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意境美
意境不仅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音乐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钢琴曲《夕阳箫鼓》从标题到内容都具有极强的意境美,听众在欣赏这首钢琴曲时可以依据自身的艺术体验和生活经历充分体会这首乐曲所蕴含的丰富感情。目前,中国音乐界对这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改编曲进行了多种研究,但就研究成果而言,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教学、演奏和技巧等方面,对这首乐曲意境的研究则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意境,希望进一步探究这部钢琴改编曲的艺术价值和音乐特。王亚楠主演的电视剧
元旦新年祝福短信 一标题所蕴含的意境美迪拜签证
钢琴曲《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或《浔阳琵琶》,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在改编过程中沿用了传统乐曲的标题,同时也传承了古曲标题的生动性和描绘性,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由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典名篇《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和遐思。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首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标题源自宋代徐元杰诗作《湖上》中的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这首诗描写了傍晚人们在郊外山水间游玩的情境:在夕阳的映照下,浔阳江面波光浮动,岸边古楼上传来一阵阵钟鼓齐鸣的音乐
声,在山水之间,渔翁悠闲自得的乘兴而歌,营造出一种箫鼓传情的音乐意境。上海移动 营业厅
平湖派琵琶家李芳圆于1895 年将《夕阳箫鼓》改名为《浔阳琵琶》,该标题主要依据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忽闻水上琵琶声等句,《琵琶行》中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等句历来受众多文学爱好者推崇,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琵琶家李芳圆将此曲易名为《浔阳琵琶》可能也是体会到曲中触景伤情的意境。
20 世纪20 年代,上海著名乐团的柳尧章、郑觐文又将《夕阳箫鼓》易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指的是春申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郑觐文和柳尧章都居住在春申江附近,对春申江的景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偏爱春江之景,因此,将此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依据标题读者不难联想到:在声声钟鼓声中,春水奔腾向东,月光映照在春江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花影树影相互交织,波浪不断拍打着江岸,渔歌响穷春江水畔,船工在歌声中摇橹而归。这一系列的音乐形象充分展现了音乐无穷的意境之美。
通过以上对《夕阳箫鼓》各时期标题的分析不难发现,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标题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音乐文化,钢琴曲虽然传承了古曲的标题,但它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文化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意识。
二各篇章所蕴含的意境美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传统乐曲,其结构自由灵活,不拘于模式,结构原则与西方有明显差异,乐曲篇章及旋律都是按照感情及内容抒发需要层层铺开。段落布局相对灵活,变奏的形式也比较丰富,在曲式结构上选择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曲式,结合扩充简化,逐级渐进,自有变化,咬尾循环等旋律手法形成独具特的变奏曲式,并在变奏的基础上采用了五声商调式,同时也强调了不同宫音系统的调性对比。这首钢琴曲每个小标题都极富文学性的审美意味,深入体味每一篇章的音乐韵味,就会深刻地体会到独具魅力的音乐意境和文化意蕴。
《夕阳箫鼓》由十一个小标题构成,分别是江楼钟鼓临水叙阳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舟唱晚涸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仅从整齐的四字式结构和极富中国传统意象的标题来看,整首钢琴曲就在无形中氤氲出一种颇具古典意味的琴韵,而曲声也恰恰合拍了古典文化韵味的传达。江楼钟鼓,江畔鼓楼上的音乐声于傍晚时分悠然响起,在阵阵钟鼓声中,江面上逐渐被夕阳染红,一幅瑰丽的黄昏图景展现在听众面前,极富画面感;临水斜阳承前一节之鼓声而以斜阳之境辅之,呈现出一道残阳铺水中之境,此节旋律
重抒情性,回环往复,层层递进,意境广阔而生动;月上东山,日落西山,残阳隐去,皎月渐上东山,正有一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初月升空的静谧安逸氛围;风回曲水,32 分音符组成的分解音不能过重,声音要均匀有序,使听众感受到流水潺潺,江风拂面,水面荡漾起伏的意境,这一节与前一节之皎月初升在空间上形成上下对应,立体性地摹画出天与地之间的交相水月相衬,此一节颤音由慢而快,敷衍出微风抚弄水波之音;花影层叠,由天空之皎月、水面之微澜而及岸边之花影相叠,王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描写的正是此境,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音乐中的物理空间似乎囊括了整个宇宙,形成一个浑融的艺术境界。为表现这样的意境,其装饰音要处理得相对自由灵活,颤音也要安排一个气口,让听众产生流水曲折回环,浪花奔腾,花影纷乱复杂之感;水云深际将镜头放远,空幻朦胧,似梦似呓,这一节是承转处,亦是由广阔的宇宙空间而趋于特写的一个过渡,是为下一节渔舟唱晚的特写做铺垫,故此节在旋律上也要做一个过渡,重点描写桨过水波之声,故在中低音区要表现得气息悠长,呈现出浓厚低沉、朴实敦厚的特点,且左右手弹奏要有区别性,让听众仿佛看到波涛起伏的江面,钟声阵阵,并伴随着划桨的水声;渔舟唱晚,音乐进行特写区域,在前几节背景的渲染下,此节
