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图解(续十三)
常用中草药图解(续十三)
常用中草药图解(续十三)
感悟个性签名
2022跨年文案配图唯美
桑叶
【植物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达15m。树皮灰黄或黄褐;幼枝有毛。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2。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或白。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山林中、路旁。全国有栽培。
【采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上面黄绿或浅黄棕,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较浅,叶脉突起,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性味】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痛头晕、目赤昏花。
附注 桑的根皮(桑白皮)泻肺平喘;嫩枝(桑枝)祛风湿;果穗(桑椹)补血滋阴.
鼠曲草
【别名】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
【植物形态】二年生草本,主同10~15cm,全株密被白绵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叶互生,基生叶花后调落,下部和中产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宽4~12mm,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白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3层,金黄,干膜质;花黄,边缘雌花花冠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瘦果长椭圆形,具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花期4~7月,果期8~9月。生于山坡、路旁、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春、夏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性平,味微甘。入肺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希莶草
别名】粘金强子、粘为扎、珠草、棉苍狼。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头状有柄长腺毛及白长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两面被短毛,沿叶脉有白长柔毛,中部叶阔卵形至阔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5~18cm,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齿,顶端短渐尖。头状花序直径2~3cm,多数,排成伞房状;外层总苞片长1~1.5cm;舌状花长约3.5mm。瘦果长约3.5mm。花期8~10月,果期9~12月。生于林缘、林下、荒野、路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夏、秋季开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性寒,味辛、苦。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 、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大血藤
 
 【别名】红皮藤、大活血、蕨心藤、红血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
【植物形态】落叶藤本。茎褐,圆形,有条纹。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长7~12cm,宽3~7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柄,两侧小叶较大,基部两侧不对称,几无柄。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雄花黄,萼片6,菱状圆形,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萼片、花瓣同雄花,有不育雄蕊6,子房下位,1室,胚珠1。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有栽培。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微、浙江亦产。
【采制】8~9月或全年采收,晒干。
【性状】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1~3cm。表面棕或灰棕,粗糙,具浅纵槽及横裂纹,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而现时暗棕红。质坚韧,断面皮部红棕,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导管呈经孔状;射线放射状排列。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性平,味苦。《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荠菜
【别名】菱角菜、香荠、护生草、荠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40cm,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大头羽状分裂,裂片常有缺刻;茎生叶狭披针形,长1~2cm,宽约2mm,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小,萼片4;花瓣44,白,呈十字展开;雄蕊6,四强;子房上位。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形,扁平,先端微凹,有极短的宿存花柱。种子2列,长椭圆形,淡褐。花期3~4月,果期5~6月。生于林边、路旁、田间。分布几扁全国。
【采制】4~5月间开花后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性微凉,味甘、淡。 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吐血、便血、麻疹、肾炎水肿、尿痛尿血、乳糜尿、肠炎、痢疾。
白茅根
 【别名】茅根、黄茅、兰根、丝茅根、甜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杆直立,节上有细柔毛。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根出叶几与植株等长;茎生叶较短,叶鞘褐,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具短叶舌。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小穗披针形,对生于花序枝轴上;花两性,每小穗具l花,基部被白丝状柔毛。颖果暗褐,成熟果序被白长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路旁向阳干草地或山坡上。几遍全国。
【采制】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状】根茎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2~4mm。表面黄白或淡黄,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 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易与皮部剥离。味微甜。
【性味】性寒,味甘。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车损险赔偿范围 黑芝麻
 
【别名】胡麻子、脂麻。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四棱形,稍有柔毛。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上部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全缘,中部叶卵形,有锯齿,下部叶3裂。花单生或2~3朵生叶叶腋;花萼长约6mm,裂片披针形;花冠白或淡紫,长约2.5cm。蒴果四棱状长椭圆形,长约2.5cm,上下几等宽,顶端稍尖,有细毛,种子多数,黑、白或淡黄。花期5~9月,果期7~9月。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栽培。主产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北。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性味】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灯心草
【别名】野席草、龙须草、 灯草、水灯心。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密生须根。茎簇生,高40~100cm,直径1.5~4mm。低出叶鞘状,红褐或淡黄,长达15cm,叶片退化呈刺芒状。花序假侧生,聚伞状,多花,密集或疏散;总苞片似茎的延伸,直立,长5~20cm;花长2~2.5mm,花被片6,条状披针形,边缘膜质;雄蕊3,极少为6,长约为花被的2/3。蒴果矩圆状,3室,顶端钝或微凹,长约与花被等长或稍垂。种子褐。花期5~6月,果期6~7月。生于湿地或沼泽边。主产江苏、四川、云南;浙江、福建、贵州亦产。
【采制】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茎髓。
【性状】髓呈细长圆柱形,长可达90cm,直径2~3mm。表面白或淡黄白,有细纵纹。体轻,质软,略有弹性,易拉断,断面白。无臭,无味。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归心、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常春藤
【别名】土鼓藤、钻天风、三角风、爬墙虎、散骨风、枫荷梨藤。
【植物形态】常绿攀援藤本。茎枝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叶互生,2裂,革质,具长柄;营养枝上的叶三角状卵形或近戟形,长5~1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单生或2~7顶生;花小,黄白或绿白,花5数;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果圆球形,浆果状,黄或红。花期5~8月,果期9~11月。附于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的岩壁上。产于陕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
【采制】全年采取,鲜用或晒用。
【性味】性温,味苦、辛。《本草再新》: “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平肝,解毒。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蜗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
 刺五加 
 
