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关文化常识
头像怎么加国旗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关⽂化常识
科举各级考试
三级片段
第⼀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府、州、县学,称为⽣员、秀才、童⽣,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
第⼆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次,秋季在各省城举⾏,凡本省秀才和监⽣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第⼀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次在京城举⾏,在乡试后⼀年的春天,各省举⼈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第⼀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殿试分三甲录取,第⼀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历朝科举制度⼀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才,设⽴御史府,每年都取进⼠补充国家的⼈才库。⼀次李世民私⾃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鱼贯⽽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筛选的⽅法。
秦朝以前:
采⽤“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死⼦继,连任“卿”这样的⾼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死⼦继,享有所封的⼟地及其赋税收⼊。
汉朝:
采⽤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推荐德才兼备的⼈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
魏⽂帝时,陈创⽴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品德等考核民间⼈才,分为九品录⽤。晋、六朝时沿⽤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有秀才、明经、进⼠、俊⼠、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重视,秀才⼀科,在唐初要求很⾼,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进⼠考时务策和诗赋、⽂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
宋代的科举,⼤体同唐代⼀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之下,宋代常科的科⽬⽐唐代⼤为减少,其中进⼠科仍然最受重视,进⼠⼀等多数可官⾄宰相,所以宋⼈以进⼠科为宰相科。
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乡试考中的称举⼈,俗称孝廉,第⼀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主持,只考时务策⼀道。殿试毕,次⽇读卷,⼜次⽇放榜。录取分三甲:⼀甲三名,赐进⼠及第,第⼀名称状元、⿍元,⼆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甲。⼆甲赐进⼠出⾝,三
甲赐同进⼠出⾝。⼆、三甲第⼀名皆称传胪。⼀、⼆、三甲通称进⼠。进⼠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榜⽤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榜,中进⼠称⾦榜题名。
清朝:
清朝开始沿⽤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次将⾃然科学纳⼊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5年9⽉2⽇,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科举,以便推⼴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律停⽌,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
科举制常⽤术语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有孝廉、贤良⽂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级官僚或地⽅政府的官吏任⽤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之⼀。
孝廉是孝顺⽗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种制度。
释小龙和郝邵文电影
从隋代⾄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般在县或府考试,考中着称为秀才或相公)、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贡院内的号舍
【童⽣试】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员(秀才)资格,⽅能进⼊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叫⼊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都称童⽣。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的⼀次考试,第⼀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的⼀次考试,因在春季举⾏,故⼜称春闱。
录取三百名为贡⼠,第⼀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亲⾃策问。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主管殿试,并不亲⾃策问。录取分为三甲:⼀甲三名,赐“进⼠及第”的称号,第⼀名称状元(⿍元),第⼆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甲若⼲名,赐“进⼠出⾝”的称号;三甲若⼲名,赐“同进⼠出⾝”的称号。⼆、三甲第⼀名皆称传胪,⼀、⼆、三甲统称进⼠。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名,⼜称殿元、⿍元,为科名中最⾼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千多⼈,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约七百五⼗名左右。唐代著名诗⼈贺知章、王维,宋代⽂天祥都是经殿试⽽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参加会试,第⼀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
【解元】参见“乡试”条。
⽣员(秀才)参加乡试,第⼀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甲】指殿试⼀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居⿍甲之⾸,因⽽别称⿍元。
古代会试场景
【贡⼠】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被录取的称贡⼠。
【举⼈】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被录取的称举⼈。举⼈可授知县官职。
【⽣员】即秀才,参见“童⽣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员或秀才。如王安⽯《伤仲永》“传⼀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股⽂】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种⽂体,也叫时⽂、制义、制艺、时艺、四书⽂、⼋⽐⽂。
这种⽂体有⼀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揭晓名次的布告,因⽤黄纸写,故⽽称黄甲、⾦榜。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互称同年。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学两种。太学、⼩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泛指地⽅所设的学校。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政机构和最⾼学府。
魏晋⾄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学(监),或两者同时设⽴,名称不⼀,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弟的最⾼学府,就学的⽣员皆称太学⽣、国⼦⽣。
【国⼦监jian】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学,隋⼜称国⼦监,从此国⼦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学府兼有教育⾏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监”,⽽《送东阳马⽣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明清出现的⼀种独⽴的教育机构,是私⼈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书院是:江西庐⼭的⽩⿅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这样⼀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江南贡院⼀瞥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监或太学的教育⾏政长官。
战国时荀⼦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学校长。
鞋类批发市场
【博⼠】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经或精通⼀艺、从事教授⽣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送东阳马⽣序》:“有
司业、博⼠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
为国⼦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榜提名
【学政】学官名。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般由翰林院或进⼠出⾝的京官担任。《促织》:“⼜嘱学使俾⼊⾢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监⽣】国⼦监的学⽣。如何卸载360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资格。
【诸⽣】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进⼊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员。
⽣员有增⽣、附⽣、廪⽣、例⽣等,统称诸⽣。《送东阳马⽣序》“今诸⽣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监学习的各类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