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医学院 诊断学 参考资料
诊断学:
1、症状: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或不舒服的感觉。
2、体征:医生对患者体格检查所得到的客观表现。
3、发热: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致口腔温度高于37.30C或直肠温度高于37.60C,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0C时称发热。
4、稽留热:体温持续39—40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评价语1摄氏度。
5、弛张热:体温在39平时加班费怎么算摄氏度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摄氏度以上,而在体温最低时也高于正常。
6、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潜出现,体温波动幅度达数度,高热时体温达39摄氏度以上,若干小时后降至正常,经一间歇时期又突然升高。
7、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借此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但长期,频繁者对人体有害。
8、咳痰: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借咳排出口腔外的动作。
9、咯血: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由口腔排出。
10、呼吸困难: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费力,严重时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1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显著困难可伴干咳、哮鸣音,严重时出现“三凹症”,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梗阻。
1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哮鸣音,见于小气道阻塞。
13、“三凹症”:当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呼吸肌极度紧张,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下陷。
14、夜间阵发性困难(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因急性肺瘀血常表现为阵发性吸呼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憋醒,被迫坐起。
15、牵涉痛(放射痛):当某一器官有病变,患者除局部疼痛外,当可感到远离该器官的某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称之为牵涉痛或放射痛。
16、发绀:血液中还源血红蛋白增多(毛细血管中血液还原血红蛋白量大于50克每升),致皮肤粘膜出现青紫。
17、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致使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的全身性发绀,皮肤温暖。
18、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常出现于肢体的末梢或下垂部位,皮肤是冰冷的。
19、心悸: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不适感,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减慢或心律失常。
20、水肿:人体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称为水肿。
21、呕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从口中呕出。
22、便血: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鲜红、暗红或柏油样。
23怎么申请淘宝账号、黄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粘膜、皮肤以及其它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24、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在安静环境中处于睡眠状态,可被轻刺激唤醒,并正确应答,配合 检查,但反应迟钝,答话简单而缓慢。
25.意识模糊:意识障碍较嗜睡深,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定向障碍,错觉、幻觉,思维紊乱,言语不连续,记忆模糊。]
26昏睡:为昏迷前期,处于病理性昏睡状态,强刺激才能唤醒,但表情茫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一旦中止强刺激,又迅速进入深睡状态。
27、昏迷: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患者意识丧失不能唤醒,无自主运动,伴尿失禁或潴留。
28小岗村 沈浩、浅昏迷:较轻的昏迷,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或防御反射,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显著改变。
29、深昏迷:较深的昏迷,对各种强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生理反射消失,可有病理反射,生命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变。
30、现病史:产病史中的主要部分,是指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
31、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32、浅部触诊法: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查的部位上,利用手指或手掌以滑动的方式轻柔地进行触摸。
33、深部触诊法:检查时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不同又可分为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和冲击触诊法。
34、直接叩诊法:用右手二、三、四、五四个并拢的手指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借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觉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称为直接叩诊法。
35、自主体位: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而不受限制称为自主体位。
36、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技体的位置称为被动体位。
37、强迫体位:为了减较疾病的痛苦,患者常被迫采取某种体位称为强迫体位。
38、急性病容:常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表现为面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等。
39、角弓反射:患者全身僵硬,头部极度后仰,胸腹前凸挺成弓形。
40、发绀:一般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至皮肤与粘膜呈现青紫的现象称为发绀。
41、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为蜘蛛痣。
42、肝掌:慢性肚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发红,加压后退,称为肝掌。
