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视域下的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以2020年全国文综Ⅲ卷第42题为...
64·学科教育实践·
“四层”视域下的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以2020年全国文综Ⅲ卷第42题为例节电小窍门
刘建新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9】
支付宝申请摘要:文章围绕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考试内容,对2020年全国文综Ⅲ卷第42题做了深入分析,
并据此提供了三点教学启示助力历史教学改革。
关键词:四层;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操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基于这一评价体系确定的历史学科在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方面的“四层”考试内容,突破了以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框架,丰富了对考查目标的认识,为历史试题落实高考核心功能的考查指明了方向。
2020年全国文综Ⅲ卷第42题(以下简称42题)就是一道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将“四层”考试内容有机结合,彰显立德树人育人功能的好题。因此,从“四层”视角研究此题能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试题分析
不出所料,42题仍然是一道观点论证类的开放性试题。但试题情境选用的素材却求新求变,摒弃了以往文字史料素材的固化模式,以1995年江浙部分地区农民择业观念调查表的形式呈现。试题情境创设更加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凸显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以史育人的教育功能;同时,它还体现了命题者对新课程改革关注社会实践的考查;更为重要的是调查表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考查考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高考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提供了便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亲近感。
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提出的,它要求考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培养考生人文精神、理性思维、探究意识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考生开拓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42题要求考生观察比较1995年江浙部分地区农民择业观念调查表,提炼概括出农民择业观念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从而促使考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进步,引导考生培育劳动和奋斗精神,尊重科学和探求新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考生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和勇气。特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融入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高考历史试题的教育功能和核心价值引领作用。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水平地认识问题、
作者简介:刘建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历史学科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校外实践导师,海淀区初中历史总督学。
·65
学科教育实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基于考试可测度,历史学科将其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六个方面。42题呈现的调查表,蕴含的信息较为丰富,问题指向也是显性和多维度的,方法路径需要比较、概括和说明,作答需要叙述和论证。考生须要以正确
的时序来整合所学相关知识,选取扣题的史实,运用正确的史观,才能对自拟的论题做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其过程渗透了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
“关键能力”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考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它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依据42题“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的设问指向,考生首先要对表格材料信息进行读取、分类、归纳、筛选、提炼和阐释,才能获取具体的论题,即从材料信息中读取出“择业特点”“影响择业因素”“择业影响”等不同角度,并从中筛选出一个视角,自觉运用分析推理、联系、发展等方法独立思考,最终拟出具体论题。如从“择业特点”视角拟出的论题是“青壮年农民择业观中传统观念和进取精神并存”或“青壮年农民择业观念之新旧杂陈”等;从“影响择业因素”拟出的论题为“社会发展影响青壮年农民的择业意向”或“新时期经济体制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影响了青壮年农民的择业观”等;从“择业影响”拟出的论题有“青壮年农民的择业意向反映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或“青壮年农民的择业意向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等。其次,考生还须从多角度、多层面调动整合筛选平时储备的相关历史知识来分析、探究、解读所提取出的论题。如对论题“青壮年农民择业观中传统观念和进取精神并存”的阐述,考生既要知道“部分青壮年农民仍保持传统农本择业观”的原因是:古代小农经济、孝敬父母(父母在,不远游)对中国农民影响的根深蒂固;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对故土和家人的
浓浓眷恋情感;又要联系“90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和城市改革不断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青壮年农民敢于突破传统的职业观、就业观,去城市求学、就业和经商;经济社会的进步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试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历史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抖音直播高考考查的“必备知识”,是指考生长期学习的历史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考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具体到42题,就是指考生能够有效认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所必备的主干知识,包括:古代中国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等。试题考查的这些主干知识都是考生平时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的历史知识,也是现代公民基本素养不可或缺的人文知识。考生通过整合运用这些主干知识进行论证就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变以及农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二、教学启示
分析高考试题最重要的是反思和指导教学。42题对四层考试内容的考查提供给我们如下三点教学启示。
1.加强大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单元教学是从历史学科的大系统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整合教材,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大容量”要求的主题教学。它不同于简单的教材单元和专题单元教学,是基于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培养目标,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素养教学,可以避免知识点碎片化教学,最终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在大单元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对比寻单元内各课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加强学生对大单元的整体系统认识与把握,培养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如在学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可以和苏联建设道路的探索做比较,就会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道路。
大单元教学又可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确定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采用机动灵活的单元组合方式和学习方法,进一步盘活
66·学科教育实践·
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如世界近代史,可以打破教材章节,形成三个学习主题:“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酝酿(14—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巩固(17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然后再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核心知识依据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别置于三个主题之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宏观认识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在
一个学习主题里反复学习。
法律专业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逐一讲解知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中,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是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理解把握学习内容的重要能力,也是提升阅读理解、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等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石。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要促进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对教材的内容和所要探讨的历史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理解和梳理概括,通过自学把握学习内容。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即教师提出阅读理解的任务要求,由学生自己来梳理教材知识的线索并出重要节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层次和要点,也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所学历史进程的大事记,或者要求学生绘制出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等等。对于史料阅读理解的训练,可采用提纲引导式阅读方式,即教师提供一段材料后,设计任务,包括:该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归纳材料中论述核心观点的角度:角度一是什么?此角度下分几个层次展开论述?(层次数量根据自己阅读确定,概述其内容)层次一是什么?层次二是什么?……通过阅读任务引领学生自主阅读,学会阅读。
3.强化核心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核心价值是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的滋养,更易使学生在思想上自觉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勇于挑战的精神;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祖国,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成为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有用之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联系时政热点,挖掘蕴含核心价值的人文资源和素材,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核心价值教育。如通过对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帝等古代杰出帝王的学习,了解他们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大一统意识;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深刻感受近代中国遭受屈辱与重新崛起的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再如通过学习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近代世界杰出科学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历史中到前进的力量和方向,培养其自身的科技情怀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奉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2]教育部考试中心.知史爱国 读史明智——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0(8)
.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3]张宇文.注重价值引领 培养家国情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下半月·实践),2019(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