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七⽇望湖楼醉书》其⼀:⿊云翻墨未遮⼭,⽩⾬跳
赏析
珠乱⼊船。
珠乱⼊船。赏析
从今天开始我将与您分享苏轼的诗词。苏轼⼤家是再熟悉不过了。李⽩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是个神仙,当你从邻家路过的时候,是永远不会碰到这位⼤叔的。苏轼不⼀样,你每天都可能碰到他,他还可能对你微笑,但是有⼀天你突然在教科书上读到了他写的⼀⾸诗,你会发现这位邻家⼤叔不⼀般,原来他不只是邻家⼤叔,可能是你的⽼师,甚⾄可能是⼀位圣贤。
所以,苏轼这⼀⽣有的时候像李⽩⼀样,像风⼀样地过着他的⽇⼦,像仙⼀样地过着他的⽇⼦,⼤多数时候⼜像我们⼀样在过着⽇常的⽣活,却吟咏着不同寻常的诗篇。
今天与你分享的是苏轼的⼀⾸诗《六⽉⼆⼗七⽇望湖楼醉书》,⼀⾸看似普通、实则不寻常的诗。
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六⽉⼆⼗七⽇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宋)
⿊云翻墨未遮⼭,⽩⾬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如天。
在讲这⾸诗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解决⼀下这⾸诗⾥的⼏个硬知识。
第⼀、说说这题⽬中的“六⽉⼆⼗七⽇”,这是苏轼写这⾸诗的时间,宋神宗熙宁五年,也就是公元1072年,苏轼当时36岁,在杭州担任杭州通判。这是个什么官职呢?其实通判是⼀个副职,相当于杭州市的副市长,杭州市的市长叫杭州知州。⼤家会说,苏轼36岁就做了杭州市的副市长,很⽜很厉害啊,其实不然。因为在这熙宁五年前后,著名的宰相王安⽯正在推⾏改⾰变法。
⼤家都知道,苏轼并不反对改⾰变法,只是他主张的跟王安⽯的改⾰变法是有分别的,⽤现在的概念来理解,王安⽯的改⾰变法是休克疗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突然推进若⼲激进的⽅针,那苏轼则认为应该徐徐图之,特别是在⽤⼈,也就是⼲部选⽤这⽅⾯,他跟王安⽯有些不同的意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苏轼在朝廷做官时很不如意,⽽且处处掣肘,于是他跟朝廷提出不在中央任职,想外放地⽅,这就是他到杭州做通判的原因。虽然苏轼来杭州的时候⼼情并不怎么好,但杭州是个好地⽅,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轼这回算是来到了⼈间天堂。
我们再来看看第⼆处知识点,題⽬中的“望湖楼”现在已经是杭州西湖边上是⼀个⾮常⼤的酒店,但在好玩的单击游戏
光遇怎么玩
当时可能也只是⼀个观景⼩楼。这⾸诗就是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的时候,熙宁五年六⽉⼆⼗⽇这天,在望湖楼上喝醉酒后,⼀连写了五⾸诗。你喝醉了能连续写⼏⾸诗啊?⼀⾸都写不了,净醉了是吧?苏轼这喝醉酒以后,⼀连写了五⾸诗,说明他才思敏捷,⽽且还富有巧思。
我们进⼊诗的第⼀句,“⿊云翻墨未遮⼭”。“⿊云翻墨”什么意思?⼀股⿊云袭来就跟—盆墨⽔倒过来似的。“未遮⼭”什么意思?就是说还没来得及把⼭遮住、遮满了。说明这⿊云还不够多。这⿊云刚来,⾬便跟进了。
紧接着第⼆句:“⽩⾬跳珠乱⼊船"。这说明苏拭在望湖楼楼上,正在往远处看。看什么呢?看远处西湖边上有船。这⾬来得有多快呢?这顿⾬下得叮叮当当的。⼤家都知道⽩居易的诗‘'⼤珠⼩珠落⽟盘"吧?苏轼这⼉可不是⼤珠⼩珠,是什么?这是跳出了⼀颗颗的珠⼦,⼜蹦到了船⾥,说明这⾬下得⾮常之⼤,且来势凶猛。先是⿊云翻墨,这云没还没全倒下来呢,⾬就先倒下来了,猝不及防啊。⼤家正说赶紧躲⾬,正要躲⾬的时候,⾬呢?⾬忽然就没了。⾬为什么忽然没了呢?
因为这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这风是从哪来呢?是地上突然吹来了⼀阵风,由地上卷到天上。云呢?云没了。这⼀阵狂风卷来,忽然之间云淡风轻,⾬也被收⾛了,⿊云也被收⾛了,只剩下什么呢?