43、皮下气肿:肺部或胸膜受伤与肢体有产生细菌感染时,气体可在皮下组织出现,称为皮下气肿。
44、方颅:因颅骨骨化不全,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多见于小儿佝偻病,也可见于先天性梅毒。
45、角膜素环:为角膜力缘出现黄或棕褐的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  核变性。
46、鼻翼扇动:表现为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高度呼吸困难,如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47、眼球震颤:是指眼球发生一系列有节律性的快速往返运动,是眼肌不自主运动的表现。
48、颈静脉怒张:正常人坐位时颈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见充盈,其充盈水平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30度至45度的半卧位超过此水平或坐位时可见明显静脉充盈。
46、气管牵曳:正常主动脉弓跨越左支气管上方,当主动脉弓发生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挤压其下方的左支气管,因此随心脏搏动可触到气管下移。。
47、角膜老年环;见于老年人,为角膜边缘及周围出现灰白混浊,是类脂质沉着的结果,无自觉症状,不影响视力。
48、鞍鼻:由于鼻骨骨折及鼻骨发育不良或三期梅毒致鼻骨破坏,鼻染塌陷呈鞍状。
49、斑釉牙:指长期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引起的牙齿泽变黄褐。
5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略呈突起,称为胸骨角,又称路易角。
宝来车怎么样51、桶状胸:前后径增大,与横径大致相等,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变平,肋间隙境宽饱满,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肺气肿,也可见于老年人和矮胖体型的人。
52、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愉变浅慢,之后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又再次重复上述过程的周期性呼吸。
53、触觉语颤:被检查者发出声音时所产生的声波振动,沿着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可用手掌触知,称为触觉语颤。
54、胸膜摩擦感:胸膜炎时,胸膜面有纤维蛋白沉着而变得粗糙,呼吸时壁层和脏层胸膜
发生磨擦,触诊时有皮革样相互摩擦的感觉,称为胸膜摩擦感。
55、肺部听诊音:呼吸时,气流进出呼吸道,及肺泡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肺、支气管传到胸壁,在体表所听到的声音称为肺部听诊音。主要包括有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及附加音,如罗音、听觉语音、胸膜摩擦音等。
56、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内侧的一部分(即左心室未被肺遮盖的部分)冲击心前区左前下方胸壁,引起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57、震颤:震颤也称为猫喘,是用手触知的一种微细震动感,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58、心包摩擦感: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的液体,以润滑壁层和脏层的心包膜,当心名膜发生炎症时,由于心胞膜表面粗糙,在心脏冲动时两层粗糙的心包膜互相摩擦产生振动,传至胸壁,可在心前区触知一种连续性振动感,称为心包摩擦感。
59、心率: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以第一心音为准)而称之为心率。
60、窦性心律不齐:当窦性心律的周期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动时,答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其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61、期前收缩:由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冲动,使心脏冲动提前发生者称为期前收缩。
62、二联律与三联律:当出现期前收缩时,若每隔一个正常心脏冲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若每隔两个正常心脏冲动出现一个期前收缩,或每个正常心脏冲动后连续出现两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63、心音分裂: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第一、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时距延长,则听诊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上部分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
64、额外心音(心音律):在原有两上心音之外,双出现一个额外的附加心音,称为额外心音。如喷射音、奔马律、二尖瓣开放投拍击音及包叩击音等。
65、奔马律:这个额外附加音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与原有的第一、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啼声,称为奔马律。
66、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缩窄,限制了心室的舒张,在心室舒张时期快速充盈阶段受到阻碍而被迫骤然停止使心室壁振动而产生的一种声音,称为心包叩击音。
67、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一心音以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强度不同、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称为心脏杂音。
68、心包摩擦音:心包炎时,由于纤维蛋白渗出使心包壁层与脏层变为粗糙,在心脏舒缩过程中两层粗糙的心包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声音,称为——
69、肝颈静脉回流征:用手按压右上腹部肿大的肝脏时,可见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若颈静脉不充盈则为阴性。阳性是右心功能不一的重要征象之一。
70、水冲脉:由于脉压增大,至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称为水冲脉。亦称为陷落脉、速脉或三明治的做法Corrigan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及动脉导管未闭。
71、奇脉:正常人在呼吸时,脉搏的大小多无改变,或仅有轻度改变。在吸气时脉搏明显
减弱甚或消失,而呼气终末时增强的现象,称为奇脉。
72、心功能不全: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脏储备能力下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排出量低于适应机体需要的水平时,即使在一般体力劳动,甚至休息时也不能维持有效的循环,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即称为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73、腹部膨隆: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卫对耻骨的水平面,称腹部膨隆。有的属生理状态,如妊娠、肥胖等;有的属病理大状态,如腹水、气腹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