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的几大特征
作者:田大洲 田娜
来源:《职业》2013年第08升学宴家长答谢词期
作者:田大洲 田娜
来源:《职业》2013年第08升学宴家长答谢词期
进入21世纪以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和商业服务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最为旺盛的两大职业门类,也是供不应求、存在较大人才缺口的两个职业。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研究我国职业结构的演变路径,有助于把握当前就业矛盾的细微特征,也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为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指明方向。
一、职业分类标准的演变
大班毕业教师催泪感言 我国现行的职业分类标准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同工人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八级制”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之后,分别于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1963年和1979年进行了修订。经过两次修订,我国形成了一个涵盖近万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登记标准体系,成为工人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和确定工人工资待遇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没有进行行业间的综合平衡,因此普遍存在着工种划分过细、工种重复交叉严重、等级线随意拔高等问
题。
为了适应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82年3月公布了《职业分类标准》。这个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
1986年,为适应全国人口普查的需要,原国家标准局、国家统计局首次颁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石家庄二手电脑GB/T6565-1986余额宝里的钱怎么转到支付宝)。这个标准中的大类与1982年的一致。
1992年,原劳动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这个目录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什么游戏好玩啊多个工种,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工人从事的工作种类,初步建立起行业齐全、层次分明、内容比较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工种分类体系及标准体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