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全区最新规划来了,和平镇将纳入城区!
潮阳全区最新规划来了,和平镇将纳⼊城区!
提⽰:点
汕头市潮阳区城市总体规划经2018年8⽉28⽇潮阳区第⼆届规划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进⾏⽹上公⽰,公⽰期30天。有关上述项⽬的详细信息,可到汕头市潮阳区城乡规划局查询。
⼀、总则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本规划分全区、中⼼城区两个空间层次:
1、全区:潮阳区⾏政辖区范围,包含⽂光街道、棉北街道、城南街道、⾦浦街道等4个街道及海门镇、和平镇、⾕饶镇、贵屿镇、河溪镇、关埠镇、西胪镇、铜盂镇、⾦灶镇等9个镇,总⾯积674.68平⽅千⽶。全区层次实⾏结构管控,统筹全区发展规模、重⼤基础设施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并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明确空间管控底线,通过下辖镇总体规划进⾏传导实施。
2、中⼼城区:潮阳区域内划定具有城市形态,⽤于城市发展和集中建设的区域,由⽂光街道、棉北街道、城南街道、⾦浦街道和海门镇、和平镇、河溪镇华阳⽚区组成,总⾯积238.73平⽅千⽶。中⼼城区层次明确⼟地利⽤空间布局和核⼼管控要素。
3、本规划城市规划区为中⼼城区。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标与战略
1.总体发展⽬标
⽴⾜潮阳区实际,⾛集约型、质量型、⽣态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融⼊⼤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到2035年,实现综合实⼒全⾯提升、城镇集聚辐射功能全⾯增强、科技发展⽔平全⾯提⾼、⽣态环境全⾯改善的发展⽬标,在构建推动经济⾼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在全国前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和具有国际旅游品质的⽂化旅游名城。
2.发展策略
全⾯贯彻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加强⽣态环境保护、有序推进城乡空间、促进区域交通⼀体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护利⽤历史⼈⽂资源”六⼤发展策略。
(⼆)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汕头西翼现代化新城区,区域特⾊民营经济⽰范区,东南沿海宜居⽂化名城。
2.城市职能
(1)汕潮揭区域综合服务副中⼼;
(2)练江和榕江中下游平原重要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区;
(3)汕头市临港产业基地和民营经济聚集区;
(4)粤东重要的电⼒能源基地;
(5)汕头市⾼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特⾊产业培育区。
(三)城市规模
1.⼈⼝规模
规划⾄2020年,全区常住⼈⼝规模为175.21万⼈;规划⾄2035年,全区常住⼈⼝规模为194.53万⼈;规划⾄2020年,中⼼城区常住⼈⼝规模为86.48万⼈;规划⾄2035年,中⼼城区常住⼈⼝规模为97.47万⼈,其中城镇⼈87.13万⼈,城镇化率为94.26%。
2.建设⽤地规模
老师开除学生犯法吗
规划⾄2020年,全区建设⽤地规模为194.57平⽅千⽶。规划⾄2035年,全区建设⽤地规模为253.68平⽅千⽶,其中城市建设⽤地规模为162.65平⽅千⽶,⼈均城市建设⽤地为83.61平⽅⽶。
规划⾄2020年,中⼼城区建设⽤地规模为90.26平⽅千⽶;规划⾄2035年,中⼼城区建设⽤地规模为122.94平⽅千⽶,其中城市建设⽤地规模为92.43平⽅千⽶,⼈均城市建设⽤地为94.83平⽅⽶。
三、潮阳区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间协调
1.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1)加强与汕头中⼼城区、揭阳市区、普宁市等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
(2)通过沿海⾼速铁路、⾼速公路、港⼝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与珠三⾓地区的连接,接受粤港澳⼤湾区辐射。(⼆)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1.全区城乡空间结构
全区形成“⼀主⼀副、三区多核,轴线整合、内优外联”的⽹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1、“⼀主”:指潮阳中⼼城区,由棉北、⽂光、城南、⾦浦四个街道和海门镇、和平镇、河溪镇华阳⽚区构成,是潮阳区的政治、⽂化、服务中⼼。
2、“⼀副”:打造⾕饶镇为潮阳副中⼼城区,建设潮阳练江北岸⼯业发展带的⽣产服务中⼼,是潮阳区的经济中⼼。依托⾼铁潮阳站,重点发展轻⼯商贸、服务及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打造⾼铁客货物流商贸中⼼,⼥性内⾐产业基地。
