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_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研究之三_周晓茵_百度文 ...
 第9卷第24期
2011年12月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Forum,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9 No.24
Dec.2011
  DOI:10.3969/j.issn.1008-3499.2011.24.044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暗黑3鉴定装备———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研究之三*
周晓茵1,陈朝晖1,杨 励2
(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 222006;
2.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室,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 要:连云港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从定位、规划、环境、营销等方面为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即理清内涵,确立乡村旅游定位,制订规划,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打造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强化营销,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关键词:连云港;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99(2011)24-0128-03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课题组在2009—2010年对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在对14处乡村旅游示范点调研的基础上,为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希望使其成为连云港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理清内涵,确立乡村旅游定位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依附于农业经济的现状需要改变,乡村旅游需重新定位,即利用现有的农业、乡村环境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使乡村旅游脱离农业生产的附属地位,按旅游业的特性开发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相对于采摘活动等,季节性不明显,对投资者来说,获利期长,投资回收期缩短;对游客来说,
既能寻田园风光,也能让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休闲农业在我国台湾约有30年的历史,目前全台有逾200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投入的人力逾3 000人,吸引游客逾千万人次,创造了园区农业品及周边休闲产业逾1亿美元的商机[1]。台湾的休闲农场原有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有些甚至已经欧化,但休闲的风格突出。在连云港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台湾休闲农场的模式值得借鉴。
  二、制订规划,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美国旅游规划学者冈恩(Gunn C A)曾指出:“规划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件,是唯一能使旅游业获得好处的方法。”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要改变现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制订乡村旅游整体规划
从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为连云港乡村旅游发展确定一个目标,以旅游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加强乡村旅游区功能多元化建设
进行景点旅游区划分时,要考虑到乡村旅游区的观光、游憩、体验、科普教育、会议服务等功能。
1 深化观光的功能 乡村旅游点的建设可以采取改造原有的山野、田园的颁发,使游人在有限的时空内欣赏自然景观,获得自然感受。
2 强化游憩的功能 利用乡村较大的空间优势设立一些游玩的项目,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弱化乡村旅游的季节性。例如,可以开设茶馆、咖啡馆等休闲场所,增加凉棚(亭)、椅子、凳子等休息设施。
3 强化乡村旅游的体验功能 让游客乐在其中是乡村体验活动的目的,游客体验区要强调旅游娱乐性,而农村的生活、生产都可以成为体验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展示各个时代的农具,让游客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明。
*收稿日期:2011-11-01;修订日期:2011-11-25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社会科学院基金资助项目(LSKY2009-6)
作者简介:周晓茵(1963-),女,江苏盐城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mail)lygce@163.com。
4 挖掘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 乡村旅游点呈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以及动物、植物都能给游客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让游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提供特食宿 “农家旅馆”必须拥有现代饭店的基本设施才能赢得游客的满意,其可以简单,但绝不能简陋。台湾休闲农场的五星级宾馆非常具有吸引力,而目前连云港市的乡村旅游点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需要朝这一方向努力。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虽然以淳朴的面貌出现,但因其饮食的普遍性强、特性差、文化性弱,导致吸引面较窄,且吸引力不能持久。要增强乡村饮食的吸引力,首先要做出乡村餐饮的特;其次,乡村餐饮需要精工细作,“、香、味、型、养”也是农家菜的努力方向,给游人留下“美食”印象的作用远远胜过“乡土味”。
6 发展乡村旅游的会展功能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点幽静的环境对会议旅游极具吸引力。目前,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活动中,会展(主要是会议)旅游基本空白,因为现有的乡村旅游点服务设施不到位,会展旅游暂时无法开展,但长远来看,可以将其纳入到发展规划中。
平安保险险种
  三、打造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一)制订乡村建设规划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西递美丽的背后是先人们在建设村庄前制定的天人合一的规划。《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策略,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改变落后的乡村环境时,规划显得非常重要。规划时,要做深入的调研,充分了解本地现有的环境状况、村民对生活环境的希望、乡村旅游点的目标顾客的旅游需求以及他们对乡村环境的评价。然后,将乡村旅游点进行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设计符合旅游特点的设施设备、旅游活动等。再者,要确定乡村旅游点的建筑风格,必须使半自然状态下的农田与房屋、桥梁、凉亭的乡村风格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娱乐和谐一致。
(二)改善乡村道路
游客评价乡村旅游环境时,乡村旅游点内部道路状况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在我们的调查中,乡村旅游道路良好率为79%,但旅游点内部的道路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发展乡村旅游,道路必须硬化,但乡村旅游点内部的道路既要硬化也要强调与田园风光的和谐,乡间道路可以用砖、鹅卵石、架空的木(竹)板和镂空砖铺路,这既改变了乡村路的状况,又为游客开展旅游活动带来了便捷,同时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不会有本质性的破坏。乡村道路建设的另一任务就是栽种行道树。从生态功能来说,利用道路边缘种树,提高了绿化率,为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绿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赏乡村风光的落脚点。乡村行道树在树种选择上应与周围的乡村景观相协调。
