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
作者:蔡  佳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
    蔡 佳
    (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作为广东音乐中的代表,《平湖秋月》这一古曲凭借自身优美的旋律及婉转的引导,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在演奏该古曲时,多以传统的古筝、笛子、琵琶等乐器为主。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演奏《平湖秋月》这一古曲时,既保留了我国民族的音乐元素,又将钢琴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本文针对钢琴曲《平湖秋月》中的艺术魅力,加以论述。
    关键词: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38-02
      《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源于北方小调《闺舞》,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也是广
洗护品牌东音乐中的名篇。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钢琴的独奏形式,打破了传统乐器演奏特点,将传统与钢琴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平湖秋月》新的艺术魅力。在古曲《平湖秋月》中,通过其婉转的旋律及丰富的情感,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置身于江南美景中,在充分感受杭州西湖“江天一无纤尘”的美景时,还能体验到作者对两户美景的眷恋,从而深刻理解作者作曲的中心思想。在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针对钢琴曲《平湖秋月》中的艺术魅力,做简要分析。
      一、《平湖秋月》旋律上的艺术魅力
      众所周知,《平湖秋月》作为广东音乐中的代表作,整个曲目在演奏时,多以b D宫七声调式为主,使整个作曲呈现出起承转合、层层叠进的艺术境界。在该曲的演奏中,凭借其独特的开头及新颖的结尾,将我国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该乐曲作为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作品中的代表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六段,即:引子——主题——高声进低声——变奏转高低齐奏——高声变低声——结尾。
      在对《平湖秋月》这一古曲进行分析时,不得不结合广东的地理位置及发展历史进行。从广东的地理位置上不难看出,广东位于我国南海之滨,在近百年的对外贸易中,广东都凭借自身优越的航海条件,与世界多个国家之间开展贸易,这些贸易交往在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增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由此不难看出,《平湖秋月》在起源上就已经具备了浓厚的地域特。用钢琴对其演奏,凭
借钢琴高低音区的优势,能够将该曲的变化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使人们在感受该曲丰富的音乐变化时,还能更好的陶醉其中,与演奏者达成共鸣。
      二、《平湖秋月》伴奏上的艺术魅力
      在用钢琴演奏《平湖秋月》时,其伴奏乐器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曲目的演奏效果,因而在整个演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演奏中,《平湖秋月》的伴奏乐器多为古筝,在突出该曲浓厚的传统元素时,还能准确的区分该曲目的高低音。针对《平湖秋月》伴奏上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脑字体怎么改
      首先,乐曲蕴涵的意境。从美学角度出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意境归纳为感情与意象的结合体。与文学意境不同的是,音乐中的艺术意境,多表现在音乐艺术魅力上,且不同的演奏方式会出现不同的意境。在弹奏《平湖秋月》这一古曲时,演奏人员若不能正确地理解与掌握曲子中的意境,将直接关系着演奏效果。从音乐这一角度出发,在艺术魅力的意境理解中,需要演奏人员从“情”与“景”两个方面出发,以便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能够真正迸发出曲目中的真挚情感,在充分调动观众情感的同时,还能为其塑造出美好的意象,从而共同开辟出新的艺术境界。
      其次,在整个《平湖秋月》伴奏中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该曲的韵味上。在我国音乐审美中,韵味作为审美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曲的艺术魅力有着直接影响作用。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在
中国艺术中,“韵”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西方的“美”,是以美学中最高范畴自居的。从整体上来看,“韵”主要由声韵与气韵两个方面组成,且在整个音乐中,声韵最为突出,而在演奏中,声韵能否准确的表达出来,与演奏人员的情感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讲,在该部作品的演奏中,演奏人员只有做到情感与气息相结合,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声韵十足,换而言之,在决定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其核心因素将取决于作品的韵味,而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作品情感进行深深体会,同时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掌握该曲的风格特点,将线性思维充分的运用进去。
