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op.53》的风格及演奏分析
2021-07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钢琴曲《贝多芬黎明奏鸣曲op.53》的风格及演奏分析
王思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院《黎明奏鸣曲》是著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经典钢琴曲目,曲式风格独特,歌颂了欧洲底层劳动人民所拥有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情操,展现了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旋律优美,艺术主题与内容贴近当时的社会环境,乐曲的内在结构宏伟、完整,描绘出立体的艺术形象,让艺术主题与乐曲的主旋律之间形成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的关系,让乐曲中不同段落之间的调性形成了音乐彩、表达方式、艺术形象等不同方面的对比,突出了调性层面的复杂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贝多芬所创作的《黎明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与文化背景,并指出了《黎明奏鸣曲》的整体性艺术风格与不同段落的主要内容。
入团申请书格式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0-0080-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0.038
一、前言
由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黎明奏鸣曲》体现了较为圆融、稳健的艺术表演风格,创作者贝多芬将连续性较强的重音贯穿了乐曲的不同段落,在乐曲中添加了多个四音和弦,突破了传统钢琴乐曲的创作规则的限制,乐曲的整体节奏较快,对演奏者的节拍控制能力要求较高。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偏向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强化了钢琴乐声的连贯性,模仿了自然界中小溪潺潺不断的流水声,让乐声具备观众能够辨识的律动感与节奏感,同时也起到了暗示黎明即将到来,为乐曲调性的转折与演奏速度的变化起到了铺垫作用,贝多芬在这一经典曲目中使用了演奏速度较快的快板,以重复性较高的同音反复演奏C大调的艺术主题,并在乐章的华彩段落使用了较为嘹亮、昂扬的倚音。
二、《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分析
《黎明奏鸣曲》是德国钢琴家贝多芬创作于1804年的经典钢琴作品,展现了作为艺术家的特殊艺术风格与演奏方式,标志着创作者贝多芬艺术风格的转变,在创作《黎明奏鸣曲》与英雄奏鸣曲后,贝多芬的音乐艺术风格逐步从古典主义风格专项浪漫主义、抽象主义风格,在创作《黎明奏鸣曲》的过程中,贝多芬发挥了自身的坚强意志力,到了突破钢琴作品创作规则的新路径、新方法,以贴近社会现实的自然主义、还原主义手法,描绘了作为个体的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生活状态,乐曲主旋律中
所包含的艺术情感满溢着富有张力与朝气的艺术思想,创作者贝多芬在这一经典曲目的艺术主题中融入了自身对人和自然二元共存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贝多芬在艺术思想上受到了法国新兴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其音乐作品的内在风格与思想内涵具备社会性、实践性、人文性等基本特征,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特殊作用,汇集并使用了古典主义音乐流派常用的各类艺术创作技巧与文化思想,开辟了全新的艺术发展道路,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理念,改变了社会文化产业与钢琴演奏艺术之间的关系①。
三、《黎明奏鸣曲》的艺术风格与内在结构分析陕西新华电脑学校
(一)第一乐章
创作者贝多芬在《黎明奏鸣曲》中使用了高层次的演奏技巧与创作技法,强化了乐曲的音响效果,结构较为明朗、清晰,能够引导观众认识到不同乐章之间客观存在的调性平衡关系,演奏者必须把握贝多芬的创作思想,选择正确的演奏速度与控制方法,贝多芬使用多种修饰性音符细腻地处理了不同乐句中蕴含的艺术情感,在遵循自身所掌握与认识的古典主义音乐创作规则的同时,让主旋律带有较为突出的浪漫主义彩,调整了作品的演奏速度,在《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过程中使用了慢板,演奏出较为舒缓、富有节奏的乐声,降低了演奏者把握乐曲演奏速度、控制乐曲艺术表现形式的难度。
第一乐章的艺术主题主要以重复性较强的钢琴低音演奏为主要形式展现,暗示了人民在黎明到来之前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情绪与不安心理,在本乐段的第三小节处,创作者贝多芬在高音部分添加了明亮而富有节奏感的倚音作为主旋律的衬托,并使用了能够体现音阶快速递进效果的下行音阶,描绘出自然界中溪水流动、小鸟鸣叫的美丽画面。贝多芬调整了描绘该段落艺术主题的低音的表现形式,使之具备更强的弹性与短促、轻盈的音调,高音部分突出钢琴音的明亮性与音域的宽广性,在不同乐句之间的音部分产生了较强的对比效果,整体的速度保持稳定,集中力量突出音与调性的变化,降低了踏板的使用次数,面向观众展现了自然界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的规律,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氛围②。
贝多芬改进了传统的钢琴乐曲创作模式,使用了跳跃性较强、能够让音调保持沉稳性与连续性的演奏技巧,音阶较为短小,创作者人为地缩短了本段落中钢琴演奏的音程,使用了跳动性的节奏音形,让乐曲的调性充满了丰富的节奏感,这一段落的副部主题取材于民间的叙事性歌谣,调性优美、节奏典雅,通过引入C大调的和声布局,赋予了音乐作品以全新的人文内涵与艺术文化价值,主旋律描绘出清晰、立体的艺术形象,并强化了作品中主要艺术情节的张力,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创作者在高音区添加了更多速度较快、织体材料丰富的旋律,连接了不同乐句所体现的艺术主题。
