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国家的生存发展Microsoft Word 文档
春节2022年几月几号
生态环境与国家的生存发展
随着跨地区和全球环境状况的日趋恶化,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核战争的威胁消失,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环境污染具有跨国性和后果严重,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态环境纳人到国家安全的范畴,并且渗透到国际关系的各种层面,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所谓生态环境就是地球生物圈中包括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等共同组合环境综合体,它对人类栖息生活起着生态功能,对人类的生产起着资源功能的作用。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生态环境的演化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因子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系统也是复杂多样的,根据人类生产活动及社会干预活动的程度不同,可简单地将生态环境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半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人工生态环境系统。
  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一是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环境系统。二是淡水生态系统。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溪流、水渠等流动水体和湖泊、沼泽、水库等静水水体。三是草原生态系统。地球上约有30亿公顷草原,占陆地的24%。四是森林生态环境系统。全球森林约有45亿公顷,生物现存量最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半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部分地受到人工控制,而另一些结构成分又处于完全的自然条件下。如用于天然捕捞的水域、放牧草原、采集的原始森林。
  人工生态环境系统是各种构成要素基本上都受到人类的控制而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根据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人工生态环境系统又可分为四个类型,即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城郊生态环境系统和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耕地达16.5亿亩,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也是人工生态环境系统中最大的。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高度集中的区域,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多的废弃物,因而城市生态环境是最易产生污染的。城郊生态环境系统是既区别于城市又区别于农村的一种特殊类型。城郊的
最大特征是以城市为主要的服务对象。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扩展和城市"三废"污染的加剧,城郊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辽阔的疆域形成了既丰富又具特的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计有27个大类、4印个类型,其中森林有16个大类、185个类型;草地有4个大类,56个类型;荒漠有7个大类,79个类型;湿地和谈水水域有5个大类;海洋生态系统总计有6个大类,30个类型。此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8位,北半球居第1位。
  二、生态环境的跨国性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环境问题国际化顷向越来越明显。国际社会已越来越认识到,由于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环境事故都可能触动生态系统敏感的神经,引起连锁反应,危及本国的生态。目前,有关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已开始在制定一些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或协定以解决跨国性环境问题。
  跨国性环境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二类,一类 是地区性环境问题,即毗邻国家之间分享共同资源以及一个国家的行为对周边国家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所形成的问
题,诸如跨越边界的污染问题和资源分配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就是典型案例,它对整个欧洲都造成了危害。瑞士一化学药品仓库火灾中,农用化学品、溶剂和汞冲入到莱茵河中,数百万条鱼被毒死,还威胁到德国和荷兰的饮用水。此外跨国性有害垃圾的倾倒,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恶化。凡此种种,区域性环境污染已遍布全球。虽然有些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逐步变得突出。
计算机等级证书  地区性环境问题中双边和多边的自然资源共享也有产生国际 冲突的危险。据一个全球环保研究组织曾称,随着冷战结束,由坏境恶化引起的冲突在20世纪末会以战争的新面孔出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生态恶化将超越意识形态冲突,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太平洋一个岛 屿的污染,非洲日益减少的资源,拉丁美洲稀少的土地以及中东水资源短缺引起的战争和内乱给这种新趋势提供了例证。"世界观察所的一份名为"为生存而战"的报告中指出:"同民族分歧引起的冲突常常有环境方面的根源。由于人口众多、环境恶化和易于得到武器而引起的战争在下个世纪将急剧增加。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正在引起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纷争,使社会四分五裂。在非洲,珍贵的尼罗河水的分配已经涉及到9个国家利益。
  在南亚,恒河的开发利用维持着3亿多印度人、尼泊尔人和孟加故人的生存。在太平洋的布干维尔岛上,铜矿的污染产生的武装冲突在过去7年中使大约1000人丧生,数以千计的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角类游戏  跨国性环境问题的另一类型就是全球共有资源的破坏,世界共同拥有的一些资源如大气和海洋,如果一国采用任何对这类资源的有害影响,都会对其他所有国家产生危害,尽管这些危害目前可能是相当小的,但如果持续下去将威胁全人类的生存。温室气体的聚积以及排人氟氯烃所致的臭氧层变薄就是如此。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富裕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矿物燃料提供了大约95%的世界经济商业能源,这些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温室效应加之植物的破坏,尤其是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据估计,如果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洼区的城市和耕地会遭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用作气溶胶喷雾的挥发剂、制冷器和空调设备的冷冻剂、塑料泡沫的发泡剂,以及主要电子工业中作为镕济的化合物氟氯烃,成为主要的臭氧层消耗物质。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在扩大。据估计,1.1%的臭氧层的减少将导致10万例皮肤癌。
  此外,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全球有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处在发发可危之中,目前约有3959个物种濒危,3467个物种是易危的,7240个物种认为是稀有的。许多专家认为,地球上现有的物种在未来30年内可能会消失,每天有150-200物种临近灭绝。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据估计每年向大海抛弃的危险化学废物在10万吨以上。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作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随着西方国家将环境问题作为其外交重点,中国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中国在国际上维护主权、争取主动、赢得利益至关重要。另外,中国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污染转移、物种迁移、公共河流等资源的保护和分配等问题都是中国已面临或即将要面临的双边和多边环境问题。某些问题现在看来尚不严重,但认真解决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间的环境问题对于中国和亚洲及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教处主任述职报告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虽然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环保工作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6部环境法律,
亳州特产
以及《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农业法)等9部相关资源法律;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签署和加入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8项国际环境公约,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生物多样性》等10多项履约方案和规定;同2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协定,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仍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一)水环境的污染
  水环境主要为有机污染。近年来,工业污染有所控制,生活污染日趋加重。1997年废水排故量为416亿吨,COD排放量为175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227亿吨,生活污水189亿吨。与"八五"末期的1995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5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增加了28亿吨。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部分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的污染。从总体上看,长江和珠江干流水质良好,黄河干流水质尚可,淮河和松花江污染较重,海滦河和辽河水质较差。一些淡水湖泊受到富营养化的威胁,太湖的富营养化近年来有所减轻,但巢湖和滇
池污染程度却有所加重。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大气环境污染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耗煤大国,但煤的实际利用率却很低, 因而造成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1997年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大气污染的后果也较严重,华中、西南、华南地区都受到酸雨的危害,北方的图们、寿岛等局部地区也出现酸雨。酸雨的覆盖面积现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0%。
  (三)城市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也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全国500多座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北方城市普遍比南方城市严重。城市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北京、沈阳、太原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严重城市。城市水环境
以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有机物污染为主,北方城市水污染程度重于南方城市,值得重视的是,北方内陆地区缺水型城市水环境污染不断增多。许多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噪声扰民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城市公害。
  (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削弱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1965-1996年间,全国农业用地以每年0.4%的速度递减,而森林和草地面积损失速度高达0.8%,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中国是世界少林国家之一,1989年,全球森林覆盖率为31.3%,中国仅为13%。由于草场利用不合理,草原呈退化和沙漠化的趋势,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7300公顷。植被的破坏,使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83万平方公里。以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为例,水灾由几百年一遇变为10年一遇,旱灾由3年一遇变为3年二遇。中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5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洪涝、地质、农业、林业等7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一5%。据初步估算,
全国年均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80年代分别为4155万公顷和2038万公顷,平均每年因灾粮食减产180.5亿公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