【别名】五加皮、 刺拐棒。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 l~6m。茎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药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东北。采制 春、秋季采挖,去泥土,晒晒干。
【性状】根茎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 1.4~4.2cm;表面灰褐,有皱纹;上端有不定芽发育的细技。根圆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或黑褐,粗糙,皮薄,剥落处显灰黄。质硬,断面黄白,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沙棘
【别名】沙枣、醋柳果。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m,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河边、高山、草原。产于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
【采制】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性状】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或棕红,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有光泽,中间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性味】性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瘀血经闭。
密蒙花
【别名】老蒙花、水锦花、虫见死、黄饭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小枝略有四棱,密被棕黄绒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15cm,宽1~3cm,全缘或有小齿,上面被细星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至棕黄白星状毛。聚伞圆锥状花序顶生,长5~12燾m,花序及花被灰白叉状分枝茸锥状花序顶生,长5~12cm,花序及花密被灰白叉状分枝茸锥状花序顶生,长5~12cm,花序及花密被灰白叉状分枝茸毛;花小,花萼钟形,4裂;花冠淡紫至白,略带黄,筒状,长1~1.2cm,直径2~3mm,先端4裂;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顶端被茸毛。蒴果卵形,2瓣裂,花萼、花冠宿存。种子多数,细小,具翅。花期2~4月,果期5~8月。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林缘。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
【采制】为花蕾密集的花序小分枝,不规则圆锥形,长1.5~3cm。表面灰黄或棕黄,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1~2mm;花冠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性味】性微寒,味甘。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爬山虎
 
【别名】爬墙虎、飞天蜈蚣、假葡萄糖、捆石龙、枫藤。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树皮有皮孔,髓白。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顶端有吸盘。叶互生,花枝上的叶宽卵形,长8~18cm,宽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花期6月,果期9~10月。
多攀援于岩石、大树或墙壁上。产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采制】落叶前采茎,切段晒干,根全年可采。
【性味】性温,味甘,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海芋
【别名】广东狼毒、野芋、独脚莲、老虎芋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m。茎肉质粗壮,皮黑褐。叶盾状,着生于茎顶,阔卵形,长30~90cm,宽20~60cm,先端短尖,基部广心状箭形,侧脉9~12对;叶柄粗壮,基部扩大而抱茎。总花梗成对由叶鞘中抽出;佛焰苞管长3~4cm,粉绿,上部舟状长10~14cm,宽4~5cm,中性花部分长2.5~3.5cm,雄花部分长3cm;附属体圆锥形,有网状槽纹。浆果淡红。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村旁、山沟、溪边等湿地。主产广东、广西、四川。
【采制】全年可采,因有毒需加工。
【性状】根茎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者可达30cm,直径3~6cm或粗。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质坚实。气微,味淡,嚼之发麻。wow魔粉
【性味】性寒,味淡;有大毒。入心,肝,胆,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解热攻毒,祛风消炎。用于流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丁公藤
 
【别名】麻辣子。
【植物形态】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cm,宽2~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干时显铁青或暗绿,下面有光泽,具小斑占。总状聚花序腋生或顶生,密被锈短柔毛;花小,金黄或黄白;萼片5,外被褐柔毛;花冠浅钟状,长9~10mm,5深裂,裂片2裂,外被紧贴的橙柔毛;雄蕊5,着生在冠管上,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子房1室, 胚珠4。浆果珠形,具宿萼。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地丛林中,攀援于树上。产于广东。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性状】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灰褐或浅棕褐,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或浅黄棕,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肿节风
【别名】九节茶、九节风、接骨莲。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或亚灌木,高达2m。根茎粗大,支根多而细长。茎直立,多分支,节膨大。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8cm,宽2~7cm,边缘有粗锯齿,齿尖具腺点;叶柄长约1cm,基部合生成鞘;托叶微小。穗状花序1~3聚生茎顶;苞片卵状三角形;花小,无花被,黄绿,芳香;雄蕊1,白,棒状,花药2室;雌蕊球形,子房下位,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鲜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沟、溪谷林阴湿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性微温,味苦、辛。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瘤。
 木槿花
 
