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1
(总说)
在招聘的过程中,我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三国时代,你选择成为谁?这里仅限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三国志无关。
回答的答案往往五花八门。这里我选择几个我比较心仪的三国人物来点评。如果应聘者能够回答这些人物的,往往就是我期望的答案。
一、赵云
选赵云,因为两点,
第一是因为他的忠诚。中国人传统把关羽视作忠诚的代表,殊不知赵云的忠诚比关羽可贵成百上千倍。关羽之忠诚在于千里走单骑。赵云的忠诚恰恰因为他曾经的不忠诚。出道的赵云,主子是袁绍;随后他离开袁绍,投靠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流浪天涯的赵云把拦路抢劫的裴元绍挑了,又把替裴元绍报仇的周仓伤了,差点和关羽打起来。这才正式归于刘备麾下。赵云和吕布一样,“三姓家奴”,只不过赵云一没管人家叫干爹,二来没有换个主子就把前主子宰了。关羽没有背叛过,所以要他不忠诚很难;赵云换过主子,所以他可以再次不忠诚,但是他没有。而且关羽处处得到信任,四大将军之首就是他,刘备
一分军,第一个是关羽;再一分军,肯定是张飞,再分军呢?后面又有黄忠、马超、魏延、李严等等,就是没有太多赵云的份。成天就是打杂的赵云,居然就是怎么整,任务都能很好完成的。就算其他再怎么无能,就冲着长坂坡救阿斗,以及后来经典的截江夺斗,这两个功劳就足以成为四大将军之一了。但就是这样的不被重视,不被信任,赵云都没有背叛刘备。试问,赵云如果真的投降曹操或孙权,地位会在张辽或吕蒙之下嘛?
第二就是赵云的睿智。刘备(及后期的诸葛亮)麾下,其实不缺聪明的将军。所谓“聪明”,或许应该叫懂政治或睿智。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文武双全的,公谨、子敬、子明、伯言。其实赵云并不比这四人差。关羽勇而自大,张飞猛而无德,黄忠太老,马超太莽,魏延太傲,刘备早期的将领也就那样了。定西川后,赵云力谏,不让刘备乱分田地;刘备伐东吴前,赵云也是力谏;这样懂政治的将领又有多少?如果当初是赵云守荆州,十个“吕蒙+陆逊”都没用。
职场中,赵云其实是很多领导希望得到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你怎么安排都不会有怨言,也不会背叛你。(当然你也别太离谱),不会争功,又会在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说话。
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2
(会说话)
前言
有读者质疑我出题的公平性,这里稍做解释。
笔试的时候,我会三大名著都出。其中水浒需要大段引用,所以无法在面试的有限时间内讲清楚。西游记所涉及的完整主人公毕竟少,就像血型只有a/b/ab/o,无法在面试的有限时间内更多的了解应聘者。你总不能拿几个妖怪出题吧?应聘者估计连妖怪是哪里出来的都没概念了。三国毕竟有众多人物,影响了千年读者,并且有很多歇后语、成语、典故等在民间流传,既是给应聘者方便,也便于应聘者有更多选项,可以更多的看出应聘者的不同。简单来说,三国里面至少可选择的人物就有刘关张赵马黄曹孙(权)诸葛周(瑜),还有廖化(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蒋干(蒋干盗书)、刘禅(捧不起的刘阿斗)等等,都是知名人物。所以,拿来做面试题目,三国其实最恰当。
面试的时候,我喜欢问的问题其实是四个问题,让应聘者择一回答。这四个问题是:
1、你希望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
2、你希望在你上司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3、你希望你的同事是什么样的人?
