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摘要:对发育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丹霞地貌形成的地层、构造、地貌、古地理环境和外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 将该地的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 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层; 构造; 张掖;旅游价值
关于丹霞地貌及张掖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而命名的。1928年, 冯景兰等人在丹霞山考察地质矿产时, 将这里的红砂砾岩层定名为“丹霞层”, 并对雄伟壮观的丹崖赤壁地貌作了十分生动贴切地描述。1938年, 陈国达在丹霞山进行地质考察时, 首次提出“丹霞地形”这一地貌学术名词, 后来被学术界接受而采纳。“丹霞地貌”这一学术名词问世至今50余年, 国内不少致力于丹霞地貌研究的专家学者, 不辞千辛万苦, 长途跋涉, 作了大量的考察研究工作, 有关丹霞地貌的科学定义、坡面发育方式、发育阶段、分类、地理分布以及对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 特别对迅速
发展的旅游业的积极推动作用等诸多方面, 均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南方的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省, 北方的甘肃省有突破性的进展。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境内,距张掖市40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举世罕见。其面积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张掖丹霞地貌形成条件的分析
瑶瑶是谁地层特征与古地理环境
据《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丘陵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丹霞地貌和彩丘陵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其中: 丹霞地貌发育在白垩
系中下统下沟组的厚层状紫红砂岩、砾岩夹砂砾岩中, 该地层总厚度大于674 m; 彩丘陵发育的地层则是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的互层状杂砂质泥岩、泥岩及页岩, 厚度1 724 m。白垩纪早期, 本区处于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 盆地下降并扩大, 沉积了
红碎屑岩,其中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 整体上呈环状分布,颗粒具水平分带现象, 交错层理发育, 表现为山麓堆积, 相当于区内的下沟组; 白垩纪中期, 本区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还原环境中, 盆地的长期缓慢下降, 使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沉积, 分布于环状的内部, 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砂质泥岩、泥岩细颗粒地层, 相当于中沟组。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 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行交替的氧化还原, 因而形成了这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层, 并大面积分布, 为丹霞地貌和彩丘陵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吉林省限电
构造条件
从构造上讲, 丹霞地貌和彩丘陵分布区位于祁连造山带山前断裂带附近。经历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 地层不同程度的抬升, 并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及褶皱等构造, 这些构造以NW 向、WNW 向为主。伴随构造活动, 在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 K1) 的厚层状紫红砂岩、砾岩夹、砾岩坚硬地层中, 也形成了极度发育的两组垂直节理, 其中一组节理与NW 向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 另一组节理为NE 方向。流水侵蚀、风化剥落和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往往沿这些断裂和节理进行, 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 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 其活动特点以区域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 并且具有继承性, 主要表现为山区长期上升, 山前与河谷地带震荡性上升, 盆地沉降。
地貌与外动力条件
该地质遗迹分布于侵蚀-构造作用形成的中低山区, 其南部为侵蚀-构造中高山区, 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期间有侵蚀-堆积成因的梨园河河谷自西而东穿过。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253 mm, 降水主要集中在6 —8 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61.5% , 且多以集中的大雨及暴雨形式出现, 一日最大降水量一般为15—30 mm, 其中大雨频率为1— 2次 ; 降水的年际变化显著, 丰水年降水量是枯水年的2—3 倍。在这种山麓地带大强度的降水产生的水蚀作用和河西走廊强劲的风蚀作用以及崩塌共同为丹霞地貌与彩丘陵的的形成与