3、“三区”:指潮阳城镇综合发展区、榕江南岸⽣态发展区、练江北岸⼯业发展区。
如何建立局域网共享3、“三区”:指潮阳城镇综合发展区、榕江南岸⽣态发展区、练江北岸⼯业发展区。
4、“多核”:指潮阳外围城镇组团多个服务中⼼,依托关埠镇、⾦灶镇、西胪镇、贵屿镇、铜盂镇等外围城镇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特⾊⼩镇,打造城乡统筹⽰范区。
5、“轴线整合、内优外联”:通过榕江和练江两条⽔系轴线的⽣态环境改善以及国道324、省道234、省道237和省道337等区域性交通轴线的等级提升,统筹练江、榕江流域带型空间的发展,通过实现交通引导城镇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潮阳都市组团和潮南都市组团的跨区域功能空间联动。
(三)全区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重点做⼤做强中⼼城区,增强对全区的带动⼒和辐射⼒;扶持和培育副中⼼城区与中⼼城镇,促进外围组团的区域发展;适当发展⼀般城镇,提升城镇规模,根据区位特点挖掘发展潜⼒,从⽽构建中⼼城区—副中⼼城区—中⼼镇—⼀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包括:1座中⼼城区——由棉北、⽂光、城南、⾦浦四个街道和海门镇、和平镇、河溪镇华阳⽚区构成,1座副中⼼城区——⾕饶镇,1个中⼼镇——关埠镇,以及4个⼀般镇——⾦灶镇、西胪镇、贵屿镇、铜盂镇。
(四)全区城镇规模结构
全区城镇规模分为三级。1 座 50-100 万⼈的中等城市,1 座 20-50 万⼈Ⅰ型⼩城市,5 座 10-20 万⼈的三级城镇。六一儿童节送什么礼物合适女孩
(五)全区城镇职能结构
全区城镇职能分为五类。包括 1 座综合性城镇、1 座物资与商品集散城镇、2 座⼯业城镇、2 座农业专业化城镇和 1 座旅游城镇。
(六)中⼼城区和外围组团发展指引
1.城镇综合发展区发展指引
潮阳中⼼城区属于市域“1 ⼼  6 组团”中的潮阳都市组团,功能定位为:汕头市域副中⼼城区,历史⽂化名区。重点强化城市功能,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历史⽂化,提升城市品质、提⾼城市品位,并突出发展科技产业,打造成⼀座活⼒宜居的历史⽂化名城。
(1)以⽂光街道、棉北街道和城南街道北部区域形成潮阳传统商贸和历史⽂化街区,通过环境整治和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建设⽂化和宜居城市组团。沿中华路⼀带包括西环城路特⾊商业街及周边街区形成潮阳传统商贸服务业集中区,并结合⽂光塔、潮汕著名私家园林(西园、林园、耐轩磊园)、东岩和西岩风景区等历史⽂化节点为基础共同构成古棉城历史⽂化展⽰区,⼀般制造业空间和其它低品质空间逐步升级置换为品质居住、绿地和交通等公共空间。
(2)在城南街道南部沿练江区域形成潮阳练江新城,承担潮阳新中⼼功能,主要职能包括⾏政、⽂化、居住、滨⽔休闲等,区域内⼤量的城中村⽤地通过逐步旧城改造和更新形成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住区。
(3)⾦浦街道依托潮阳职教中⼼等教育科研设施,建设⾦浦科技产业园,以市域⾼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和民营企业研发中⼼为主体功能,形成科技型产业集中区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范区。
(4)海门镇依托汕头市产业转移⼯业园海门⽚区,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并通过培育发展特⾊⼩镇,打造滨海⽂化休闲旅游基地。
(5)和平镇从功能与潮南峡⼭主城区统筹协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潮阳和潮南两个都市组团的功能衔接和产业辐射区域。
(6)河溪镇重点发展⽣态康体旅游,⼭地运动驿站。
2.榕江南岸⽣态发展区发展指引
榕江南岸⽣态发展区功能定位为:市域和汕潮揭区域重要的⽣态涵养带、安全⾼效农产业区、⽣态型城乡统筹发展⽰范
榕江南岸⽣态发展区功能定位为:市域和汕潮揭区域重要的⽣态涵养带、安全⾼效农产业区、⽣态型城乡统筹发展⽰范区、综合性⽣态创新型中⼼区。
3.练江北岸⼯业发展区发展指引
练江北岸⼯业发展区功能定位为:⾼铁客货物流商贸中⼼,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七)全区产业布局规划
全区规划形成“两⼼、两廊、⼗园区”的产业空间结构。
1.“两⼼”:指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和区域特⾊产业服务中⼼。
2.“两廊”:指榕江南岸⽣态产业⾛廊和练江北岸特⾊民营产业⾛廊。
3.“⼗园区”:指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饶特⾊产业园、铜盂特⾊产业园、⾦浦⾼新科技园、和平传统产业提升园、海门临港特⾊产业园、榕江特⾊农产品产业园、⾦灶特⾊农业⽰范园、中以产业合作园、海门⽂化休闲旅游基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公共服务中⼼体系
