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操形象
创造营2020排名公布 第一节 陈寿《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
《三国志》是一部史学巨着,记录了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六十多年的历史。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少年好学,有志于着史,是着名史学家谯周的弟子。西晋初年,奉皇帝的命令,陈寿完成《三国志》的着述。《三国志》的突出特点是尊魏为正统,因而陈寿着史的时候,对曹操有较高的评价。当然,大多数史学家对于曹操的历史功绩是给予肯定的,曹操也存在一些过失,陈寿也有意曲笔,但对于历史上的曹操形象,我们要还原他本来的面目,通过一系列史实的参考,试图客观地认识历史上的曹操。
一、治平天下的领袖。
东汉末年,儒学式微,天下由治而乱,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各方诸侯的救国运动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之间的土地兼并战争。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意味着治世则天子当道,礼乐和谐;乱世则诸侯当道,礼崩乐坏。东汉末年,"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
从汉末到三国时期的政要人物皆崇尚道家刑名法术之学,这是对汉代腐朽儒学的一种攻击,也是对当时虚妄思想的反抗。儒家思想作为统治者主导思想武器的地位下降,统治天下四百余年的汉王朝危在旦夕,当时的东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作为这个时期杰出的英雄,是决定历史走势的人物。陈寿笔下的《三国志》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擎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评价曹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曹操是当时的豪杰,陈寿视袁绍为曹操最大的政治敌手,从侧面肯定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历史功绩;其次、将曹操与申不害、商央、韩信、白起作对比,赞扬其谋略超。最后,在众多人物之中,曹操拥有超出其他人的特质,可谓"人杰".由此可见,陈寿对于曹操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的,肯定曹操的政治功绩,赞扬他的智谋超,是一代英雄豪杰。曹操是当时有志于平定天下的政治领袖。身为政治家的曹操,无论是在仕途为官时期还是身处"武帝"时期,其政治家风采都有所表现:曹操不
信鬼神,革除淫祀;崇尚节俭,敢于锐意革新;勇说时弊,挑战权贵;推行屯田制度以发展经济;即使在战乱之中也能着手建设;重视人才且不拘一格,诚如陈寿的评价"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一)曹操不畏权贵,重视改革社会风气。
数控专业就业前景 1.不畏权贵。
曹操 20 岁的时候,举孝廉作了洛阳北部尉。初入仕途的曹操要一鸣惊人,展示自己的报复。因此在当时做了一件轰动的事件:曹操杀害了宦官蹇硕,并且用五棒执行。
曹操造"五棒"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法制措施,一旦有违法的人,曹操都会用"五棒"执行。"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曹操杀害了宦官蹇硕,表明在法律面前不畏权贵的决心。曹操的行动打击了宦官的气焰,宦官自然对曹操恨之入骨,但宦官犯了禁令,理亏在先。因此,宦官们集体排挤曹操,共同举荐他为顿丘令,表面上是曹操的一次升迁,实则把曹操赶出了洛阳。年轻的曹操刚步入仕途便展示出他不畏权贵的一面,胆识过人、刚正不阿、颇具政治家风采。
2.锐意革新。
曹操对宦官专权不满,无论他居于何职都决心改革社会风气。曹操迁至济南相的时候,对于贪赃枉法的现象,肯于直言上奏。有记载曰"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县令长官,多与贵戚勾结,贪赃枉法,曹操直接上奏,结果就罢免了当地百分之八十的官吏,体现出曹操敢于惩治腐败的一番决心。
然而现实与曹操内心的构想并不一致,当时发生了许多令人失望的现象: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企图对宦官密谋杀害,但是结果被宦官所害。为此曹操作了两件事,第一件为窦武和陈蕃二人鸣不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另一件是上书皇帝直言时弊,揭露宦官结党营私的陋习:"是岁以灾异博问得失,因此复上书切谏,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这是曹操反对宦官专权一个有力的举动,当时曹操虽然官小,却不畏豪强凭借着一身正气,表现出自身独特的革新风气,颇具政治家风范。然而不仅灵帝不为所动,而且后来竟然宦官大臣沆瀣一气。曹操知道汉室非曹操一人所能匡正,于是便不复献言。不复献言,表现了曹操对现实的失望。
3.禁断淫祀。
曹操历来对祭祀保持消极态度,在面对当时淫祀盛行的局面,曹操采取禁断的态度。
淫祀之事,由来已久。西汉时期的刘璋,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高祖死后,吕后掌管朝政。"是时诸吕欲作乱,朱虚侯(刘)章与太尉(勃)、丞相(陈)平等诛之。"因刘章斩了吕产有功,汉文帝封他为城阳景王。刘章受封两年后去世,继承者因此为他立庙,为他祭祀。但是文帝死后,外戚互相专权,皇室岌岌可危,有人就将城阳景王作为拥护汉室,反对外戚的精神象征"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刚开始这种祭祀是对汉王朝的尊崇,而到了东汉,这种民间祭祀转化为祈福、祛病的迷信活动。产生的危害不仅使社会财富被消耗殆尽,而且还会滋生出愚昧,荒淫的恶俗。"为什么这样的风气愈演愈烈?因为一旦触碰,会涉及到一批贪官贵族,权贵和世族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当地的社会风俗。"但是曹操在当时这种情况下,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手段,通过禁断淫祀达到郡界肃然的目的。曹操全然不顾各方面的压力,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气魄与胆识,对当时的陋习风气一律禁绝。曹操此举,一方面整治了民风,对贪官贵族的不良风气也起到来的一定的震慑,但更重要的影响,是提升了自身的声望,以期仕途上的更好发展。
(二)曹操以屯田发展经济,巩固政治基础。
1.发展经济。
曹操能统一北方,屯田制度的施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至三国纷争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