发展提供了外动力条件。
综上, 之所以在祁连山中段局部地域的山麓地带形成规模宏大的丹霞地貌与彩丘陵这种特殊地貌景观, 缘于这种特殊地貌景观的形成离不开地层、构造、地貌及外动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丹霞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张掖丹霞地貌, 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景观组成。
窗棂状宫殿式
窗棂状宫殿式是张掖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它是在水平及缓倾斜红岩层的陡壁上, 水力沿节理下蚀, 又在软岩夹层中受包括风力的侧蚀, 共同作用形成的楼体状、格子状式的丹霞地貌。其主要分布在芦苇沟- 敖河及冰沟一带的沟谷内悬壁上, 其规模宏大, 景致特别, 红薄层砂岩构成楼体顶、底板,厚层泥岩中的泥柱似窗棂楼柱, 清晰可辨, 阁阁相扣, 层层叠叠, 且顶部绿草丛生, 气势雄伟, 形象逼真, 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典型的景点有“神仙宫”、“万佛峡”和“古城堡”等。神仙宫如巨船、如古堡、如摩天大厦、如欧式建筑, 置身其中, 仿佛看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卢浮魅影; 在神仙宫, 每层间的阁前冲刷堆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泥幕、泥挂扇体犹如阁前扇帘, 紧紧相连, 错落有致, 阁体大小不同, 高低有别, 似有大小神仙排定座次之感, 令人叹为观止。在万佛峡, 数以万计的小佛汇聚于此, 情态逼真, 有持卷颂经的, 有双手祈福的,他们中有东方的得道高僧, 也有西方的天竺圣佛, 还有天界的观音佛祖, 他们在万佛峡济济一堂, 仿佛有佛音在谷中回荡, 给人一种神圣, 一种肃穆和一种心灵上的静谧。柱状式
柱状式是独立分布的单体拟人拟物景观, 其由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的进一步发展而来。水
蚀作用使得垂直节理加宽、围岩坍塌、陡崖坡不断后退且面积越来越小, 整个岩体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孤立的“石柱”, 并再次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使之圆润, 形成了如柱、如瓶、如鹿、如驼、如龟、如鹰、如灵芝、如情侣、如寿星等千奇百态的拟人拟物景观落。该地发育的景观主要有: “仙驼迎客”、“双龟聚首”、“盼郎归”等。或人或物生动形象, 惟妙惟肖, 每
工程造价专业学什么一处景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些美丽的传说。
巷谷式
巷谷式丹霞地貌, 是水流沿原始构造层面或垂直节理下切侵蚀而成的“巷谷”和“一线天”状的景观照片。这种景观在该地主要发育在神鹰大峡谷。陡峭的赤壁平静而威严, 曲径通幽, 如梦如幻, 走进其中, 犹如江南雨巷。其实, 这种景观是丹霞地貌发育的最初阶段, 是丹霞地貌的少年期。
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
丹霞地貌以其奇、险、秀、美、幽等独特艺术造型, 自古以来为众多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无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限感慨, 写下了不少描述丹霞景的诗句。早在年前, 伟大的北魏地理学家哪道元在《水经注》中对甘肃炳灵寺一带的丹霞地貌作过描述‘河北有层山, 山甚灵秀, 山峰之上, 立石数百丈,亭亭架竖, 竞秀争高, 远望参参, 若攒图之托霄上, 其下层岩峭壁, 举岸无阶, 悬岩之中多石室、圭峰、仙人桥、龙虎山等处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游览, 并作了生动、详细的描述记载,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璀灿的篇章。
张掖丹霞地貌与彩丘陵是国内很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 是罕见的地质现象, 是一处寓教、观奇集于一体的科教旅游胜地, 已于2005 年被批准为甘肃省地质公园。其科教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 景观的典型性和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及科教价值四个方面。 四字网名大全
典型性
张掖市丹霞与彩丘陵地貌, 以规模宏大、景点多样、组合优越等特点著称, 名冠全国,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全国第六, 成为国内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彩丘陵地貌发育最好地质地迹, 是中国北方丹霞地貌与南方丹霞地貌对比研究的极佳场所, 丹霞形态多样, 是国内丹霞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据中国地理学家黄进等科学家们一致评价, 其中的窗棂状宫殿式景观属全国第一; 彩丘陵以其彩绚丽、规模宏大而在全国独领风骚。由此可见, 张掖
市丹霞地貌与彩丘陵景观在国内同类型地质遗迹中具有典型性。
美学价值
作为风景地貌, 张掖市丹霞地貌、彩丘陵地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前者体现了阳刚之气、力度之美, 后者展示了阴柔之美巧、圆润之美, 可概括为阳刚美、形态美、彩美和结构美。阳刚美: 景区中最能代表阳刚之美的要数“赤壁丹崖”, 它是丹霞地貌最基本的构景要素。发育在这里的大多山峰为直立峭壁或多层峭壁, 崖高多在数十米之上, 崖壁威严劲露, 陡直壁立, 雄浑而富有力度, 充满阳刚之美。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