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 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一边一边造句二年级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众意见?我是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父亲:你不是说你已经完成了作业?
   女儿:我哪里说过我完成了作业?
 11.父亲:做人要诚实和精明。
   儿子:什么是诚实?
   父亲:一旦你许下诺言,就要遵守诺言而不管发生什么情况。
   儿子:那么精明呢?
   父亲:永远也不要许什么诺言。
 12.下面是金人王若虚的一段话: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二、简单分析下列各题违反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既断定SEP关于小满的优美句子真,又断定电影叶落归根SAP真。        2.既断定SIP真,又断定SEP真。
 3.既断定SOP假,又断定SAP假。        4.既断定SIP假,又断定SOP假。
 5.书店里几个女营业员正在争看一块新式手表。这时一位顾客问道:小,《子夜》到了没有?女营业员用手指指窗外说:"刚刚日出,哪里会到子夜呢?"顾客解释说:"嗨!那是茅盾的呀?""矛盾?我看你这个人才是矛盾的哩!"女营业员怒气冲冲地说。"
 6.某市新华书店从今日起举办库存图书优惠展销。展销近年来出版的逻辑学、数学、科
学(自然、社会、技术)、历史学和人文学(语言、文学)等类图书一千余种,一律按定价的30%(部分图书50%)出售。
 7.未婚夫妻对话:
  未婚妻:别人都说你追求我,并非为了爱,而是为了我的财产!
  未婚夫:决非这样!
  未婚妻:尽管如此,但总有碍于你的面子,我还是把我的财产全部送给妹妹了。
  未婚夫不语,转身欲行。
公司法务  未婚妻:你到哪里去?
  未婚夫:我到你妹妹那边去。
 8.一位妇女去信询问医生,说她自己患了不孕症,问这种病会不会遗传给她的后代。
 9.被告伤人,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可给予训戒处分。
 10.律师为被告辩护时说:"被告在犯罪前曾荣立三等功,按刑法第63条规定,有立功表现的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希望法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11.清人黄图珌编过一则《誓联》的笑话。说的是有个县令上任伊始,便在堂上高悬一副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灭;徇一情,男盗女娼。打官司的富贵人家照例送礼行贿,他都
来者不拒。有人对他说:"你办事错了,怎么忘了对联上立的誓言呢?县却说:"我没有违背誓言,因为我所得到的不是一文钱,受贿徇情也非一次呀!"
 12.电机厂购进一台机床,上边只有一块"GK230"的标牌,其它什么标记也设有,几个好奇的人猜测机床是哪里产的。有的说:"是进口的。"有的说:"不是进口的。"有个外号叫"万事通"的老万凑上来,白了那几个人一眼说:"你们都说错了,这台机床是出口转内销的。"
 13.一条鳄鱼从一个母亲手中抢走她的孩子。
  鳄鱼:我可以把孩子坯给你,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猜一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猜对了,我就把孩子不加伤害地还给你。
   母亲:……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鳄鱼:啊?!……怎么回事?我应该怎样做才好?
 14.邦邦:下周去桂林旅游,你去吗?
   芳芳:谁说我不去?
   邦邦:那么你是要去了,请登记。
   芳芳:我要是去,早登记了。
   邦邦:那么,你不要去呀!
   芳芳:我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15.甲说:两广地区各种水果四季都有,价格也不贵。
   乙说:怎么不贵,如蔬菜、鱼、鳖、虾蟹、烧猪肉、西红柿等价格都比较贵。
 16.下面是小李、小王两人的一段对话:
   小李:"照你这样说,就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小王:"信用卡恶意透支没有,根本就没有!"
   小李:"你就是这样确信吗?"
   小王:"对!"
三、请运用基本规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学图书馆遗失一本《世界名画欣赏》,当问到四位借阅者时,他们分别回答如下:
   甲:我没拿。
   乙:是甲拿了。
   丙:甲没拿。
   丁:是乙拿了。
 已知其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分析是谁拿了。
 2.设A为:某班没有一个学生不是广东人"B"并非某班学生都是广东人"。请分析在下列情况下,甲、乙、丙、丁是否违反基本规律?如违反,请说明理由:
  (1)甲肯定A又肯定B
  (2)乙否定A又否定B
  (3)丙肯定A而否定B
  (4)丁既不断定A又不断定B
 3.相传古希腊有个国王,他要处死一批囚犯。他规定,允许每个囚犯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处砍头。问:囚犯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国王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4.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亲自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对爱迪生说:
  "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说:
  "什么!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
  年轻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请问: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
 5.双语幼儿园小班的英语课上,一个平时表现突出的小朋友上厕所,一回到教室就告诉我:"老师,厕所有很多蚂蚁。"
  蚂蚁ant 这个单词我一开学就教过了,为了想看看他是否还记得,便问他:"蚂蚁怎么说?"结果他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才回答我:"他没有说话!"
  请问:这个笑话为什么会出现?


             
               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2.思维的确定性
 3.混淆概念,转移论题          4.互相矛盾         5.两不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不符合,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2.违反同一律要求。议论中前后出现的两个"",虽然语词相同,但所表达的概念不同。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3.违反同一律要求,"课程"是一个集合概念,句中把它误用作非集合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4.违反同一律要求。在这段议论中,"你有角"是论题。为了论证这个论题,诡辩者用了这样的推理,即:
  凡你没有丧失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
  你没有丧失角,         
  所以,你有角。
 在这个推理中,"没有丧失的东西"(应指原来具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与"没有丧失角(从来没有的东西)意思不一样,不是同一概念。因之犯了 "四名词错误",从前提推不出结论来。从基本规律的角度看,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5.这个议论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唐代以后""唐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面说"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后面所说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却是唐代的作品,不能说明唐代以后的事情,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