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盘写保护区域治理管理观察与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优化及改革
孙畅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隐藏文件怎么显示摘要:因为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对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行遵循,始终对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坚持,而且为确保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以及不断对课程的体系进行改革,从而确保对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进行加强。所以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不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建立,从而确保对能够充分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大量的培养。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优化;改革
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而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方案,属于教学活动、组织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工作蓝图。而且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优化结合物流管理专业,面向职位岗位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对课程的体现进行构建,促使在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不断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进行突出,确保学生具有大量的实践与实训时间,从而对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所以通过对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进行强化,不断对与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构建,从而确保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的思路过于模糊
虽然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纲要》已经明确的指出,职业教育需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推动,从而确保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行。但是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仍然以学科教育为主,对知识传授与理论系统性进行重视,完全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进行忽略,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较弱,不具备明显的特,因为物流管理专业没有对稳定又具有高职教育灵活性的专业开发建设思路进行形成[1]。所以导致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发无法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造成其无法对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够合理
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设置时,需要对物流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突出,所以需要通过结合其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但是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设置过程中,都与其他学校逐渐存在同质化的趋向。而且人才培养方案主要
由四个模块组成专业素质的拓展、综合素
质的拓展、专业模块与公共模块,总共具
有18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总学时的
60%,实践教学为总学时的40%。同时
专业与专业素质拓展对21门专业理论课
程进行设置,没有对其具有的应用性与
实践性进行大幅度的突出,从而导致课
程设置没有对职业的教育特进行充分
的体现[2]。并且课程的设置不仅没有对职
业教育的特进行充分的体现,也没有
不具备十分明晰的课程教学内容,还没
有对课程的标准进行明确,造成课程内
容之间极其容易发生交叉与重叠的情况,
逐渐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进
行失去,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对自身职业
的方向进行分清,从而导致无法对学生
的职业技能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优化与改革
1对专业的定位进行明确
因为专业的定位与专业的生存与发
展具有紧密的关联,能够对人才培养目标
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准确性造成极其严重
的影响,而且人才培养的方案与专业的定
位是否能够进行真正的体现具有紧密的关
联,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紧密
的关联。而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
为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对高层次实用
旅游携带型、技术型的人才进行培养,必须极其重
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
养。所以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中,需要极其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
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优化与改革,从而
确保对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建设[3]。
2对“2+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推进
因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设置为两年半,
总是担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过少,无
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随
哪个品牌的轮胎好着我国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大
部分的应届毕业生从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
为求职做准备,不断忙着制作个人简历、
参加各种招聘会。所以在我国以就业为导
向的形势下,不管是学校的有关管理部门,
还是学生都需要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且我
国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对“2+1”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应用,促使第一学年主
要对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拓展课程进行开
设,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文化基础
知识的学习进行加强,以及极其重视学生
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在第二学年主要以
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主,不断引导与
鼓励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进行参
加,从而确保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进行强化。
并且在第三学年主要以顶岗学习为主,不
断对学生的岗前就业综合训练进行强化,
促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
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也能够生产任务进
行完成,从而确保对学习与生产进行结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快速的
发展,促使社会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
越大,而且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
大量人才的组织结构,为确保对大量的物
流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需要不断对物
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与改革。所以物理管理专业通过对课程的
内容进行整合,以及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不断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
从而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
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颜威,周正义.基于物流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J].东方企业文
化,2014(24).
[2]覃燕红.基于就业质量评价的物
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
坛,2015(22):180-182.
二手房 个人所得税[3]侯旭晖,杨新宇.高职院校物流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
市场,2015(41):109-111.
作者简介:
孙畅,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
财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9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