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02-19
[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纳入高职序列的先行示范性技师学院建设研究”(zdzz20004),项目主
持人:资道根
[作者简介]资道根(1969-),男,湖南耒阳人,深圳技师学院正高级讲师;吕利平(1964-),男,河北园氏人,深圳技师学院副
教授。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1.03.027
技师学院校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资道根,吕利平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518116)
[摘
要]对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人社部颁发的关于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课程规范等
文件,分析技师学院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系统异同,按照技师学院既要在形式和标准上合规纳入高等学校实现专业对接,又要融合技师学院和高等学校办学优势,创新设计职教新模式的目标,研究设计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实施专业创新建设、培养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技师学院;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路飞4档[文章编号]1005-152X(2021)03-0141-06
Research and Design of Inclusion Plan of Technician Colleges into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Training Programs:
Tak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as Example
ZI Daogen,LV Lipi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518116,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y putting side to side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s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mplemented by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files and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on skilled talent training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tandards,we analyz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s of the technician colleges and th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Next with the aim to incorporate the technician colleges into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specialty education both in form and standard and to integrate the schooling advantages of the technician colleges and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we proposed to innovate and design a new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and develop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technician colleges to allow them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ducation program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Keywords:technician college;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talent training program;specialty docking;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1问题提出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
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392所,在校生超过360.3万人。近两年,技工院
aabb校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技工教育改善办学环境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例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的第三条“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
-
-141
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广东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于2019年4月商请教育部支持开展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试点。2020年11月,“按照高校设置程序和标准,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管理序列试点”被写进了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重点政策清单。2021年2月1日,广东省教育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春偶像剧电视剧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有关规定,经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对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中山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事项的评议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月5日。至此,全国首批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工作正式铺开。
研究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对于“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进一步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研究技师学院如何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得到相关研究成果,并为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实施专业对接提供先行示范。
2总体思路
同居以物流专业为例,以教育和人社部门相关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为依据,分析技师学院和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差异,从专业层面研究设计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措施和途径,并研究如何融合技师学院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和高等学校素质育人、规范办学优势,创新设计职教新模式,设计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实施专业创新建设、培养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达到进一步提升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3专业教学标准对比分析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内容包括总体要求、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制订程序、实施要求、监督与指导等五部分内容。为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首批410个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自2012年发布实施以来,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社部为规范和指导各地、各技工院校做好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于2012年制定并颁发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体化课程概念与开发原则、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与方案编写体例、一体化课程开发程序等内容。2013年颁布的《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界定了一体化课程内涵,确立了开发一体化课程规范的技术路径。随后颁布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人社职司便函[2013]10号)内容包括总则、结构、内容及编制要求;其中总则涵盖:指南编制的目的、适用范围、相关术语的解释、编制原则的说明;结构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内容及编制要求包含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等详细内容。在分析以上框架性文件基础上参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版)等文件综合研究作出对比分析。
(1)专业类别。技工院校共有机械类等15个专业大类,设置了280个专业,列举了54个专业方向;教
育部门高等职业学校共设19个专业大类,专业类99个,778个专业。两者在专业类别、专业数量、专业名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以物流专业为例,技工院校关于物流类的专业名称为“现代物流”,专业归属交通类,对应的专业名称为“物流管理”,归属财经商贸大类。
--142
(2)入学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师学院均可录取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技师学院还可录取修完技工学校中级工学分的学生。
(3)办学层次与修业年限。高等职业学校招收的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技师学院录取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修完技工学校中级工学分学生的修业年限为三年,培养层次为高级工;此外,技师学院预备技师培养层次的修业年限为四年。
(4)职业面向。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面向包括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或技术领域举例,描述较为详尽。其中对应行业包括:道路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主要职业内别涵盖: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人员、仓储人员;主要岗位或技术领域举例包括:仓储主管、运输主管、物流销售主管、物流客户服务主管、生产车间主管。技师学院的就业方向则描述为对应行业和企业、职业及相关工种、岗位等内容。
(5)培养目标。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培养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相关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对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的格式描述为“培养面向××类型的行业企业就业,在这类行业企业中××职业、工种和工作岗位()上任职,能胜任××工作任务,在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具备××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取得××类型、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坚持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两相比较,在都强调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的基础上,高等职业学校相关文件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技术技能人才”;技工院校相
关文件提出“综合职业能力”和“高技能人才”。
(6)培养规格。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要求,在人的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在职业能力方面要求具备较强的“一线管理+一线操作”能力;在知识方面要求具备“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在人才综合培养方面要求“育人为本+技术技能培养”、“短期适应与就业+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以物流专业为例,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知识和技