 【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4m。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星状毛及茸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红、淡紫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种子褐。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采制】夏、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收,晒干。
【性状】花呈不规则形,工1.5~3cm,宽1~1.5cm,基部钝圆,柄短,苞片一轮。花萼灰绿,裂片卷缩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细毛;花瓣10枚,皱折,淡黄或淡紫蓝,倒卵形,基部密生白长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药多数,呈紫黑。气微,味淡。
【性味】性寒,味苦。归 脾;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腹泻、白带。
 白蔹 
 
【别名】猫儿卵、山地瓜。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茎多分枝,带淡紫,散生点状皮孔,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边缘疏生粗锯齿,叶轴有宽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序梗细长而缠绕;花小,萼片5;花瓣5,淡黄;雄蕊5;花盘杯状,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或肾形,熟时蓝或白,有针孔状凹点。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于山野、路旁草丛中。主产河南、安徽、江西、湖北;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纵切成瓣或切成斜片,晒干。
【性状】块根矩圆形,纵切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 l凸起的棱线;外皮红棕或红竭,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斜切片呈卵圆形,切面类白或浅红棕,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味微甜。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疗疮、瘰疠、水火烫伤。
罗布麻叶
 
【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红根草。
【植物形态】半灌木,高1~1.5m,有乳汗,无毛。枝紫红或淡红。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8cm,宽0.5~2.2cm,先端钝圆,有小芒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红、浅紫红,钟形,先端5裂,两面具颗粒状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离生。骨突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细长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河岸沙质地、山沟砂地、多石的山坡、盐碱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或灰绿,边缘具细齿,常反卷,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性凉,味甘、苦。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
巴戟天
 【别名】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
【植物形态】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近球形,每室子。花期4~6月,果期7~1l月。
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主产广东、广西;有栽培。
【采制】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黄或暗灰,具纵纹及横裂纹,皮部有时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呈串节状。质韧,断面皮部厚,紫或淡紫,易与木部剥离,木部黄棕或黄白。无臭,味甜而微涩。
【性味】性微温,味甘、辛。归肾、肝经。有心人歌词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笔筒草
【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锁眉草、锉刀草、土麻黄、笔头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黑。茎灰绿,高18~80cm,直立,基部分枝;各分枝中空,有棱脊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裂;分枝近 直立,细长,和主茎长度相近。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片背上无棱脊;鞘筒长为宽的2倍;鞘齿短三角形,黑,有易脱落的膜质尾尖。孢子囊穗生于主茎和分枝顶端,长0.5~2cm,长圆形,有小尖头,无柄;孢子叶六角形,中央凹入,盾状着生,排列紧密,边缘着生长形的孢子囊;孢子同型。
生于潮湿路旁、砂地、荒原、溪边。分布于全国。
【采制】全年可采,但以4~5月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晒干。
【性味】性平,味甘、苦。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利尿。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爵床
 
【别名】小青草、野万年青。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绿,被疏毛,节稍膨大,基部伏地。叶对生,卵形或长圆形,长2~5cm,宽1~3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3cm;苞片1,小苞片2,均为披针形,有睫毛;花萼裂片4,线状披针形,边缘和背面有毛;花冠粉红,2唇形;雄蕊2,基部有毛,花药1室不发育,半呈距状。蒴果棒形,长约6~9月,果期9~11月。生于临野草地、路旁较阴湿处。主产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江苏。
【采制】秋、冬季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性味】性寒,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疳积。用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小儿疳积;外治痈疮肿疖。
  
穿山龙
 
【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龙萆。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茎左旋,无毛。叶互生,掌状心形,变化较大,长8~15cm,宽7~1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至顶生裂片较小,全缘。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无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单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宽翅。种子每室2枚,生于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宽的薄膜状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采制】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性状】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表面棕或黄,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或类白,粉性。气微,味苦涩。
【性味】性温,味甘、苦。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
  竹茹
 
