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形象传播
丽江古城形象传播
一、 丽江古城简介
乡村爱情故事演员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共包括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三个部分。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 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和风格的类型之一。公务员学法用法
二、 丽江旅游形象传播途径
丽江古城凭借自己优良的地理位置、多种多样的风情民俗将自己越来越多地展现在外人的面前,旅游业带动了丽江古城的经济发展,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丽江旅游形象传
播的途径归为以下几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 名人印记:借“人”发声烤生蚝
历史上,丽江很早就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但最早把丽江推介给世界的却是一批外国人,包括 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詹姆斯·希 尔顿(James Hilton)、顾彼得(Peter  Goullart) 等人
(1) 外国名人:20世纪中期之前,曾在丽江生活工作了27 年的美籍奥地利人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介绍丽江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的照片,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由此成为向世界推介和宣传丽江的“第一人”。1933年, 英国传奇作家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虚构和幻想的“香格里拉”(Shangri-la),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丽江之所以一直备受外国人青睐,正是由于其具有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香格里拉”的意境和精神内涵。1955年,俄国人顾彼得以“作为纳 西人中的一员”写下了专著《被遗忘的王国》(Forgotten Kingdom),打开了西方人了解丽江的窗口。
(2) 本土名人:在丽江对外推介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本土人士当属纳西族音乐家宣科。20世纪80年代,丽江纳西族本土民族音乐家宣科,组织成立了“丽江大研古乐会”。在随后的几年里,古乐队应邀出访了英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成功,轰动一时。凭借学贯中西的音乐造诣和精通中英文的特长,宣科成为纳西古乐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使人们几乎将纳西古乐与宣科等同起来。如今,宣科及其纳西古乐已成为丽江最具影响力的一张名片。
2. 地震机遇:借“时”留名
1996年2月3日,丽江境内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造成16335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地震发生后,我国首次公开面向国际社会寻求救援。国际红十字会、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和机构纷纷向丽江提供紧急援助。国内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的60多家新闻机构、200多名记者云集丽江,对丽江灾情和抗震救 灾工作进行持续报道,其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在丽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丽江”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海内外新闻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在采访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的同时,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等自然人文景观,也引起了中外记者的极大兴趣,
使丽江的旅游资源迅速为外界所知。在随后几年内,丽江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将自然灾难转化为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发展,旅游业迅速崛起,探索出了“丽江经验”、“束河模式”等一 批令人瞩目的发展之路,丽江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之一。
3. 文艺效果:借“艺”传情
近年来,各种层出不穷的文艺形式的出现,使得丽江旅游形象的传播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 这些文艺载体在打动人心的同时,也拉近了旅游者(或潜在旅游目标人)与丽江的心理距离。
(1)演艺项目:2002年大型歌舞《丽水金沙》正式公演,它将丽江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和视听冲击力,被誉为“中国的百老汇”。 2006年上演的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直接引进张艺谋等业界大腕级人物进行策划、创意和实施,弥补了丽江原生态文化挖掘不足的短板,为丽江旅游形象注入了鲜活的文化要素,也成为展示丽江本土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2)节庆活动:近年来,丽江在对传统民族文化加大挖掘力度的同时,成功开发出了丽江雪山音乐节、丽江束河中国情人节、中国婚俗文化节、丽江雪桃节等旅游文化产品。这些具有浓郁丽江特和印记的节庆活动,将本土文化与时尚元素进行嫁接、融合,衍生出全新的形式,成为指向性更强、到达率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丽江新名片。
瑞士手表品牌排行榜(3)电影电视剧:近20年来,许多影视制作机构纷纷把丽江作为外景拍摄地或故事发生地,制作了一系列影视剧。 在这些电影电视剧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电视剧 《木府风云》。该剧“前所未有”的在两个月之 内连续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和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创下了超过2%的收视率。无独有偶,《人民日报》连续两次发表文艺评论,对 《木府风云》给予了高度评价。而由《木府风 云》引发的观影热潮,使丽江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对于丽江旅游形象的传播无论从深度还是广 度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拓展和延伸。
4. 口碑影响:借“口”动心
进入21世纪,丽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一大批非政府荣誉也纷至沓来,如“全球 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 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几
年时间内,有分量的各种荣誉就达20多项。这些荣誉从不同的角度丰富着丽江的形象,使丽江的旅游形象变得越来越厚重。近年来,许多机构和网络媒体开展的旅游出行意向调查或确立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丽江总是榜上有名,甚至位居前列。这一现象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丽江旅游形象的深入人心。
三、 丽江古城发展的理论基础
1. 丽江模式
丽江古城因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建筑特点,在 1997 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年多的时间内,丽江古城连年创下年接待游客人次的新高。2009 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 758. 14 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达 88. 66 万美元。因而旅游界称其为“民族文化和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近期通过调查,发现大都分的旅游者对于古城的旅游满意度都有所下降,满意度不高。丽江的宣传使旅游的预期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旅游 者对古城的满意度调差结果显示,认为一般的达到68. 4%,认为很差的有 7. 2%,而表示很满意的只有4. 9%。由此可见丽江古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生日祝福短信
丽江模式导致一系列问题:在古城内旅游的商业化严重。这是近一阶段诸多学者提出的意见。适度的商业化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发展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商业化的平台宣传古城的文化民俗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江的历史文化;丽江古城的大背景在被无情地破坏,大体量、现代化的建筑,宽阔的马路,马路上拥挤的车流量,嘈杂的声音等构成了丽江古城的大背景,使古城的整体性变的几乎没有,古城仿佛是一块伤疤贴在了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特别是在古城内还出现了假古董建筑,这是文化遗产中最大的忌讳;丽江古城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古城的内涵,然而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却过于简单化、趋同化。而商铺内的商品又是批量生产的、毫无特点的商品,缺少了纳西人生活特的产品开发,失去了丽江古城旅游的精髓。因为这些简单刻有“丽 江”的商品使游客错位了解古城而对古城的民族文化产生误解而失去兴趣,导致古城的衰落,最终失去其自身的特有的文化吸引力。
2.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
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而丽江古城却没有主要到这一重要理论,最近,丽江被推上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关丽江旅游业丑闻不断,这给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丽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丽江古城景区两次被国家旅游局警告、“丽江打人毁容事件”等典型案例让丽江原本的美好、安宁、闲适的旅游形象毁之一旦。今年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对云南丽江古城景区等3家5A级景区作出严重警告处理决定。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委宣传部表态称:“接受舆论监督,表示诚挚的歉意……”然而,据网友爆料的截图显示,有网友评论说“永远不会去的地方就是丽江”,该官微答复“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随后古宣微发表声明网络宣言并非我部所为,照片来源正在调查中,接下来之后很多媒体开始体关注这事件,丽江被引入又一个负面事件中。
游客被打,宣传部第一时间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他可能以为微博上评论留言这么多,网民不会发现他的不良行为,但殊不知这一小细节足矣让众们看清丽江古城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态度与决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