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桐柏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摸底调研试卷
语文
2023.02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自中华儿女踏上脚下的土地,祖国便恒久予以哺育、滋养。纵览九州四海,祖国锦绣山河,开阔视野、壮人心胸;漫sù千年春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蕴藉.广博,丰富精神、育人奋进。拳拳爱国情,发乎本心,燃炽.于胸,成为联系你我与家、与国的强力纽带。这股深挚眷恋、慷慨豪情,也深深juān刻进中华民族的骨血,成为筑建华夏文明的根基。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jízhì
B. jíchì谁的钢琴曲好听
C. jièzhì
D. jièchì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漫sù()juān()刻
2.古诗文默写。(8分)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造化钟神秀,①”,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②,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③”,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④”,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⑤,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⑦,⑧”,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中的唐僧与《水浒传》中的宋江,都是团队的领导,你更欣赏谁?请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两条原因。
(2)《简·爱》中,海伦与简·爱的友谊深厚,却性格迥异,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海伦和简·爱的性格特点。
①海伦被老师鞭打②简·爱被当众罚站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
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②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③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1l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④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⑤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A.③⑤②①④
B. ②③①⑤④夜间模式怎么设置
C.②④①③⑤
D.④③③①②
5.班级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共7分)
材料一 2022年河南春晚的主题叫“虎虎生风中国潮”,在国潮澎湃、国风浩荡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已经深谙古老文化新鲜表达之道的河南台:翩若惊鸿中传递着文化自觉,婉若游龙中彰显着文化自信,这一次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旗帜举得更高,在华夏文明、东方美学、中国故事中寻挖掘更渊博更深沉的内容。
材料二河南台今年的春晚依然坚持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孵化出的文创IP人偶来进行19个节目的串联,带观众进入到现实生活的不同空间,探寻乡土中原的民俗民风。无论是少林功夫的刚劲动作,还是豫剧表演的高亢唱腔,这些河南元素满满的节目,都是新年伊始老家河南最正向的表达和希望。在强调回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河南台春晚以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河洛文化,连接起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节目中的浓浓家乡情感,也是在向全球华人表达来自精神故乡的思念和祝福。
材料三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以创新方式探寻中华文化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奇妙中秋游》等电视节目广受青睐;幻化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向观众展现跨越千年的丹青意韵;“国风博主”们的写意生活备受海内外粉丝追捧……新时代的中国,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一句话简单的感谢老师
(1)小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30字左右)(2分)
(2)对于班级此次开展的“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活动,小鹏认为与学习无关,且会增加课业负担。如果你想说服他,你会怎么说?要求:运用总分结构,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得体。(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妈妈是棵洋槐树
①我讨厌我妈妈。
②有一年,洗澡的时候,我看见她臃肿的身体,毫不客气地说:“我以后绝不会长成像你这样的妈妈。”那时,我带着青春的锋利,如同不肯被驯服的小兽。妈妈正忙着给我抹香皂,她眉毛都没有皱一下:“转过去,搓背。”我妈妈坚硬得像礁石,对于我的挑衅,连抵挡的兴趣都没有。她从来都我行我素,拒绝长成文学作品中那些温暖、温柔的妈妈。
③初中时,当我读到冰心的软语温言:“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愤怒而痛苦地发现我妈妈永远都不是荷叶。她是洋槐,浑身长满了刺,刺得人满身、满心的疼痛。
④成绩考差了,她痛骂我太懒惰;生病了,她怪我照顾不好自己,不像医生的孩子;她上夜班,我必须关灯睡觉,怕黑是多么荒谬、可笑。她的逻辑古怪又固执,规矩更是严格到苛刻:牙膏要从尾巴向前挤,所有的盖子摆放时一律朝上,上床后拖鞋尖必须朝外。我七岁会煮饭,九岁会剖鱼,她还是不
满意。慢慢地,我学会了服从,也学会了反抗。我在高三每一天的题海中愉快地挣扎,因为想到可以离开她。
⑤我以为我这辈子可以不再像她,十多年后,生下女儿,在生活的左突右冲中,我成为笨拙而慌乱的妈妈。当每一个潦草而疲倦的白天结束,当臂弯里孩子均匀的鼻息轻轻传来,在黑夜的深处,我记起了那些曾经努力忘记的过去。
⑥我以为她生来就该是妈妈,慈祥的妈妈,温柔的妈妈。我忘记了她曾艰难地成长,一个破落家庭的长女,在歧视与饥饿中长大,靠着聪明与勤奋,考上中专,有了工作,却还要面对各种恶意的挑战。妈妈学会了战斗。用所有的泼辣与强悍,无畏地战斗,就这样一路横冲直撞碰上了我。这时的她,已经不会温柔地说话。我慢慢理解了我的妈妈,她没有生活在湿润的江南,一生也不会长成风姿绰约的莲花。在贫瘠与艰难中,在粗犷的山风中,只有坚韧的洋槐才能生长。十八岁,在外工作,杀了生平第一只鸡、鸡跑了,她哭了;给乡下女人接生时,她自己还是孩子,吓得手脚发抖;外婆去世时,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只能拿着信纸,背对着我们抽泣……
