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2
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投篮姿势教学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三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车船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篇章。如果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康一、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1978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践不是偶然的。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精辟地点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一)改革开放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应该说,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29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个问题上,虽然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而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长期未能充分体现。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宣布,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此前后,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要以苏为鉴网卡驱动怎么安装,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逐渐偏离正确方向,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中心内容的基本路线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寒食节的风俗有哪些”的理论,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全局性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是按照两个凡是的思路,沿着的老路走下去;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走向右的邪路;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一条中国特社会主义新路?结论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就一定要闯新路,进行改革。正如同志指出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使我们走上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二)改革开放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我们沉醉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相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却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与韩国、新加坡等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正如同志所说的,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