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
1.感悟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其表达技巧。
2.学习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多角度写景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探索大自然的坚强毅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1.感悟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其表达技巧。
2.学习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多角度写景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长江如黄河一样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醇的江水哺育着中华儿女。这条美丽而神奇的江河是多么让人亲近啊!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发源于什么地方吗?它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祖国西部的雪域高原上,去领略那里奇异的风光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一级作家、编审。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裸露(lù) 黧黑(lí) 棱角(lénɡ)
刀削(xiāo) 骤然(zhòu) 演绎(yì)
隆冬(lóng) 乡情阅读答案磅礴(páng) 接踵而至(zhǒng)
霹雳(pī lì) 冻疮(chuāng) 大煞风景(shā)
丛莽(mǎng) 砾石(lì) 虔诚(qián)
咒骂(zhòu) 蠕动(rú) 眩晕(xuàn)
蜷卧(quán) 腈纶(jīng lún) 呼啸(xiào)
静穆(mù) 懈怠(dài) 怎么在网上订票蜿蜒(wān yán)
敦实(dūn) 皱褶(zhě) 熠熠烁烁(yì shuò)
挪动(nuó) 衰竭(shuāi) 漫溢(yì)
(2)词语释义
黧黑:形容黑。
骤然:突然;忽然。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使人扫兴。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徒)。
恭顺:恭敬顺从。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考究:精美。
静穆:安静而严肃。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懈怠:松懈懒惰。
演绎:展现;表现。
(3)词语辨析
“漫不经心”和“心神恍惚”都有“心神不定”的意思。“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指的是态度。“心神恍惚”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形容的是状态。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朗读课文,再给课文划分层次,最后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交代造访各拉丹冬的缘由,概写壮美景和探险情况。
第二部分(2~13):叙写探寻各拉丹冬的过程、感受和痛苦遭遇,展现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
。
第三部分(14、格式化sd卡15):写静听长江源头的流水之声,畅想长江之水源源不断流向下游。
2.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答案示例: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3.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答案示例: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山脚——草坝子上——冰丛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蜷卧在冰山脚下,置身冰窟——第二天,进入冰塔林——返回砾石堆。
4.本文是采用怎样的视角来观察各拉丹冬的冰雪奇观的?
答案示例:由远及近;由仰视到近察再到俯视。
四、课堂小结
手抄报红领巾心向党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弄清楚了文章的线索;下节课,我们便要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分析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露宿( ) 露马脚( )
晕倒( ) 月晕( )
煞尾( ) 煞费苦心( )
省劲( ) 自省( )
2.填空。
马丽华,一级________、编审。她的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________》《________》,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________》《走过西藏》等。
答案示例:1.lù lòu yūn yùn sh新剑侠情缘完美结局ā shà shěnɡ xǐnɡ 2.作家 终极风景 西藏之旅 灵魂像风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交代了近年来为长江源头探险而壮烈牺牲的探险者有十多位。这一交代既写出了人类为探寻未知世界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侧面交代了长江源头的环境极端恶劣和地势的极端凶险。
2.第2自然段写各拉丹冬的季节和天气状况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交代季节为“隆冬将尽”,天气恶劣,这为下面摄制组遇到的重重困难埋下伏笔。
点拨: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大多有三类:(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3.第3自然段写安托师傅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用安托师傅的前后表现的对比显示出各拉丹冬海拔的高度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这也为作者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笔。
4.第5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观赏冰塔林的?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示例:第5自然段从俯视的角度写冰塔林。作者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写出了冰塔林“晶莹连绵”“平坦辽阔”的特点。作者在展现这一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写人在冰谷里渺小的身影,对比写出了冰塔林的“辽阔”。
5.第11自然段是从什么角度写冰塔林的?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示例:这一段是从更近处描写冰塔林。描写时,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冰塔、冰柱等的状态比作长发披肩,展现出冰塔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特点。
点拨:景物描写的角度常见的有:(1)时空,如季节(春夏秋冬)、时间(早晨、中午、傍晚、夜晚);(2)视角,仰视、平视、俯视;(3)动静,以动衬静;(4)哀乐,如以乐写乐、以乐写哀、以哀写哀、以哀写乐;(5)虚实;(6)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6.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请在文中出相关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③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7.这些联想和想象中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第①句,“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文中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②句,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第③句,“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文中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它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巨人”“骨骼”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刀削一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彰显了各拉丹冬景的壮美。
2.如何理解第1自然段最后两句话?
答案示例:用壮烈献身的探险者之多,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的环境恶劣,地势凶险。
3.你是如何理解“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这句话的?
答案示例:“驻防”指军队驻扎防守,用在此句中是将“严寒”人格化,说明各拉丹冬的严寒时间之长,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使行文变得活泼、亲切。
4.“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冰山的精美与高峻。
5.“正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这几句交代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几句?
答案示例:叙写作者的不幸遭遇和痛苦感受,为下文作者仍然坚持探寻下去作了铺垫木叶战记。
6.“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垂挂的冰如同流苏的样子,比作披肩的长发,写出了冰塔、冰柱等的美丽无比。
7.说说第1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答案示例:作者用细腻的手法写自己静听冰下的流水声。水声潺潺,给人以静穆的感觉,带人进入一个圣灵的世界,让作者和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水声不断地流淌着,一直穿越千山万壑,不断地流向下游,养育着中华儿女,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所以也会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长江的故事啊!
点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联系具体语境,不能将句子从文章中抽离出来,与文章整体脱节,就句论句。
二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此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就要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