叙述的就是当时民生凋敝的场景,因而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在斗争中,粮食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如若粮草空虚,就会造成"瓦解流离,无敌而自破"的后果。因此,以曹操为首的政治集团,不得不自主来经营屯田,曹操于是颁布了《置屯田令》。令文中规定"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曹操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兼并天下,就是因为他贯彻了商鞅的农战政策;汉武帝能平定西域,军人戍边屯垦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曹操借鉴了历史经验,大兴屯田制度。屯田制度的实施为曹操参与诸多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这项经济制度对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用于军事。
哪个牌子的唇膏好
曹操选择在许下屯田,其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完成战略重心的转移。建安元年,曹操的大本营在兖州东郡的鄄城,而鄄城就在冀州的南侧,且与袁绍的大本营相距不远。来自北方的压力是明显的。和袁绍相比,曹操的军事力量差异悬殊,所以曹操决定选择暂时的退让,在许县开始屯田。据史料记载:"军国之饶,起余枣袛而成于峻。"曹操的屯田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严重的粮食危机,据记载,许下屯田在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得谷百万斛,继而历年都获得丰收,建安中期,出现了"所在积谷,仓廪皆满"、"天下仓廪殷实,百姓殷足的景象".当然令曹操更为得意的是达到了"总御皇机,克成洪业"的好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屯田制度的实施为曹操攻克其他的政治对手提供物质基础,取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三)曹操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气压 1.审时度势。
做贺卡办银行卡 曹操善于在战争中审时度势,分析局势利弊,颇具雄才大略。董卓迁都,祸乱天下,此时各路英雄都处于观望的态势:袁绍屯兵于河内;张邈、刘岱、乔瑁、袁遗等人在酸枣驻军;袁术屯兵于南阳;孔铀屯兵于颍川;韩馥屯兵于邺。因为董卓势力过于强大,袁绍等
人都不敢轻易发兵讨伐,这个时候曹操提出建议:"举义兵以诛,大众已合,诸君何疑?……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曹操此言,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如今董卓忙于迁都,并没有对十八路诸侯组织的义军有戒备,若董卓一旦得知,便会仗着朝廷的权威,守住二周这个险要的地方,再图向东发兵以控制天下,到时候以董卓的实力,各路诸侯想要征讨恐怕为时已晚;而且举国震动,百姓惶恐不知依附谁的力量,且董卓此时也无心顾及军事,这正是一个灭亡董卓的良好时机,只需一仗便可平定。诸侯不肯听从,曹操却不想错过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因为一来可以立功以表忠心,二来可以拓宽自身仕途生涯。于是曹操亲自带兵讨董卓。
但结果失败,曹操只好撤兵退回酸枣,但此时曹操看到的景象是聚集的十几万义兵每日只是饮酒聚会,不图进取,便责备他们一番,继而又提出一个建议:"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觽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此时的心态:除乱心切,却没有回应,心生报国之心,无奈张邈等人还是没有根据他的计划行事。因此后来曹操发出这样的慨叹:"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
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对战争时局,形式判断都非常准确,但官职卑微,人微言轻,这也激发了曹操有志于平定天下的决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际遇赋予曹操志平天下的胸襟和气度,这也对曹操心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占得先机。
汉献帝在当时至少还是一面旗帜,谁能辅佐,就能发号施令与天下。在曹操作兖州牧的时候,毛玠主张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在这个非常时期,谁能辅佐皇帝,就能在战乱纷争的局势中占有主动权。建安元年,曹操准备迎接献帝,但他手下的部将都心存疑虑,荀彧、程昱极力劝说曹操。当然,荀彧出于对汉室忠心的目的,曹操则出于对权力的考虑。之后经董昭的劝说,曹操迁帝于许都,献帝才的到。事实上,自从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曹操将天子迎回许都,汉王朝混乱的局面才有所缓和,社会才得以逐渐恢复和整治。
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颇被世人诟病。但只有这样的做法,才能使汉朝得以延续下来。对于曹操而言,此举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潮流将他处于这个位置之上。曹操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稳固的战略后方,身边谋臣武将众多,拥有这些客观因素加之特殊的历史机遇,赋予曹操如此的人生际遇。与此同时,曹操的心态也发生变化。东汉末年正逢乱世,人心各异,所以每个诸侯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统治一方,然而人们最终的心愿还是希望天下。曹操有辅佐的心态,而且他现在还没有改朝换代的勇气和实力,换句话说,以曹操现有的实力平定各路诸侯尚有不足。如今有能辅佐天子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表示对于匡复汉室的忠心,另一方面自身的鸿鹄之志也能间接实现。正如桥玄对于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想恢复治世,以达到能臣的目的,他自身也不想违背伦理的不义背上骂名,由此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是进步的表现。
汉朝是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上下延续四百余年,儒家信条根深蒂固。因此对于王朝更替是许多人不愿意提起的事情。汉朝末年与以往不同,并不是君主的暴政激起民怨,造成"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而是王室的虚弱,外戚宦官争夺权力使得民不聊生。因此以农民为首的黄巾起义迅速被地主阶级消灭,是其不适应历史发展规律的自食其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