通过片子呈现出来,王芬也摆脱了心理阴影造成的伤害。
4.2私纪录片的视角所在
4.2.1.纯粹的实验。一些艺术家拍摄私纪录片,大胆尝试一些拍摄方式,整个片子呈现出一种实验的风格,比如艺术家王我拍摄的《外面》,片子最后的结尾,是王我在大年三十,爬到自家楼上天台,运用升格镜头,拍摄外面烟花和其他亮灯的住宅楼。制造出了一种颇具实验性的效果。
4.2.2.个人化的视角表达对社会的思考。真实,私纪录片向观众展示的是纪录片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地解读。私纪录片作者将拍摄纪录片做成一种个人书写的手段,抛开所谓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担子,出发点彻底回归到作者的私人生活和私人经验,最大限度的接近个人书写⑤,作者选择的拍摄场所,作者选择的拍摄对象,作者选择的拍摄视角,都来自于普通的生活之中,观众对于拍摄的画面有种亲切感。村民影像计划,简单的来说,就是将DV发给村民作者,村民作者拍摄他所在的村子,拍自己的生活。一年以后,将拍摄的素
材,剪辑成《我的村子2006》系列。其中,有一名来自北京市昌平区的村民邵玉珍,她拍摄了很多村子里的场景,村民结婚,村民社戏等,她觉得,过去的每一秒都不会再重复,“这个村子,经历了什么,我就去纪录什么”,她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村子的影像档案。另一位来自陕西的张焕才,将摄像机往田头一架开机,自己就去田里干农活去了,田间地头耕作的场景,村里大街上的村民们,都被“村民影像计划”的村民作者们拍摄了下来。 正月十五放假吗
4.2.3.折射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私纪录片虽然是一种个人化的拍摄,但是,这些人生个案, 其实就是众生的缩影和映照⑥,这也是纪录片所具备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以特定的时代为背景而产生的纪录片,引起了观众对纪录片所讲述的那个时代的思考,使得观众有种感同身受的想法。
林鑫的《三里洞》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私纪录片作品,全片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由15个片段组成,讲述了1955年, 他的父亲在内的318位上海青年,怀着改善个人境遇和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希望,来到陕西铜川三里洞煤矿,50年以后,他拿起摄像机纪录下健在的二十余位老矿工。林鑫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采访的对象都是他父亲
的工友,是看着他长大的父辈,林鑫将镜头对准自认为熟悉的矿工生活,当他拿起摄像机的那一瞬间却感到是那么的陌生与沉重⑦。影片最后一段是关于他的父亲朱永生,老人在退休那年因癌症去世,终究没有回到家乡江苏太仓,在《三里洞》十五位老矿工集体倾诉的背后,是一个时代和一代工人阶级的共同命运。中国的历史上总是只有“人民”而没有“人”这个概念,个人在集体中没有自己的声音,而私纪录片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私纪录片作者抛弃大的历史概念,关注了在历史变革中人的境遇的变化,每一个个体都是不朽的。
5.对私纪录片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分析
5.1设备的普及
纵观电影史的发展,技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有声电影技术的出现,以《爵士歌王》为开端的有声片就不会出现。在2000年前后,数码摄影机已经进入了很多中国家庭中,一年轻的作者也开始拿起DV拍摄影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与以往要用数字BAM带甚至胶片相比,迷你DV带,携带和输出更方便,价格也很便宜,后期剪辑软件和电脑性能的更新换代,使得纪录片作者能像写作一样,独立在电脑上完成影像作品。
5.2.纪录片美学认识的提高
尽管在上世纪出现了新纪录片运动,使中国纪录片发展经过了一个高潮,但是,无论在制作方式和纪录片美学方面,中国纪录片都与国外纪录片有着很大的差距。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纪录片作者对于纪录片的认识更多的局限在直接电影的范畴之内,拍摄的纪录片也多以观察式拍摄方式为主,追求“客观,公正”下的人文关怀,而2000年以后,更多的纪录片作者认识到,“客观,公正”都是相对的,当摄像机架起时,摄像机无论怎样隐藏,都已经改变了拍摄对象原有的生活,更多的优秀纪录片传到了国内,拓宽了纪录片作者的视野,直接电影(要求拍摄者客观记录,被拍摄者忽略摄像机存在)和真实电影(要求拍摄者参与进去,利用摄像机激发出事件)⑧的理论使纪录片作者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纪录片作者摆脱了所谓“客观,公正”的束缚,不断地创作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5.3.时代背景大环境造成
进入新世纪,更多的人们渴望独立和自由,厌倦宏大的历史事件和报道,开始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人们和人们所居住的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观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之间有很多的冲突,这也给纪录片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好的题材。
6.私纪录片作者如何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
6.1主观介入
私纪录片作者将摄像机带入自己的生活,因为与被拍摄者的亲密关系,使得拍摄者无法在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之下拍摄私纪录片,更多的拍摄者选择主观介入,参与和被拍摄者的沟通和交谈之中,并善于运用摄像机激发事件,从而使被拍摄者将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
在拍摄《老张》的时候,因为我的主观介入,父亲他很快就忽略了摄影机的存在,他也喜欢自己拿起摄像机试着进行拍摄,甚至,将摄像机当作了一种倾诉的工具,在父亲与妻子吵架那一场,父亲对于自己的婚姻,发起了牢骚,“结婚多少年了都是我受气”,“其他什么也没有,我就是没地位”。同样是在摄像机拍摄过程中,父亲也讲述了他对于婚姻的看法,“吵架是很正常的,夫妻在一起就是缘分”。
微软中国总裁 6.2选择好拍摄的内容
拍摄日常生活中的反常,往往能够引起事件的发生,从而使得被拍摄者的性格表现出来,也能形成情节点,而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则要求私纪录片作者在平淡中把握生活的本质。
6.3把握个人生活背后的社会
上高速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吗 私纪录片作者虽然拍摄的是个人生活,但是,个人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也要关注个人生活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以《老张》 为例,父亲当过兵,在国企内退,面临中年危机,这些在中年人之中是有普遍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经济不景气,造成父亲的公司举步维艰,有些贸易行冒风险大量囤货,这些都反映出当下的社会背景,父亲对于《百年孤独》的解读,也很有意思,《百年孤独》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父亲从这本书中读出了物极必衰,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过一段萧条时期。
7.私纪录片带来的争议
私纪录片拍摄时,作者往往过于主观化,真实和虚构的界限被模糊化了⑨。使得观众对整个片子的态度产生怀疑,观众无法看出哪一段时摆拍,哪一段又是事实,《的哥》中有些细节是作者安排的,比如作者在副驾驶上放了一本《金刚经》,有些乘客就拿起《金刚经》
,和的哥聊一些宗教的问题,如果没有《金刚经》,那往下的对话也不会出现,作者的某些想法也就表达不出来,如果不是作者说出《金刚经》是他放的,观众从片子中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从“表白不幸”到“炫耀不幸”⑩。“表白不幸”作为私纪录片的一种功能无可厚非,有一些私纪录片作者拍摄私纪录片的原因,是为了获奖或者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吸引而故意为之,私纪录片作者采用一种“炫耀不幸”的方法,暴露自己的隐私,寻身边不快乐的事情,反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反胃,私纪录片作者需要的是一种平和的态度,过于追求功利,到头来只能遭到人们的嘲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