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带发的成语
彭玺睿
1935年7月至1936年6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前往中国西北,足迹到达川、陕、青、甘、宁夏、内蒙等省市,全程四千余里,详细介绍了当时西北地区的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共分为六十六则通讯,五大篇章。
    第一篇:《成兰纪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经由四川盆地行进至甘肃的见闻。作者的足迹逐渐由成都平原的农耕社会进入川西高原的藏民游牧区,着重描写了战乱之后,当地农村底层百姓穷困贫乏状况。随即是汉藏关系,以及当地因战乱而陷入的困境:“沿途饿殍载道,臭不可闻”。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地买卖吸食成风的忧虑。
    第二篇:《陕甘形势片断》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长安和兰州的见闻,着重分析了在新的交通形势之下,长安和兰州的战
略地位,以及陕甘边境、渭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其对渭水两岸百业萧条,遍种的痛心和焦虑成为该篇最难忘和引人深思的一段。
英国电影
    第三篇:《祁连山南的旅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青海的行程见闻,对当地的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做了大量的描写,并且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借以抒发作者的慨叹。此外,作者对青海当局的主要负责人也着以较多笔墨,详细分析了青海在特殊的多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在这一篇中,作者对于汉藏回之间的的分析让主旨思想更深一层,以“回教促进会”为切入点,进行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分析探讨。
    第四篇:《祁连山北的旅行》
此篇描述了作者在张掖、酒泉、玉门以及敦煌等地的行程见闻,描述了当地种植、重税科刑和民不聊生的现状,表达了担忧和思考,并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对该区的战略地位变化做了细致的梳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考量了这一地区的发展策略和前途。
    第五篇:《贺兰山的四边》
    此篇描述了作者在兰州、宁夏至包头一线的经历所感,记录了=数年战乱破坏后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结合西夏历史讲述了当代发展应注意的教训,并对回民安置问题做出了深刻分析;对宗教的发展,教育的推广都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六:读后心得
    读这部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西北,借着范先生的笔触,在我脑海中不断延展:衣衫褴褛的农夫木然行路;道旁因饥饿而半昏迷的平民不时发出呻吟;及膝的野草中忽然露出层叠的尸体;肥沃的平原被罪恶的占据;重税科刑下的农民食难果腹、衣不蔽体……整体来看,书的大部分文字都被作者沉重阴郁的思绪笼罩,带给读者的感觉是泛黄的默片,而在结尾处,作者对塞外妇女“鲜红”服饰的描写最终让人眼前一亮,可以想象,看到希望的时刻,作者心情也好了许多。
可以说,阅读这本书,亦是在阅读一部旧中国西北的沉重的社会实录。
1)今与昔的思考
熙的意思
    “过平谥铺、煽铁沟等处,时疫流行,苍蝇遍地。居民传染一种软体病……有居民七八十
户,多已全家死去,无人 ”这是记者当时在四川江油附近所见的实录。当破烂荒凉的村庄和愚昧可怜、承受重担的当地农民,再一次浮现脑海中的时候,不禁感慨八十年前家乡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与无望。
嵩山在哪
八十年后的今天,作为占全国人数百分之七十的农民,其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农业税废除、土地不再是谋生的唯一选择、多种经营方式的选择等等。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东西部农业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农村内部也逐渐出现了收入不平衡的趋势;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不高,对农业生产及发展的良性循环必然造成阻碍。乡村里新盖的小楼逐渐多起来,但旁边也有一片勉强支撑的泥糊篱笆瓦房,有的早已破旧颓然,但仍然作为农民的住房提供遮风挡雨的功能。
社会始终螺旋发展着,问题不可避免。但我们始终保持着改革的动力和希望,这也是今日农村较之八十年前最大的不同。
在读《中国的西北角》时,读者很难不随着记者的笔触而悲怆黯然。目及之处,或是“皮肤长满疮疖,瘦如骷髅 ”的吸之平民,或是“乱石泥土,污秽狼籍”的矿工之住穴,或是“庄户本已稀疏,现更破坏,所余无几,举目怆然 ”的凋零村舍。对于当时矿工、农民的
具体生活环境,我们便可以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得之大概。文字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达着当年底层人民的困窘,在多层压榨下,了无希望地生存。
2)记者的孤独与思索
另外使我读后久久感慨的,就是范长江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的勇气和毅力。多人劝说,骇人传言都没能止住他的脚步,“记者本亦是视生命如草芥之人 ”,范长江的责任感和对亲身实践的重视,最终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北的土地,得到一手的资料,为民众、为历史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同时,我们有时候也可以读出他的孤独感:“惟他们(两名撒哈拉向导)彼此用突厥语谈话,记者丝毫不解,颇有身入异域之思 ”,当他在无边的戈壁滩孤独前行时,也念起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的诗句。
然而,这样的环境客观上也促使范长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之根源、人生奋斗的意义。川西高原的夜晚,当他晚上荷披被,值夜警备时,却能在荒芜的环境和静谧的心绪中不断思考人生。
考雅思的费用是多少
沉香如屑结局也许是在刚到西部,初次的见闻让作者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本书的第一篇记录川西北时,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有淡泊超脱的意味。在涪江上游时,作者以人们只见到长江之奔腾浩荡而不见其基固源长的根本,而联想到人们只佩服英雄成功之时,却忘了当初的奋斗拼搏:“此种成败英雄之俗见,最易丧失青年奋斗之勇气 ”。之后在山顶看到烈日下发出腐臭的暴尸时,亦自然发问道:“人究竟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追求?”最后得出大家都是为了“生存维持、继续和扩张而努力”,不管最后“葬身山顶或是葬于水晶棺,大家的人生意义都毫无轩轾”的思考。在范长江的眼中,奔波都是因为生存之必要而驱使,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而在进入青海、陕甘一带之后,直接阐述自己对人生意义思考的文字便少了许多。但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增加了较多篇幅,解决策略也更加中肯。也许是途中这类境况太多,刺激作者思考更为直接、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兰州经济地位衰弱的分析,以及重税苛捐的危害和根源,对渭河平原商业衰退的解释,对青海民族宗教问题的思考,等等,都为当地百姓的利益贡献了自己的心血。
之所以范长江先生能得出这样的思考和成果,除了敏锐长远的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政治修养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他对百姓深刻的情谊和对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
七:评语
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西北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文字中,读者可以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爱憎、愤怒和忧虑之情绪。
作者对于西北社会弊病的分析深刻而启人深思,而作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淡定勇敢的状态,也是记者必须培养和具备的素质。
    另外,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许多描述百姓受压榨的内容,并无直接信源,究竟是当地百姓的口述,还是作者的推测联想,都难以提供确切的证据;在写作手法上,直接引语用得太少。在许多可以直接引用的地方,作者都采用了转述的方式。而在转述时,必然失去了许多原汁原味的表达,这对于塑造更逼真的当地百姓形象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方面都是不利的。
    但是,瑕不掩瑜,《中国的西北角》不愧为新闻作品的代表,范长江先生为我们现在的新闻写作、素质培养和精神学习,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