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讲解词
途经路段
南大门湿地生态博物馆甘泉府公园管理办公室魔兽怎么改中文名字黄水池观景平台东入口观鸟亭荷花池水云桥甘州亭再次经过甘泉府鹊桥漂流河码头游客服务中心主入口
尊敬的领导及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乘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观光车,观光车将带您游览整个湿地美景。在行车途中,为避免发生意外,请大家不要将您的头、手、脚伸到车外,保管好个人物品。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观光游览,首先为您介绍一下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区城郊西北部,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11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园规划面积初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6.2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3万多亩。湿地公园是张掖城市的“加湿器”和“加氧器”。
(湿地公园南大门介绍)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到了湿地公园南大门,南大门占地面积30亩,入口广场占地9.3亩。建成
后将极大地方便市民和游客亲近湿地,感受自然,进一步提高游客对张掖湿地公园的认同感,集中展示张掖湿地文化的魅力,提升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A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湿地生态博物馆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前方我们看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张掖湿地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总投资6500万元,建筑面积5573平方米。张掖湿地博物馆主要建设室外水生植物繁育收集区、野生动物驯繁观赏区、室外湿地景观展示区、湿地文化题刻区,以及湿地观鸟塔等服务设施,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博物馆。
前往甘泉府的路上介绍空调怎么清洗)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依托62万亩河流湿地,大力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2011年被国务院批复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做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工作的同时,依托甘州区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建成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这是目前黑河流域首家、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已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入口广场、木质栈道、电瓶车道,配套完善了环卫设施、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湿地公园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湿地公园甘泉府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甘泉府。这里自古就有“甘州城北水云乡”之称,因此处百泉喷涌、泉水四溢而得名流泉。甘泉府位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域,是充分利用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生态、人文、科技等元素有效融合,规划建设的集购物、会议、餐饮、客房以及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档旅游服务中心。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面积近20亩。在建筑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的风格,采用具有地方传统特的建筑材料,点缀运用各种木质饰件,使建筑与湿地环境相融合,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装饰装修,下半年可投入运营。中心建成后,将改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成为公园内一道新景观。
(公园管理办公室)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经过的是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左侧是一片沙枣树林,沙枣花盛开的季节,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黄水池景观平台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东端的黄水池观景平台。呈现在各位面前的这尊标志性的景观石是一尊祁连碧玉,采玉祁连山肃南县小孤山黑河峡谷,长5.2米,高室内空气净化治理3.2米,重25吨,是祁连玉中的上品。
(湿地公园东入口介绍)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现有主入口、西入口、东入口、南入口四个主要入口,现在我们经过的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东入口广场。
(湿地公园观鸟亭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前面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观鸟亭。湿地公园区域内分布植物45科、195种,野生动物1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有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是野生鸟类的天堂。
(荷花池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我们右边看到的是湿地公园荷花池。面积有  亩。荷花盛开,冰清玉
争艳竞俏,仪态万千,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湿地公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水云桥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水云桥,因明朝诗人郭绅的一首诗:“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而得名。甘州城北常年溪流潺潺,具备种植水稻的天然条件,早在唐朝武则天时代,甘州刺史李汉通就奉命在甘州屯田引种水稻,甘州乌江大米因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味道格外醇香,曾一度成为贡米,沿着丝绸之路远运长安。这一片古朴的水云乡,体现了张掖“塞上江南”的自然风貌。
(山丹亭、甘州亭)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山丹亭、前方是甘州亭,国家湿地公园以各县区命名的观景亭有6座,以湿地常见栖息鸟类命名的观鸟亭有6座,如燕鸥亭、天鹅亭等,另建有观景长廊等景观设施多处。
(再次经过甘泉府时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再次经过甘泉府,甘泉府基本情况前面已做了介绍。除主建筑外,在东侧规划建设跑马场,现已开工建设马厩及管理用房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娱乐项目,丰富国家湿地公园文化旅游产品。跑马场的马匹以山丹马为主(如汗血宝马)。
(介绍黑河湿地芦苇)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张掖黑河湿地常见的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灯心草等13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张掖黑河湿地的芦苇,也是黑河湿地常见植物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植物。
据记载,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从旧时甘州府城图看,整个张掖内外,几乎是被芦苇包围着的。“半城芦苇、半城塔影”反映了当时的风貌。芦苇通常集生长在湿地水边或水位较浅的地方,它们的根扎在水底淤泥里,但叶片或茎却挺出水面,茎或根中间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可以储存空气和水分,而且大都密集丛生。大片的湿地芦苇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沉积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使水质得到净化。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诗经》中吟唱过芦苇这类普通的水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美好的诗句中,我们仿佛看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苍黄的芦苇,摇曳的芦花,一个窈窕女子正涉水款款走来,蓝天、碧水、白花,映衬着千古不老的爱情,叩击着人们的心扉。
(介绍黑河的情况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张掖是黑河馈赠的厚礼”。正是因为有了黑河、黑河水,才有了张掖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才有了湿地公园这样的如画景。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又称“弱水”。在我国地图上,鸡背上那条细若珠丝的河道就是黑河。它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从祁连山到居延海全长 821公里,流域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上游属青海省祁连县,中游属我市的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肃南等县,下游属酒泉金塔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因为有了黑河,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得天独厚。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城原是“连片苇溪,半城塔影,遍地古刹”的水云之乡,城内多水湖,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芦苇摇曳,庙宇倒映,碧水蓝天,树影婆娑。由于得益于黑河,就有了“金张掖”的美誉。使张掖
在历史上成为中国内地通往西域各国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重镇,西北大地上的“江南”。因此,我们称张掖为“塞上江南”、“戈壁水乡”、“湿地之城”。黑河蕴育了张掖的农耕文化和绿洲文明,奠定了张掖的生态基础。
(鹊桥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如今的湿地公园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是情侣们相会的好地方。前面我们看到的这座桥是鹊桥,就是情侣相会的地方。情侣们常常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留下如画的景,美好的回忆。这里也是张掖及周边地区婚纱影楼必选的外景拍摄基地。
(漂流河码头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湿地公园漂流河码头,湿地公园漂流河全长自动化就业前景2公里,是由河流、草本沼泽、湿草地等天然湿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沟渠等人工湿地为主体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内有天然泉眼12201个、渠道3条、人工水沟17条,湿地植物密布,形成一了片“水乡泽国”的胜景,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湿地植被,漂流过程中可以欣赏到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草原植被等各类野生鱼虾及飞鸟野鸣。
(游客服务中心介绍)
各位领导及游客朋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是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整体设计突出亲近自然,亲近湿地的理念,以长条形低层建筑为主,深入湿地水域之中,使游客身处陆地犹如泛舟湖上。建筑主要分为餐饮和廊桥两大部分,餐饮部分设计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透光天窗,使游客在用餐的同时欣赏湿地美景;廊桥部分以大面积平台连接广场与餐饮区,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欣赏湿地、亲近自然。
(湿地公园主入口介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现在我们看到的刻有“黑河赋”的标志性景观石,就是祁连玉,因产于祁连山而得名,其泽艳丽柔和,质地细腻滋润,形、、质、意兼备,韵味绵延无穷,是玉中佳品,自古就有“祁连美玉甲天下”之说。欧阳询《艺文类聚》称祁连玉为“百玉之精”。祁连玉被国家地矿部确立为中国五大玉种之一。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您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观光已经全部结束了,希望通过刚才
的介绍,能让您对我们张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衷心地希望大家在美丽的金张掖期间身体健康,开心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