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分析观念”核心概念的理解
对 “数据分析观念 ”核心概念的理解
2011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 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十个核心概念的提出使我们的教学 有了方向。在这十个核心概念中,我感受最深的是 “数据分析观念 ” 的理解。
史宁中教授指出: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数,也包
括言语、信号、图像……凡是能够承载事物信息的东西都构成数据。”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 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而 数据则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 “运用数据进 行推断 ”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 思维方式。 在小学进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统计 观念,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这就是培养 分析观念的价值所在。现在社会中,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做 出决策和预测。抵押
喜剧片电影
中国照明对于数据分析观念的理解,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
罐头的做法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 收集数据, 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 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 的 。第二,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 根据 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三,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那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 来进行, (1)设计问题情境学生体会需要收集数据 ;(2)分析数据能帮助 我们做什么 ;(3)列举和积累统计应用的例子 ;(4)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有这么一件事,小明的奶奶有一天来到学校,反映作业 负担太重。说孩子前一天写作业整整用了 90 分钟。校长听后请奶奶 先回去,并跟奶奶说,明天我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同学们,你要 是校长,接下来你会做些什么呢 ?
1 :我要是校长,我会去问老师是否昨天留的作业太多了。
2:你问了老师肯定说不多,我想应该让老师把昨天的作业 做一遍,看看是不是要很长时间。
3:那不行,你想啊,老师是大人,而小明是学生,大人知 识那么多,做题肯定比小孩
熟练,时间一定短呀,不能这样比 !
2:哎    你说的对呀,那我们就一个学生来做。
4:那万一你的这个学生也很慢呢,或者他是班里作业最 快的学生,怎么比呀 ?
2:那  我们多几个人不就行啦 ?
4 :这还差不多。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是要把小明的作业时间和别的同学的时间 比较一下,我这里有一张全班同学完成作业的时间表。
师:校长拿着这个表格就想了:这么多数,奶奶眼睛不都看花 了,需要整理一下。你觉得该以多长时间为一段进行统计呢 ?
1:我看按照时间长短进行排列就能看出全班作业时间的情
况,不用分时间段。
师:这个方法可以,但是为了奶奶看得更清楚,我们是不是可 以分段来统计呢 ?
2 :对,我看 30 分钟一段就行。
310 分钟一段也行吧。
4meking15 分钟一段也行 ! 师:大家说的都可以,一般在时间间隔比较短的时候我们采用
15 分钟或 30 分钟为一段。
那么现在你作为校长拿着这个统计结果要对奶奶说些什么呢 ? 1:我要对奶奶说,您看表格能看出来,您家孙子做作业的 时间最长, 60 分以上就他一个,别人都在 60分以下,说明是他自己 可能边做边玩不用心,您应该教育教育他。
师:嗯,这位校长是这么看的,其他校长呢 ?
2 :我会对奶奶说,你看表格就知道,全班那么多人都在 30 分之内做完作业,只有很少的人时间比较长,而您孙子的时间最长, 说明问题不在老师身上,而在您孙子自己的不会抓紧时间。
开庭程序
师:说的也有道理 ! 那能否结合统计的具体数据来说服奶奶呢 ? 3:我会这样对奶奶说,您看, 15 手指第一个表格统计结 果以内 1 人,人很少 ; 16-30 分有 34 人,这个时间段人最多 ;1-45 分 有 7 人,人数第二多,但比起 15-30 分的人就少多了 ; 16-60 分有 2 人, 60 分以上有 1 人,这些人数都不多,这个结果说明老师留的作业是 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时间的, 奶奶应该考虑是自己的孙子的问
题了。
重视统计过程的体验是课程标准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标 准与原来较大的区别所在。 ”小明奶奶 “一题,让学生分时间段整理同 学们的作业时间是教学的难点。时间段怎么划分,答案自是多样。教 师让全班学生自主选择 15分段或者 30 分段统计,学生从而体验统计 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化。
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有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 据、得出结论五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标准强 调的内容。在 ”小明奶奶 “一题目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小明为 什么做作业的时间那么长 ?学生的分析是推已及人,丰富多彩的,并 且符合孩子的心理,当教师提出另一视角,培养孩子辩证思维时,孩 子分析也很有见地。
设计这样的分析, 我们认为是统计教学中必不可 少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通过数据去分析下结论,并且不下 唯一结论, 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全面性及理性思维的重要平台。 同时孩 子们在这样的全过程活动中, 还能想到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就样孩 子想问题就能非常全面了。 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机会来经历数据分析的 全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地创设这样的机会, 使得我们的学生 在活动中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今后的生活作好准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