【植物形态】单丛生。秆高6~8m,直径3~4.5cm。节间壁厚,长30~36cm,幼时被白粉。节稍隆起。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秆箨早落。箨鞘背面无毛,干时肋纹稍缍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一边稍下斜至箨鞘全长的1/10~1/8。箨耳稍不等大,靠外侧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边缘被波曲状刚毛,小的1枚椭圆形。箨舌高2.5~3.5mm,边缘被短流苏毛,片直,呈不对称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基部两侧与耳相连,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18cm,宽11~17mm,背面 密生短柔毛。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主产广东、海南。
【采制】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条,捆扎成束,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丝条,卷曲成团或长条形薄片。宽窄厚薄不等,浅绿或黄绿。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性味】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紫苏叶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淡红,有腺点。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花冠紫红或淡红,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坚果近球形,黄褐,有网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汽车指示灯【采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或上表面绿,下表面紫,疏生灰白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或紫绿。嫩枝直径2~5mm,紫绿,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性味】性温,味辛。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附注 紫苏梗理气宽中,紫苏子降气消痰。 
芦 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秆可达4m,直径0.2~1cm。叶广披针形,长30~60cm,宽1~3.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粗糙;叶鞘圆筒状;叶舌极短,截平或为一圈纤毛。圆锥花序长10~40cm,分枝纤细,呈毛帚状,下部枝腋间有白柔毛;小穗紫褐,长1.2~1.6cm,有 4~7 小花,第 1 小花常为雄性,其它为两性;外稃无毛,第2 外稃基盘棒状,具长0.6~1.2 cm的柔毛。颖果长圆形。花果期夏、秋季。生于低洼、湖边、河边溪流或潮湿地、全国均产。
【采制】全年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性状】鲜芦根(根茎)呈长圆柱形,直径1~1.6cm,节间长3~12cm。表面黄白,有光泽,节上有残留的根及芽痕,质轻而韧,断面中空,边缘有一行排列成圈的小孔。味微甜。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性味】性寒,味甘。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苏木
【别名】苏方木、红柴。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干有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有锥刺状托叶,叶轴有棘刺;羽片9~12对,小叶10~15对,密生;小叶长方开长15~20mm,宽6~7mm,先端钝崦微缺,基部偏斜,两面近无毛,有腺点;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齐;花瓣5,黄,最下1片较小,雄蕊10,花丝下半部密被绵毛;子房线状披针形,密被短绒毛。荚果偏斜倒卵形,扁平,木质,顶端斜截形,有喙,红棕,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生于高温多湿、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山坡、沟边及村旁。产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采制】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边材,干燥。
【性状】心材长圆棒状,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红黄或棕黄,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有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性味】性平,味甘、咸。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血破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佩兰
 
【别名】大泽兰、小泽兰、鸡骨香、香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横走。茎圆柱形,常紫绿,无毛或有短柔毛。叶互生,下部叶常枯萎;中部叶较大,常3全裂或深裂,中裂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5~4.5cm,先端渐尖,边缘 有粗糙齿或不规则细齿,两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毛,无腺点,叶柄长约1cm;上部叶较小。头状花序排成复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紫红;管状花4~6,白或带淡红,两性。瘦果圆柱形,具5棱,无毛及腺点。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采制】夏、秋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性平,味辛。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黄药子
【别名】黄独子、金钱吊蛋、黄金山药。
【植物形态】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至长圆形。茎左旋。叶互生,宽心状卵形,长7~22cm,宽7~18cm先端锐尖,全缘或微波状,叶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下垂;雄花单生密集,花被片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3室。蒴果长圆形,反曲,翅距圆形,成熟时草黄,表面密生紫小斑点。种子扁卵形,着生于果实每室顶端,一面有翅。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主产湖北、湖南、江苏。
【采制】秋季采挖块茎,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块茎的横切片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10cm,厚0.3~1.5cm。外皮较薄,棕黑,有皱折,具多数短小的细根及黄白或棕黄微突起的须根痕。切面淡黄至黄棕,平滑或呈颗粒状凹凸不平。质脆,折断面颗粒状。气微,味苦。
【性味】性平,味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清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吐血、咯血。
芫荽
【别名】胡荽、香菜。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光滑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圆锥形。茎直立,有条纹。基生叶1~2回羽头全裂,裂片广卵形或楔形,边缘深裂或具缺刻,叶柄长3~15cm;茎生叶互生,2~3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线形,全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伞幅2~8;小总苞片线形;伞梗4~10;花小,萼齿5,不相等;花瓣5,白或淡红,倒卵形,在小伞形花序外缘的花具辐射瓣。双悬果近球形,光滑,果棱稍凸起。花期4~7月,果期7~9月。
【采制】全草鲜用,用时采集。
【性味】性温,味辛。入心、脾、胃。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健胃。用于麻疹初期不易透发、食滞胃痛、痞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