(三)加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
结合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的要求,笔者认为改善乡村环境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与改善乡村公共厕所。在笔者走访的14个乡村旅游点中,拥有较好厕所的乡村旅游点仅占28.6%,且公共厕所的建立模式应该以水冲厕所为主,数量应该根据村民的数量以及游客流量来确定。乡村旅游点的游客量与一般旅游景区相比要少,但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状况不佳将影响乡村旅游点的美誉度,因此设立有乡土特的垃圾桶,由专人负责清扫就显得很有必要。
乡村旅游点停车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停车场的旅游点仅占36%。虽然在没有停车场的状态下,旅游点也没有产生“停车难”的问题,但无序停车会导致车辆进出不便,影响乡村环境整体评价,因此,规划停车场位置与数量,划分停车位也是乡村旅游点环境整治的重要工作。
(四)改善商业服务网点的条件
首先,需要设立方便游人购物的超市,其规模无需太大,但要有一个商品较为齐全、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可以借鉴苏南的乡村超市发展模式———引进品牌超市,既满足游人购物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要有便于携带的地方土特产品。特产是游客喜爱的商品、农产品的深加工,需要乡村旅游管理者的精心策划和积极组织,以及后期的市场营销。目前,连云港市场上也能够见到数量不少的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如茶叶、紫菜、葛藤粉、柳编、煎饼、银杏果干、桃林烧鸡、樱桃酒等。在此基础上,
可以尝试跨越乡村界限,将本县区深加工产品集中在乡村旅游点销售,进而开发自己的土特产品,强化旅游点的特。
  四、强化营销,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一)树立营销意识
调查资料显示,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游客对乡村旅游点各构成要素的满意度较低,反映了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者缺少对游客需求和市场的基本了解、乡村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因此,乡村旅游要与营销有机结合。首先,要做市场调查,了解当今乡村游的现状、
 第24期周晓茵等: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研究之三
游客的需求和村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其次,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设计旅游产品,使其成为乡
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再者,以企业营销为手段,选择时机宣传和推广乡村旅游产品,
提高市场占有率;然后,继续进行市场跟踪调查,收集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构建乡村旅游CIS
乡村旅游的营销可以借鉴企业营销CIS模式,CIS由MIS(理念识别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VIS(视觉识别系统)3个子系统构成。
1 设计MIS MIS(mind identity system)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或经营哲学,MIS以浓缩的语言形式出现,比如台湾南元休闲农场的“徜徉森林浴,拥抱大自然,享受人文与自然交集之美”,“打开您闭塞已久的心情,放慢您的脚步,尽情徜徉在南元的怀抱中”。而目前连云港市各乡村旅游点缺少MIS,因此需要将其特与文化以简短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推出自己的MIS
。2 做足BIS 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目前,
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活动基本通过新闻传播,县、区宣传和推广活动较少,缺少游客需要的详细信息。
乡村活动需要设计和传播才能吸引游人并获得效益。网络是传输信息的最佳载体,而连云港乡村旅游在网上只能搜到为数不多的信息,
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时,自驾(助)游客关心的交通线路、景点信息匮乏,因此,加强网络建设是连云港市强化乡村旅游营销的重中之重。
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网上信息匮乏的状态下,媒体公布的乡村旅游点成为游客了解旅游点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媒体公布的乡村旅游点的21个存在号码错误、接听者态度冷漠或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等问题,因此,在网络不健全的状态下做好电话服务尤其重要。
鼓励旅行社主动参与乡村旅游。旅游活动离不开旅行社的组织,旅游点的规划与产品设计也需要旅游社的支持。在连云港旅行社行业整体微利的状况下,乡村旅游线确实缺乏诱惑力。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山海关在哪各县、区、乡政府也应主动与旅行社合作,开拓市场,从而获得双赢。
3 强化VIS 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的构成包括名称、商标、标志物、形象代言、宣传口号等信息要素。连云港市乡村旅游点———黄川草莓、谢湖大樱桃、新坝西瓜、宋口煎饼等都有了注册商标,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旅游点的形象,即设计吉祥物,并配以宣传口号,展现在公众面前,促使公众产生旅游动机。
VIS中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改善交通标识,增加旅游点的可进入性。道路标识对自驾游、外地司机非常重要,虽然各类GPS的使用比较普遍,但乡村旅游点偏僻、地名等级低,一般都不在GPS的信息库中,因此,设立道路指示标志牌非常重要,可以指引游客顺利地到达各功能区。
连云港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条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市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整合资源,规划设计旅游点功能,改善乡村环境,强化旅游营销,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会再上一个层次,
也会带动新农村建设,从而促进连云港市农村面貌的改变,增强连云港市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搜狐新闻.台湾休闲农场乡土味浓[EB/OL].(2008-
06-23)[2011-08-15].http://news.sohu.com/20080623/n257670541.shtml.
什么品牌的卫衣好[2] 董文甫.
山西省乡村旅游开发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91-
原地等你693.[3] 冯丽.
海南省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20850-
20851.Countermeasur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City’sRural Tourism:The Third 
PartZHOU Xiao-yin1,CHEN Zhao-hui 1,YANG Li 
(1.Dept.of Economy,Law and Politics,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Lianyungang 222006,China;2.Dept.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History Teaching,Party School of CPC of Lianyungang Municipal Committee,Lianyungang 222006,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re are abundant r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 Lianyungang city,many problems havenot been solved at present.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of position,planning,environment creation and marketing
.Key 
words:Lianyungang;rural tourism;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ment(责任编辑:鲁雪峰)
31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
2011年12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