      最后,钢琴演奏人员在进行演奏时,针对伴奏中的艺术魅力,仍需要钢琴演奏者进行把握。但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能否对演奏情感进行恰当的控制,也决定着伴奏演出的艺术魅力。在整个《平湖秋月》的演奏中,该曲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意境与情感上,只有将气与韵充分的相结合,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才能演奏出情感丰富的乐曲。这就要求演奏人员与伴奏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该曲的意境,在演奏的过程中,伴奏音乐能够弥补钢琴弹奏中的不足,在充分体现钢琴韵味的同时,还能将其包含的意蕴散发出来,形成跌宕起伏的情感震撼,在与听众产生共鸣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控制该曲的演奏情感,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
      三、《平湖秋月》在和声语言上的魅力
      在音乐演奏中,和声对音乐的调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和声的功能在于各个和
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或者不稳定的作用、运动与倾向、逻辑关系等进行协调。在使用钢琴演奏《平湖秋月》时,和声的应用,直接关系着该曲演奏风格的独创性及自身形象的准确性。一般来讲,和声在《平湖秋月》的整体演奏中,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演奏人员在刚开始演奏时,多以D调为主,以此来突出音的明亮性;但钢琴与之不同的是,在演奏时,若使用b D宫七声调式,该曲的调就会从整体上表现出稍微暗淡的趋势。而形成这样的目的,是为更好的突出该曲中的“秋、月、夜”等氛围。其次,在整个曲目的伴奏中,其音型多以“宫、羽”等平行调式混合音阶的平行排列方式为主进行演奏,以便将暗淡的音乐形式融入到羽调柔和的调性感情中,将平湖秋月中特定的景物环境氛围烘托出来。与此同时,在整个和声语言魅力上,与其它乐曲不同的是,《平湖秋月》能够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凸显出该曲的创新性、民族性及描绘性。在使用钢琴演奏《平湖秋月》时,有效的实现了西方乐器演奏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乐,在彰显中国风格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看到我国人民的音乐智慧。十一放假2022年放几天
      四、《平湖秋月》的音乐形象魅力
      在钢琴曲《平湖秋月》中,其音乐形象主要体现在曲中的“湖”与“月”两个部分,且两者在该曲中,在具备一定联系的同时,又不乏独自特点,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四大美人      (一)《平湖秋月》中的“湖”
      结合“湖”的自然特性不难看出,湖是由大量的水组成的,水作为一种液体,具备无静自动的特点。在对“平湖”进行理解时,可以结合古代及现代两个方面。在古代,最具代表的为徐文长的“平湖一万顷球,湖光渺渺水长流”。且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同时曾写过“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等著名诗句;包括在徐克导演编制的电影《倩女幽魂》中,也出现了“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等语句。由此不难看出,在理解“平湖”这一概念时,需要从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出发。与之不同的是,在使用钢琴弹奏该曲时,所表现出现的“湖”,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这与平湖这一概念有着极大的矛盾,然而这一矛盾的出现,能够更好地突出统一事物的两面性,即通过一个共存的主体,对其出现的两种现象进行展现,在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一意境的同时,还能形成独特、绝伦的音乐形象。
      (二)《平湖秋月》中的“月”
      从古至今,有着大量描写月的诗句。在古代文人中,月永远都代表着忧伤、安静、凄凉,如李白的“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马戴的“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杜甫的“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霄多”,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等。但在该曲中,通过对时节的描写来烘托月亮凄凉的氛围,从而与平湖形成统一的整体,面对凄凉的秋月,作曲人的内心也会“一平如水”。
      综上所述,钢琴曲《平湖秋月》能够充分展现我国音乐的传统特,在继承古典音乐艺术特点的同时,将古典音乐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真正实现艺术的“承古传今”,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性及演奏特点[J].大众文艺,2011,(22).
    〔2〕袁科.钢琴作品《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J].名作欣赏,2009,(24).
    〔3〕丁云.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分析与演奏体会[J].黄河之声,2010,(11).
抗战小说    〔4〕彭基巨.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1).
    〔5〕刘静怡.键盘上的广东音乐——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平湖秋月》与《落水天》的演奏特点[J].中国音乐,2008,(3).
    〔6〕王小民.试析钢琴作品《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J].名作欣赏,2009,(24).
    〔7〕李莉.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J].中国音乐,2011,(4).
    〔8〕华茂.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探究[J].四川戏剧,2011,(3).
书店名字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