第四句:“望湖楼下⽔如天”,瞬间这西湖的⽔就跟天空⼀样晴朗。这⾸诗就这前后脚的功夫,似乎就
创作简介
短短30秒,前15秒下了场暴⾬,后15秒天清⽓朗。
⼤家现在听出门道了吧,苏轼写的是⼀场急⾬,来得快,去得快。那苏轼在写急⾬这⽅⾯,是跟朋友⽐试过的。后来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也就是杭州市长,杭州通判也就是杭州副市长叫袁穀,他俩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有⼀次,杭州⼤旱,两⼈⼀起去求⾬,苏轼说:“咱俩各写⼀⾸写⾬的诗,看看谁的诗⾥头⾬来得快,快者为胜,失败的⼈就请吃饭。苏轼⼼想啊,⼩袁,你跟我⽐试,你死定了!⼀⾸诗脱⼝⽽出:“⼀炉⾹对紫宫起,万点⾬随青盖来。"意思是我这求⾬的⾹刚点上,哗!就下起了倾盘⼤⾬,这⾬来得的确很快。那⼩袁也不客⽓,我这⾬下得更快,诗云:“⽩⽇青天沛然下,皂盖青旗尤未归。”什么意思?青天⽩⽇⾥,我⾹还来得及点呢,求⾬的道场还没布置好呢,这⾬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了。结果很明
显,苏轼只能服输。⼤家看到了吧?杭州这个地⼉,不但是⼈间天堂,也是⼈间⾬坛,是吧?诗⼈到这⼉,不知道怎么回事,都特别喜欢写下⾬。
苏轼在写⾬⽅⾯很有⼼得,名⽓也很⼤,⼤家都喜欢写⾸诗写⾸词来向他请教。有个⼈叫王禹锡,也来求教,说他写了两句写⾬的诗,诗云:“打叶⾬拳随⼿重,吹凉风⼝逐⼈来。”什么意思?⽐喻这⾬下下来就跟拿拳头打你⼀样,⼈吹⼝⽓就好⽐下完⾬之后这凉风来了。这⼤家听得有点怪,你这下⾬下在⾝上就像拿拳头捶你⼀样,这⼜不是你⼥朋友,它拿拳头捶你⼲嘛?再说,这凉风吹来说是⽐喻,
拿⼈吹⼝⽓,这你嘴⾥的味道吹出来也忒难闻了。苏轼就问他说,你怎么这么写诗啊?我感觉你这是没规矩嘛,是吧?你写诗得有所遵循,有固定的意象。⼈家⽼王回答说,这是我喝醉了写的。第⼆天,王禹锡⼜拿了⼀⼤卷⾃⼰的新作,请苏轼评点,苏轼耐⼼看完以后,觉得还不如昨天那⾸,就很委婉地问他:“这些诗也都是喝醉酒的时候写的吧?"可见苏轼对于这些⾃以为是、粗制滥造的诗作,是⽐较厌弃的。
回到《六⽉⼆⼗七⽇望湖楼醉书》这⾸诗,它为什么好?就是在很短的篇幅内,28个字⾥头,把⾬来⾬去的过程写得⾮常清楚,⽽且⾮常⽣动。苏轼这个炼字的功夫是⾮常了得,有巧思,达到了⼀种什么程度啊?达到了⼀种精益求精、拍案叫绝的程度。
再举个例⼦,苏轼担任翰林学⼠期间,经常接待外国使节。有⼀次,⼀位辽国使⾂⾃恃有些⽂⾤,想与苏轼⽐试⽐试。他说"我⼤辽国有⼀对联,⽈'三光⽇⽉星.,不知能否赐教⼀⼆?这个联不太好对,为什么呢?这个“⽇⽉星"是⾃然天体,下联如何应对得当需要费些思量。这辽国使⾂话⾳未落,苏轼居然⼀⼝接上”四诗风雅颂”!这《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雅⼜分⼤雅、⼩雅,因此是四诗。“三光⽇⽉星,四诗风雅颂”⾃然对⼈⽂,天⾐⽆缝。接着,苏轼⼜说:“四德元亨利,也能对上"⼤家说奇怪,《易经》所谓四德,不是元亨利贞吗?怎么少了⼀个"贞"字?苏轼说,宋仁宗皇帝叫赵祯,怎能直⾔相称"贞"?这便是苏轼的巧思,这种巧思从哪来呢?从长期的积累当中来。
苏轼曾经说过,他写⽂章写诗,特别是喝醉酒之后,感觉这酒⽓都能从这⼗个⼿指头⾥冒出来,酒⽓再⾏诸笔墨,通过笔墨冒到这纸上,最后变成了诗⽂,那这这酒⾥头有诗⽂,诗⽂⾥头渗透着酒⽓。实际上,苏轼说的也没那么⽞乎,意思就是喝酒能给他带来灵感,在他的创作中扮濱着重要的⾓⾊。其实苏轼喝不了多少酒,他⾃⼰说顶多喝个两三盏,不胜酒⼒,但是酒是他的催化剂。
苏轼曾在⼀篇词的⼩序⾥边写道,他到了黄州,在⼀个春天的晚上,喝醉了酒,在⽉⾊⾥⾛上了溪桥,解鞍下马,平躺在桥上,把脑袋枕在胳膊上,开始睡觉,⼀觉醒来,已经是第⼆天早晨,只见⼭掩映,流⽔叮咚,宛如仙境啊,于是即兴创作词⼀⾸,题写在桥柱之上。你瞧瞧,要是咱们,就是早上起来洗脸刷⽛刮胡⼦,这些忙完了,接着送孩⼦上学,是不是?还有什么巧思啊?我告诉你,苏轼平时就是咱们邻家⼤叔,跟你差不多,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在喝醉酒的时候,在春⼭的掩映下有⼭有⽔、喝醉酒的情况下,那他就不是苏轼了,他就是东坡先⽣,就是我们的坡仙啊,对不对?
