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金榜学案答案
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一、选择题
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启继王位 d.周幽王被杀
2.“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封神榜》电视剧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b.商汤 c.周武王d.周幽王
3.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西定都,当时都城叫( )
a.镐京b.长安c.阳城d.洛邑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
5.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室统治
咖喱鸡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耕牛
a.周天子的亲属b.先代的贵族
c.功臣 d.归附的部落首领
8.“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是( )
a.想借机见见周王
b.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c.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周王调遣的义务
写梅花的诗 9.西周统治末期,所面临的矛盾有(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从夏、商、西周衰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a.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__________。
(2)请写出武王伐纣的地点b:__________。教师自查自纠材料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__________个封国。请写出图上五个重要封国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功臣谋士中,谁的功劳最大?他被封于何处?西周的都城设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主要枝干相当于哪些人?他们从主干天子那里能分到什么?
(4)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与判断的能力,首先明确古代的封建是指分封诸侯的意思。再结合题干中“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句话,可知“周代封建”即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5.【解析】选c。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制的内容不相符。只有c项“巩固周王室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6.【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可以判断姜尚是作为功臣受封的。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封制中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随时服从周王调遣。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西周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尖锐起来。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者残暴,激化社会矛盾所致,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要勤政
【篇二:【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达标检测 岳麓版】
>一、选择题
1.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
3.中国神奇的远古传说中,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周口店b.涿鹿c.阪泉d.西安
4.中国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5.“漂漂亮亮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这是新学期许多学校里的一项主要工作。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a.仓颉b.嫘祖c.黄帝d.伶伦
6.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每年清明时节,黄帝陵总是聚集大量的游客及祭拜者。你认为人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那里的风光特别美丽
c.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黄帝发明陶器
8.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让给他。这一权力的过渡主要依靠
( )
a.行政任命 b.父死子继
c.非法僭越 d.选贤任能
9.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舜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尧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d.尧发明了文字
10.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聊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像矗立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炎黄二帝
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
像左侧为炎帝,右侧为黄帝。炎黄二帝塑像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
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请回答:
(1)相传炎黄两帝的主要贡献分别有哪些?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12.阅读下列图片
圈液晶电视什么牌子的好:
请回答:
(1)写出图示人物: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2)图一、二所示人物被后人尊奉为的祖先。图三、四所示人物是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3)图三、四所示人物时期,实行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他们和禹都曾担任过部落联盟首领,其先后顺序是 、 、 。(填写人名)
(4)以上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传说4 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蚩尤。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传说他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故选b。
识记能力。传说在4 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南逃,被黄帝擒杀。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黄帝和炎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
尤,并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形成以后的华夏族,故人们尊奉炎黄两帝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国人也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