《黎明奏鸣曲》第一乐段的基本内容在艺术情感、文化张力、织体素材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效果,改善了音乐作品的环境气氛,旋律变化在调性层面保持完全一致,避免简单地重复部分无法体
现旋律特征的艺术主题③。工业工程专业
声乐舞蹈
8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海尔空调质量怎么样(二)第二乐章
《黎明奏鸣曲》第二乐章的艺术主题偏向于展现艺术人物在
战胜困难后的安逸、放松的心理状态,这一段落的篇幅较为短
小,但内容丰富,在艺术手法层面使用了针对乐曲演奏速度与调
性的极化处理方式,突出了乐声的神秘性与变动性,通过使用变
化音修饰了不同段落之间调性的转变。
《黎明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必须发挥连接第一乐章与第三乐
章的基本功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艺术情感较为平和、舒缓,
没有转折幅度较大的调性变化,演奏者必须领会艺术家贝多芬如何发
所持有的文化情感与思想理念,适当地放松演奏状态,缓和第一
乐段中营造出的张力较强、变化幅度较大的艺术情感氛围。创作
者对第二乐章的旋律变化线条做了较为精细的处理,准确地使
用了踏板,渲染了生动、飘逸的艺术情感,使用了丰富的织体材
料模拟了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音响效果,使之与人民众的生
活理想融为一体,体现了大众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期待④。
(三)第三乐章
喜迎国庆诗句
《黎明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以C大调的形式进行演奏,突出
了回旋舞曲所具备的艺术特征,该段落的篇幅较大,涵盖不同领
域、不同方面的内容,调性朴素,情感真挚,旋律语言较为刚健、
朴实,从不同程度上强化了乐曲所具备的复合性,在旋律语言层
面继承了意大利音乐艺术流派的风格,将主旋律的音调调整到
上行八度,以此拓展了钢琴演奏的音域,在第三乐章中创作者大
量使用了上下行的音阶,演奏出内在情绪较为昂扬的颤音与滑
音,音调较为明朗、动人,在艺术情绪层面缓慢推进,描绘了黎明
到来时自然环境变化、人们欢乐生活的美好场景,营造了较为愉
快、宽松的艺术氛围,将音乐情感逐步推向高潮,气势宏大,创作
者在乐曲中寄托了自身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对大自然的赞美之
情。演奏者必须控制演奏速度,调整音乐语言的表现形式,处理
好乐句尾声部分的情感表达,在演奏乐曲的高潮部分的乐句时,
必须根据实际表演需求与具体情况拉长乐句的尾音,保证能够
对观众艺术情感的变化起到修饰作用,突出音的渲染效果,体
现出钢琴音调与乐句中包含的艺术情感之间在风格层面的深度
统一。
四、贝多芬《黎明奏鸣曲》中常见的演奏方法与技巧
分析
(一)正确使用踏板
为了提升钢琴演奏的实际效果,改善观众的艺术体验,创作
者贝多芬在《黎明奏鸣曲》中正确地使用了踏板这一关键性的演
奏工具,演奏出较为明亮、动人的乐声,突出乐曲在调性、彩等
不同方面的丰富性,让音乐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避免不当
使用踏板影响主旋律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立体性。演奏者必须
根据乐句中艺术情感的变化与尾音的长短,调整脚部踩踏钢琴
踏板的力度与幅度,适当地加入踏板,演奏出更为饱满的音,
营造出高贵而华丽的艺术气氛。
贝多芬在《黎明奏鸣曲》的乐谱上标记了大量的踏板记号,
演奏者必须根据创作者所标记的此类记号,正确地使用踏板辅
助钢琴的演奏活动,起到针对乐句连贯性与流畅性的修饰作用,
突出音乐主旋律基本线条的清晰性与完整性,避免一味地大片
使用踏板,以此间接性强化旋律的可辨识性,让音乐的情绪获得
正面的发展与升华⑤。
(二)装饰音
贝多芬在《黎明奏鸣曲》中使用了能够突出琴声艺术效果的
装饰音,通过引入多种形式的标记符号,让单倚音贯穿了整个乐
曲中的不同段落、不同环节,降低了观众认识到乐曲内在旋律动
机的难度,为钢琴的演奏添加了更多可利用的织体素材。
例如在第一乐章的第二乐句之中,创作者使用了三个八分
音符修饰这一乐句,突出了钢琴主旋律的动感,点明了下一阶段
主旋律的走向。演奏者必须把握修饰性音符的作用,控制钢琴音
与调性的变化,在以C大调演奏时,应当主动在乐句中添加小
二度的修饰音,体现出乐句中所蕴含的艺术情感,如不安、痛苦
等,并对主旋律的调性做出渐强处理,立足于钢琴较高的音域演
奏出富有穿透力的乐声。
五、结语
贝多芬在《黎明奏鸣曲》中突出了自身的艺术风格,在乐曲
的主题中融入了独创性的艺术理念,强化了钢琴乐声的音响效
果,节奏音形较为密集,可突出琴声的颗粒感,《黎明奏鸣曲》的
主部主题偏向于生动、活泼,艺术情感主要体现为昂扬、欢乐,副
部主题则重点描绘了欧洲人民的生活理想,情绪较为低沉、婉
转,演奏者必须对《黎明奏鸣曲》第二段落的调性进行渐强的音
乐处理,以降B大调重复第一段落的艺术主题,人声伴奏与钢琴
乐声的声调逐步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提升,演奏者必须准
控制点,以正确的姿态演奏《黎明奏鸣曲》中常见的三连音。
注释:
①程嘉璐,刘广伊.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及心得体会
[J].黄河之声,2019(23):39+43.
②白玉琪.浅析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结构与演奏技巧
[J].黄河之声,2019(16):22-24.
③马赫苒.浅谈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演奏
分析[J].黄河之声,2018(06):60.
④孙曼.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方法及对作品OP.53《黎明奏鸣
曲》第一乐章的分析[J].黄河之声,2017(16):55.
⑤苟倩如.从艺术风格和审美形态分析贝多芬《黎明》钢琴奏鸣曲
[J].大众文艺,2016(23):134.
声乐舞蹈
8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