给⼤家讲苏轼这⾸诗相关的⼩故事,好玩是挺好玩,但是你别光顾着好玩,这诗⾥头有硬知识,有硬知识就必然有真道理。苏轼《六⽉⼆⼗七⽇望湖楼醉书》的中⼼思想是什么?就⼀个字,快!但是苏轼能把这''快“字写得让我们这么喜欢读,还能引出后头这么多⼩故事!⼤家没想到吧?我跟⼤家透露个消息啊,苏轼的故事⽐苏轼的诗都要多,那些故事⼜好玩’⼜有意思,⼜有性格。我告诉你,你要是有苏轼这么⼀个朋友啊,你就会从早上笑到晚上,晚上睡觉睡着了还在笑,连你家长你爸你妈都觉得你奇怪,你告诉他们,没事,我⽩天跟苏轼在⼀起读诗,晚上苏轼还逗我发笑,我肯定能活⼀百岁。
所以说啊,常读苏轼的诗,⾝体健康,寿命长,跟苏轼这样的⼈交朋友,绝对有好处,听康⽼师讲苏轼的诗肯定也没坏处。
苏轼这个⼤⽂⼈,他⾝上有很多的特点,很多的⼤师也有这个特点,就是在⽇常⽣活当中看上去可能长得还不是那么聪明,表现得还不那么伶俐,但这时候他需要⼀个引⼦,需要⼀个契机,这个契机可能是⼀杯酒,可能是⼀杯茶,可能是你跟他说的⼀番话,可能是⼀番美景,也可能是遇到了⼀个⽼友,在这⼀刻,他可以煥发出全部的才情,就像他这次喝完酒⼀⼝⽓写了五⾸诗,这才是苏轼,这才是我们⼼⽬当中的东坡居⼠。
听到这⾥,你可能会想原来康⽼师是告诉我们,要想写好诗,第⼀,适度的喝点酒,第⼆,⼀定要去西湖,也可以去太湖,也可以来昆明湖,总之你得去⼀个湖,在湖边上离⽔远点,把酒喝完,睡⼀觉起来,题⾸诗,写在柱⼦上,你就是苏东坡。
六⽉⼆⼗七⽇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宋)
⿊云翻墨未遮⼭,⽩⾬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如天。
【拓展知识点】
⼀、诗⼈介绍及创作背景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字和仲,号铁冠道⼈、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
怎么去翡翠林⼭市)⼈,祖籍河北楽城,北宋⽂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年(1057年),苏轼进⼠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1⽪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侍读学⼠、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宗时追赠太师,谥号"⽂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坛领袖,在诗、词、散⽂、书、画等⽅⾯取得了很⾼的成就。其⽂纵横恣肆;其诗题材⼴阔,清新豪健,善⽤夸张⽐喻,独具风格,与貢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臺放⼀派,与⾟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其散⽂著述宏富,豪放⾃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家”之_。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于画,尤擅墨⽵、怪⽯、枯⽊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七⽇,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竒妙的湖光⼭⾊,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绝句。
⼆、诗⽂解析
六⽉⼆⼗七⽇: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七⽇。
望湖楼:古建筑名,⼜叫看经搂。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墨⽔,形容云层很⿊。
景德镇是哪个省的遮:遮盖,遮挡。
⽩⾬:指夏⽇阵⾬的特殊景观,因⾬点⼤⽽猛,在湖光⼭⾊的衬托下,显得⽩⽽透明。
跳珠:跳动的⽔珠(珍珠),⽤"跳珠"形容⾬点,说明⾬点⼤,杂乱⽆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