之境显得颇为生动而安逸,此章节奏简练,乐曲生动而富有情趣,充满愉悦之感。同时,因为双音短跳和跳音的应用,其旋律有如敲击木鱼的声音,生动悦耳;涸澜拍岸和桡鸣远濑两节又辅以环境渲染,将渔舟晚歌的特点进行突出,同时烘托出欸乃归舟的余味,柳宗元有《渔翁》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此曲与柳诗可谓异曲同工,境界颇为相似。尾声曲调节奏相对舒缓,仿佛音乐意境中的橹声、钟鼓声、歌声都渐渐消散,夜静谧,江面上的船也渐次离去,江面如练,在月光下越发幽静。整首曲调清新秀丽、古朴典雅,用乐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画卷,展现了钢琴音乐的意境美和艺术价值。
音乐之意境与诗歌之意境相类,皆未形成直观的视觉平台,而是通过听觉或阅读来自由地扩展想象,不同的则是,音乐是通过听觉意象来传达,而诗歌则是通过文字意象来渲染。《夕阳箫鼓》的意境之美,与作曲者深谙中国古典山水文化意蕴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传统山水题材的作品多蕴含一种与世无争、隐逸山林之意,个体与山水交融无间,而非西方那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对立关系,是一种中国哲学中所谓的天人合一。正基于对此的体悟,《夕阳箫鼓》呈现的也是一种人与山水天地自然交融的和谐之美,古雅澄怀的情趣、空灵旷远的意境以典雅的音乐标题和浑融的音乐旋律的完美结合而得以呈现。尤其是各章节之
儿童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间的承起、烘托、渲染将音乐推向了画境、诗境的高度,动静相宜,舒缓有致,极富层次性和古雅味,这是现代钢琴艺术与古典音韵相结合的典范之作。质言之,《夕阳箫鼓》的分节处理,并加以诗意性的审美标题,且各章节之间的空间转换、音律流动形成了相互照应的音乐格局,在分章实现了意境上的统一,在统一的雅韵又有不同的起伏流转,有宇宙空间的韵律,亦有特写律动的突出,最终结于飘渺空灵。这正是琴曲作曲借鉴古典意境文化的成功之处。
三整体所展现的文化意境
中国的传统乐曲作品多数都是展现中国山水之美的,《夕阳箫鼓》也是以中国山水文化为创作基础的。中国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用音乐描绘中国各地独具特的山水风貌,展现人们在观赏山水之景时的心理体验,如《高山流水》和《醉渔唱晚》等,都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山水之景,抒发作者内在情感。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主张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中国人的自然理念中不仅要改造自然,还要顺应自然,依赖山水,应该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努力亲近自然。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中国音乐艺术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主张反映自然,描绘自然,从自然中寻音乐创作灵感。
钢琴曲《夕阳箫鼓》虽然几经改编,但总体而言,依旧是描绘祖国的美丽风光,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书写山水文化,抒发作者对生活、自然及生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改编为钢琴曲的过程中,作曲者将曲调进行了处理,使原本略带忧伤的曲调变得积极愉悦,更具感染力。整首钢琴曲风格清新淡雅,具有浓重的民族韵味和田园意蕴,音响效果也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此外,这首钢琴曲在改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充分汲取了传统古曲中的优秀元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表达需求为之注入新的活力,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立足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音乐境界,实现创新美与传统美的有机结合。
钢琴曲《夕阳箫鼓》主要展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描绘山水意境,以山水之美激发人的审美体验。这首钢琴曲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意蕴和情趣。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由动到静、由远及近,再由静到动、由近及远的描绘,营造了幽静的自然之美和广阔的空间感,将夕阳映照下春江的绚丽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聆听这首钢琴曲,仿佛泛舟春江,感受到潺潺的水流,闲适的摇橹声,两岸树影花影相互交织的奇异之景。在乐曲的变换过程中,产生情绪的变化。在动静结合,远近交替的音乐画面中,感受音乐的层次和情绪高峰。
综上所述,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改编者,以钢琴为载体,将西洋乐器与中国古曲有机融合,综合运用西方乐器的音响效果和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为听众带来听觉享受。作曲者在创作这首钢琴曲时,巧妙地运用和声,使得这首钢琴曲极具民族风味,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观赏到一幅幅令人赞叹的春江美景画卷,感受到一阵阵钟鼓之声和由远及近的摇橹声,充分体会到这首钢琴曲所蕴含的音乐意境和美学思想,进而发现这首钢琴曲的艺术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