⑦不过,她不会承认这一切。我的妈妈,迅速学会了与生活周旋的能力。我新罩衣胸前的花是她细细密密绣上的,那些曾经只能出现在梦里的荷花;童年时受到的欺凌是她为我抵挡,虽然她的粗鲁让我尴尬;她冒着被婆婆责骂的风险用半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第一条连衣裙,让我在整个童年都能单纯地
欢笑;她订的《小说月报》总被我们看旧了,扔在角落,我偶尔瞥见过她在阳光下温柔而平静地阅读。旧照片中文静而温柔的她,还是豆蔻年华。
⑧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强悍、尖利的妈妈。我错过了她的娇美,错过了她的鲜润。狭路相逢时,桀骜不驯的我和五大三粗的她,如戏台上的武生戏,直接交手,没有对话。直到如今,后知后觉的我,独立、倔强,就像当年的她,起居有度,敢说敢打,受伤时默默地哭,哭过后认真地笑,闲时做好吃的菜,睡觉前仔细检查门窗。
⑨妈妈,所有的时间都被保留,可是我只记住了洋槐的刺,却忘记了这么多年,每一个春天,它的身上都开满了令人迷醉的洁白、芬芳的花。
6.阅读全文,梳理作者对妈妈的情感变化历程,依据提示,将下表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美团券7.文中妈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8.文中划线的句子富有感染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9.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⑨段的作用。(4分)
10.本文使用了象征、欲扬先抑等多种写作手法,请任选一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4题(12分)
文本一读书终是读自己
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
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能档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
的习惯。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⑤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读《战国策》,当唐雎拔剑而起的时候,你可以读到英勇无畏的自己;读《老人与海》,当老人紧紧拽住大鱼不放手的时候,你读到永不言弃的自己;读《草房子》,当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鸭子的时候,你和他共同变得坚强……
⑥当你读书时,你会发现焦虑的心平息下来了。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日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⑦因此,当你再次捧读名著时,别功利。请记住: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
文本二
在我看来,最值得读的书是启人心智的书,即能破除心中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的书,能打开一个新的精神领域或精神世界的书。
优秀班干部主要事迹
人最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和成见所蒙蔽,因而无法看清真理,反而固执地拒绝接受真理。最好的书就是能破除人心执迷与魔障的书,也就是能解放思想的书。“解放思想”说起来很痛快,可实际上不容易。启人心智的书是让人于无疑处有疑的书,是让人觉今是而昨非的书,是让人恍然大悟的书,是让人深思不已的书。这样的书,一定不会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书,而是体大思精、远见卓识的原创著作。这样的书,一定不是文人舞弄风雅或小资红男绿女之书,而是关怀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忧患之书。这样的书,也一定不会是十分好读的书,好读的书多数比较浅薄。启人心智的书要能破我们心中的迷障,一定是初看会觉得不容易理解或不好接受。但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心中已有的东西,就谈不上启人心智了。
11.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本一第②段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下面名言哪则更适合作为文本一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B.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作家王小波
14.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谈到了读书,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刘德华家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8题。(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出自《曹刿论战》)(乙)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①之以计,而索②其情:一曰道③,二曰天,三曰地,四日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④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⑤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节选自《孙子兵法·计篇》)【注】①校:同“较”,比较。②索:探求。③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申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④危:危难。⑤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等方面的制度。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挑拨离间.
B.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鄙.薄之志
C.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貂狗相属.
D.虽不能察.,必以情不可不察.也明察.秋毫
16.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7.文章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上,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而且用语非常简练,请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2分)
18.甲乙两文,曹刿论战和孙武对用兵的分析,有哪些异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5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