4、你希望在你的同事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2009年橱柜十大品牌
四个问题择一回答,用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来回答。这有点类似于360度考评。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回答者可以选择曹操、荀彧、费祎、关羽、张飞、杨仪、陆逊、阚泽、刘禅、孙皓、司马昭等等,只要你理由充分,就OK的。只要别太离谱。比如有人说一句:我希望自己在同事眼中是黄皓。除非是口误,否则那就直接淘汰算了。你可以在上司眼中是黄皓,但绝不能在同事眼中是黄皓。你可以是同事眼中的刘禅,但你绝对不能是上司眼中的刘禅。
当然,我自己有最心仪的答案,或者说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在这里就不泄露了。我曾经这么回答应聘者对我的反问:“我只希望,在上司眼中,我不是杨修;在同事眼中,我不是杨仪。”
我上司自诩为荀彧(虽然我觉得他更像费祎),曾经说过人力资源部招聘的最大成功就是为公司到诸葛亮。结果被CEO来一句:“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回来说赵云。
细说赵云(一):会说话
上海政法大学赵云的会说话,在于两件事情。
1、刘备入川,赶走刘璋,大宴臣,然后说益州有多少好田,要分给大家。这时候是赵云站出来,劝刘备别这么做,应该还田于民。这个建议被刘备采纳。刘备入川,其实是很不得当地地方势力的拥
护的,但是
刘备还田于民之后,得到了基层百姓的拥戴。当地的地方势力,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不得便宜,也只得乖乖听刘备的了。
纵观三国时代,这么说话的人不多。记忆中,三个人。赵云一个,崔琰一个,庞统权且算第三个。这里先简单提提崔琰和庞统。
虽然崔琰并不是曹操前伍后伍的十大谋臣之一,(前伍是荀荀贾郭程,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后伍是徐司马杨刘陈,徐庶司马懿杨修刘晔陈。陈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一个。他是曹操的监察部长,后来曹丕的托孤四臣之一。贯穿曹魏、两晋的九品中正观人法就是陈提出来的。他也算是一种人力资源选人方法的发明者。)但崔琰在曹操的谋臣中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他是曹操的招聘经理之一,另外一个是毛介,就是赤壁大战,和于禁一起指挥水军的陆上名将。崔琰是袁绍的谋臣,反对袁曹战争,被袁绍关起来了。曹操占领袁绍地盘后,把崔琰放出来,大宴臣,然后说,“我刚才看了一下人口,这个州有多少多少的人口,可以收多少多少的税”之类的话,但是崔琰站起来,很不客气的说:“明公,这里的人民盼明公来,难道就是希望明公来收税的嘛?”众人肃然起敬。毕竟曹操算崔琰的恩人,结果崔琰刚从监狱里面出来就这么不客气的顶曹操,还真不怕死。按照三国志的说话,曹操对崔琰是“敬畏之”。崔琰还是帅哥,曾经装扮为魏王而接见匈奴使者。这就到后面细说崔琰的时候再说。
庞统也算一个。在我看来,庞统如果活到刘备彻底占领益州,估计也会和赵云一样说类似的话。刘备入川,和刘璋翻脸后,占领几个关口后,大宴臣。席间,刘备问庞统感想如何,庞统说,人家请你来做客,你还把人家打跑,占了人家的房子,还能有什么感想。刘备气起来,把庞统赶出宴席。庞统还真走出去。刘备后来想想不对,再把庞统叫回来。庞统居然没走远,就在厅门口那里等着。庞统回来,照吃照喝。刘备再问一句:“刚才我们俩谁对?”“我们俩都不对。”这是庞统的回答。
2、刘备兴兵报仇打东吴。第一个反对的是谁?赵云。结果搞得刘备火大,出征都没带赵云,直接让赵云当运粮队长了。刘备征东吴,四个人物的表现可以作为典型来看。
诸葛亮:根本不劝。因为知道劝不动。“若法孝直在就好了”。
秦宓:苦劝,一遍又一遍,劝的刘备火起,直接把秦宓关大牢了。后来刘备兵败,诸葛亮释放秦宓,才有来后来秦宓张温的席间问诘。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黄权:劝,刘备不听;再劝,刘备还不听;“那这么得了,我替主公前往。”结果兵败,被朱然阻了水路归途。无奈之下,携兵投了曹丕。不过刘备和黄权还真是不错的君臣。黄权投了曹丕,刘备照样厚待黄权的家小。日后邓艾偷渡,黄权之子与诸葛瞻驻守绵竹,以身殉国。其实黄权的儿子要投降也不是不可以,老爹都在北魏;但是就是不降。日后谈黄权的时候再细说。
赵云:劝几遍,劝差不多了,看劝不动,也不劝了。因为不劝,非为臣之道,苦劝不听,也就拉倒了。继续劝没用,还不如留点精神想想日后如何为老板擦屁股。后来刘备兵败马鞍山,就是赵云带兵把刘备救回四川。