优化公共服务中⼼体系,形成区级、组团级、社区级和若⼲专业中⼼的公共服务中⼼体系,优先安排公益性公共设施⽤地。统筹城乡发展,建⽴覆盖城镇密集区的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区级主中⼼:由棉北街道、⽂光街道、城南街道及周边地区构成潮阳区级中⼼,承担潮阳综合性商贸、商务、⽂化及⾏政主中⼼职能。
区级副中⼼:依托⾼铁潮阳站,将⾕饶镇打造成潮阳练江北岸⼯业发展带的⽣产服务中⼼。
组团级中⼼:依托都市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形成海门、和平、⾦浦、河溪、海湾、铜盂、西胪五个组团级中⼼。
把衣服抖动几下
专业中⼼:结合特⾊⼩镇的培育,规划形成关埠绿⾊农产品物流服务中⼼、⾦灶乡村旅游服务中⼼、贵屿循环经济服务中⼼、海门临港产业新城四个专业中⼼。
社区级中⼼:围绕各个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点,打造社区级中⼼。
2.教育科研设施
(1)⾄2035年,全区规划教育科研⽤地共209.69公顷。
(2)学校等级参照城镇级别和服务⽅便性进⾏布局,除中⼼城区外,⾼中重点在中⼼镇布局,初中重点在建制镇布局;加强独⽴⾼中建设,改扩建⼀批普通⾼中,扩⼤⾼中规模。重视学龄前教育,加强对幼⼉园的投⼊。
(3)做强做优中职教育。进⼀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结构,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核⼼竞争⼒。建成⼀批⽀撑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优质中职(技⼯)学校。
(4)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3.医疗卫⽣设施
(1)加强医疗卫⽣服务能⼒建设,密切与⼤学院校战略合作,引进优质⾼端医疗资源。加强公共卫⽣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吉林⼤学⽩求恩潮阳医院、潮阳区⼈民医院、潮阳区妇幼保健院、潮阳区中医院、潮阳区⼤峰医院、潮阳区第⼆⼈民医院、潮阳城南医院、潮阳⾦浦医院、⾕饶医院等公共卫⽣服务设施。⾄2035年,全区规划医疗卫⽣⽤地共39.52公顷。
顷。
(2)加强卫⽣信息⽹络化和“智慧医疗”建设,⼤⼒推进“互联⽹+”医疗应⽤,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与应⽤。按3-5 万⼈(居住区)配置1 处社区卫⽣服务⼼,1.0-1.5 万⼈(居住⼩区)配置⼀处社区卫⽣服务站。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社区医⽣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4.⽂化体育设施
(1)基本形成完善的现代化公共⽂化体育服务体系,⼈⼈享有较⾼的公共⽂化体育服务。
(2)规划建设潮阳新⽂化中⼼和⾕饶⽂化中⼼,按3-5万⼈(居住区)配置  1 处⽂化活动中⼼,1.0-1.5万⼈(居住⼩区)配置⼀处⽂化活动站。⾄2035年,全区规划⽂化设施⽤地共108.71公顷。
(3)完善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体育资源,建设⼀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场馆和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潮阳区体育中⼼、潮阳新体育中⼼和⾕饶体育中⼼,⾄2035年,全区规划体育⽤地共555.07公顷。
5.社会福利设施
如何做红烧肉
(1)进⼀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建⽴健全各项救援机制。⾄2035年,全区规划社会福利⽤地共80.33公顷。
(2)在潮阳区⼉童福利院基础上,加快建设潮阳区⽩求恩社会福利中⼼,配套有关设施,基本满⾜特殊体、社区居民与村民的⽣活服务需求。
(3)规划形成居家养⽼为主体、社区养⽼为依托、机构养⽼为辅助的养⽼服务⽹络。
四、全区⽣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全区⽣态系统
全区构建“⼀⼭两带六区”的区域⽣态结构,“⼀⼭”为⼩北⼭⽣态涵养区;“两带”即北部榕江滨⽔绿带和南部练江滨⽔绿带;“六区”由河溪鸟类市级⾃然保护区、西⼭风景名胜区、东⼭风景名胜区、莲花峰
风景名胜区、灵⼭风景名胜区、宋⼤峰风景名胜区等构成的六个城区外围或郊野⼤型⽣态绿地。规划⾄2035年,全区规划绿地与⼴场⽤地⾯积2757.49公顷。
(⼆)四区划定
1.禁建区
禁建区是潮阳全域⾮建设⽤地范围内⾮经特殊许可不得建设的区域。规划⾄2035年,划定禁建区总⾯积167.84平⽅千⽶,占全区⼟地总⾯积的24.88%。
2.限建区
限建区指在满⾜相关⽣态制约条件的前提下,经严格的法定程序审批后可能⽤作特许⽤途、或以特许开发强度进⾏建设的区域。规划⾄2035年,划定限建区总⾯积为253.16平⽅千⽶,占全区⼟地总⾯积的37.52%。
3.适建区和已建区
适建区和已建区是城乡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地和预留建设⽤地。规划⾄2035年,划定适建区和已建区总⾯积为253.68平⽅千⽶,占全区⼟地总⾯积的37.60%。
(三)海绵城市建设指引
1.绵新建区
海绵新建区包括规划建设⽤地,在建和规划的重⼤基础设施⽤地。新建城区可渗透地⾯⽐例不低于4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