术技能方面,更加注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智能技术的操作、管理应用能力的培养。总之,高等职业学校在培养规格方面要求内容更全面、更系统、更注重职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7)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按照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不少于50%,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应保证100%。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设置课程的类别、数量等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课程类别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各专业教学标准都有指定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具体要求。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技工院校课程常见分类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课程包括一体化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基本技能培养课程。高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这些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外的课程实训,在企业相关岗位的实习。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8)师资队伍。按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各系科专业负责人需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1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应低于20%,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25%,每个专业至少配置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3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
-
初一下册期中试卷-143
级技术职务以上专任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应低于15%,每个专业至少配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高等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师生比不高于18:1。按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数与本专业转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育部门牵头于2019年9月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研制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本科型高校的教师专业标准”,具体的专业教师标准还有待研制确定。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人社职司便函[2013]37号)文件按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设三级、二级、一级共三级一体化教师。其中基本条件包括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一线教学经历、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资格、企业实践经历等。典型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包括一体化课程教学、管理、设计、培训等内容。两相比较,显然技工院校的教师标准更偏重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9)教学设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教学设施建设基本要求或基本条件(参考《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人社部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中有对学习场地及设备要求等提出建议等内容,在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中指出,学习环境建设需要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一体。显然,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课程,更有利于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
(10)教学质量。按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学质量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技工院校的培养质量监控采用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测评、就业质量分析等方式,属于结果性质量监控方式
4专业合规与对接措施
在对比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设计构建专业合规与对接措施。
(1)专业名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普通高等学
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2019年增补专业)文件,核对匹配专业培养内容及标准,更改专业名称。例如,深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后,物流专业的名称须从“现代物流专业”更改为“物流管理专业”以符合以上相关文件的要求。
(2)入学要求。可录取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或修完技工学校中级工学分的学生。
(3)修业年限。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修业年限设定为三年,初中起点五年制培养模式参照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修业年限为五年。取得专科学历以后,探索通过人社口招生平台再次招入并在企业实施学徒制培养一年,满足毕业条件可取得预备技师毕业证操作模式的可行性。
(4)职业面向。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2019年增补专业)文件,调整专业归类、专业类型、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技术领域相应调整。
(5)培养目标与规格。立足教书育人,做到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立足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整合社会经济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就业与职业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具备良好的社会与职业道德,满足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技术技能人才。
(6)课程设置。按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设置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
--144
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应用写作、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设定6-8门专业基础课程以及6-8门专业核心课程;《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中列出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现代物流管理》《货物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电子商务》等,列出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营销》《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按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发和实施。设置包括校内外的课程实训、在企业相关岗位的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7)师资队伍。控制学生数与本专业转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18:1;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逐批提升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使其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通过制订教师学历职称提升方案,鼓励在职教师尽快提升学历和职称水平。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且具有高学历
、高职称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培训鼓励教师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或通过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法,逐渐更替,提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占比,最终达到全员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目标。
(8)教学设施。参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物流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按照《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建设),配置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要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
(9)教学质量。技师学院可借鉴ISO29990国际职业教育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对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实现适量管理目标。5专业创新建设
在合规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基础上,既要继承技师学院天然的技能训练特,又要发扬高等职业学校素质育人、专业办学优势,融入专业内涵创新建设,实现办学水平的超越。
(1)做好培养规格分类工作。按专业办学层次和定位,满足行业企业职业要求和个体职业发展需求,做好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做好素质、知识、能力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分类内容,分析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条件,为选用或研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提供依据。
篮球场地尺寸图(2)专业核心课程的创新。按照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发挥一体化课程所具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优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一体化课程。确保学生有两个学期以上的时间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学习,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宝贵机会,将实习转化为一门职业能力综合实践课程,真正实现工学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教学。通过利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采用产教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达到按照企业工作岗位标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
(3)师资队伍建设。以建设有效教师队伍为目标,给出教师品格建设标准、教师的能力要求、教师的知识要求,编制设计有效教师的标准。将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作为招聘教师重要达标指标;按照有效教师的标准,通过对教师教学水平科学分级,提出分级标准作为教师阶段性成长和培养目标;按照教师成长和培养目标设计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构建教师职业生涯成长促进体系。
(4)教学设施。在学习内容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教学过程和条件,满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配套适当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引入
-
-14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