适合国庆发的文案今日为人雇员,好比古时为人臣子。老板要做什么不对的,苦劝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你被“咔嚓”,就象秦宓。诸葛亮是根本不劝,直接准备收拾烂摊子。赵云,不劝不行,劝了不听,准备收拾烂摊子。黄权是劝,不听,那臣代主死,替老板先去干,自己当小白鼠。
回到前面提到那个崔琰,崔琰类似秦宓。只不过不是“劝”,而是“公开建议”,结果被曹死。(崔琰是自杀的。)
赵云其实是很懂政治的人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就不用说了,该干啥就干啥。除非自己另有去处,否则还不如省点嘴皮子和唾沫,想想如何帮老板擦屁股。
当然了,现代的办公室政治还包括员工内部的关系,这就留到下一次去细说。
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
(同仁关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政治。
有政治的地方就有尔虞我诈,你争我夺。
这是人类自然属性与资源稀缺性的必然结果,只不过这个资源有时候是女人,有时候是钱财,有时候是权,有时候是被人认可性,等等。
三国时代,到处都有窝里反。有儿子反老子的(吕布反董卓),有哥哥弟弟互相对殴的(袁本初、刘景升的儿子),当然最多的是同仁之间互相内斗。
最最最最最最经典的,莫过于魏延、杨仪之争。这和东吴的诸葛恪孙峻之争,司马懿曹爽之争不一样。后两者,争斗的胜者独揽大权,这是争权;而魏延杨仪是彻头彻尾的意气之争,魏延要争兵权打北魏,杨仪是被魏延欺负多了,纯粹的个人报复。争斗的结果是两人均没好下场......
西蜀内部还有一场内部争斗,李严诸葛亮的权力斗争。不过那场争斗没什么大风波,也没大场面(连个人都没死),权且抛开。
这和说赵云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
汉代的将军简单排位如下: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折算到九品里面一般是一品、二品。
然后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一般算三品。
剩下的差不多都是杂号将军。
免费申请博客赵云是什么?三品不到.....所谓的镇东将军,二品,是死后封的。生前最高应该是打汉中的时候虎威将军,杂号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是谁?关张马黄。所谓五虎上将是后人封的。
这其实是我们现代经常能看到的:同事不如我,却总拿的比我多,得到好处比我多。心里平衡不?要争斗不?
不妨学学赵云。
赵云争没?至少三国演义,三国志里面没有明确的说法说赵云去争。他不像李严,主动要求当刺史;也不像魏延,骄横无比;不像诸葛恪,文过饰非;不像曹操,小人得志,自说:“如果没有我,看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赵云为何不争?是没功劳嘛?
错!赵云功高几可震主。俩救太子,就足以位列三公了,还连带有了经典的刘备摔孩子;救刘备一次,几次保刘备、诸葛亮出使;取桂阳,平汉中,都有他的功劳。还不够嘛?
那么为何不争?不屑争?懒得争?还是聪明的不争?
我不妨推定是赵云的聪明,所以不争。
不和关张争,是当然的。刘关张三人的情谊,天下闻名。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与他们争。所以三国演义里面,赵云的定位也是四弟,没有超越关张。
不和马超争,是出身不如。马超是世代侯爵,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人,在西凉有很高的威望。在那个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时代,马超被高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刘备的政权,世袭罔替的例子很多,汉寿亭侯一直是姓关的;诸葛亮儿子诸葛瞻,黄权儿子黄崇、张飞孙子张遵(张苞的儿子)、李恢的侄子李球、赵云的儿子赵广赵统等,全部是西蜀的高官(这批后人全部战死绵竹......),唯一的熊蛋就是张飞的儿子张绍。和谯周一起纳降的就是张绍。从后可推前。赵云的出身远不如马超,何必争?所谓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马在赵之后其实是不真实的。
税务会计师考试科目不和黄忠争,是没必要。“我打不过你,但是我比你命长。”西汉初,吕后之乱中就有这样的将领,争不过韩信、英布等人,回头等这三位都报销了,自己也就成为硕果仅存的几名名将之一。回头带着刘邦的孙子打回来,自己功成名就。谁和黄忠这样的老骨头争阿?怎么样自己都该比他命长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