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分析
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分析
按照现代成本会计决策和规范理论角度看,沉没成本是已经支付了,无法再收回或补偿的成本,并将其归属于决策不相关成本,因而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当前或未来决策,体现沉没成本决策无关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沉没成本影响当前或者未来选择则被称为沉没成本错误,并将其视为一种非理性行为。然而,一旦引入交易摩擦或行为扭曲,我们会发现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的理性逻辑,从而表明沉没成本效应或者偏差的存在本身就是在交易成本或非理性条件约束下的一种理性反应。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非正式和正式制度克服沉没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追踪投资成本过程,加强沉没成本和风险管理,从而使成本会计方面的相关制度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引言
事实上,经济学家和会计人员对于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的。科斯(Coae,1938)曾注意到,会计人员认为一台机器的使用成本是指机器的折旧,而经济学家会说,使用一台机器的成本是指这台及其应用于其他场合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如果没有其他用途的存在,这台机器的使用成本就是零。从理论上说,科斯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要算最大值需要知道使用机器
什么东西在倒立之后会增加一半
的所有行业的未来情况,结果经济学家或者接受会计人员计算方法或者回避耐用资本品问题的做法。事实上,会计人员喜欢回顾企业财务状况,因为他们必须记录资产和负债,对以往的经济活动作出评价。会计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这是根据国内税收署所允许的税务处理方法确定的。经济学家注意企业的前景,他们所关心的是将来成本预计是多少,以及企业如何通过重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企业利润率。因此,他们必须关心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即未能使企业资源得以最高价值利用而放弃的机会成本。同样,会计人员和经济学家均将实际支出即显性成本列入他们的计算中。显性成本包括工资、材料成本和资产的租金。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显性成本极为重要,因为它们涉及企业与之有经济往来的企业或个人的直接支付。而经济学家对于显性成本的关注,则是因为工资和材料成本代表了可以被有效用于其它地方的货币,从而造成经济学家关注隐性成本—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而会计人员关注显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还会看到会计无法记录的隐性成本的沉淀,而会计人员只能看到账面上显性成本的沉淀。因为信息完全,使经济学家和会计人员是一样的,进而得出沉没成本不相关命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决策者产生这种所谓的非理性行为,究竟在什么时候,沉没成本效应才会更见显著。由于新古典会计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上,只关注决策问题的
父亲节祝福语四字词语描述和决策方法研究,忽略了决策本身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科斯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革命,提出交易成本,从而论证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做到完全理性,或者说获得信息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不可能免费得到,所以决策时需要考虑交易成本的影响。而且,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依据会计成本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成本(KayandMayer,1986)。作为新制度经济学重要分支—交易成本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姆森(Williamon,1985)认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从会计角度划分的,并没有从经济学角度—机会成本考虑的,所以,他划分出资产专用性成本和非资产专用性成本,从而引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为我们分析资产专用性(另一种预期沉没成本)重要迈出坚实一步,从而论证,在信息完全或契约完备条件下,无所谓沉没成本还是非沉没成本,都可以做出理性选择,因此可以将成本划分出决策相关性成本—非沉没成本和决策非相关性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一旦有限理性,契约不完备,特别是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因信息不完全而无法分开,致使资产专用性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开创行为经济学的卡尼曼和特维斯基(KahnemanandTverky,1979)在前景理论基础上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机制和行为特征,因偏好改变往往出现沉没成本效应。
南京中考志愿填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不要为溅出的牛奶哭泣”等警
告,但在真实决策时往往考虑沉没成本的影响,大量的沉没成本效应行为普遍存在。例如,由于已经在风险企业中投资很多,所以需要继续经营;由于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所以抵制技术或制度变迁;人们对职业或者专业进行了大量投资,所以不愿意转换研究领域;在银行业,追加资金往往贷给那些无法支付债务的企业等,使决策者难以忽略以前发生的沉没成本。
蜜饯黄连 打一成语>护肤的七大步骤今天是记者节
实际上,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引入框架效应、心理会计、禀赋效应等,不仅大大拓展了新古典财务学—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财务期权理论”等,而且还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诸如避免资源浪费心理(Arke&Blumer,1985),以及自我辩护(Staw,1976)。因此,在不确定性和非理性条件下,决策者往往考虑沉没成本,人们不得不考虑以前发生的沉没成本或历史成本,很难将它一笔勾销,出现大量沉没成本效应(SunkCotEffect)。
因此,本文力求通过广义的经济理性角度再次解释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的合理性,突破新古典狭义理性,从而看到,在交易成本为正或行为扭曲条件下,会计作为一种制度是有存在的合理性(Coae,1938)[1],经济主体往往考虑过去发生的沉没成本,从而再次看到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的理性逻辑。
二、沉没成本的内涵及其形成条件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中零交易成本假设这一致命缺陷,与现实不相符合,很容易发生投资失败,造成资本投资损失而出现沉没成本,决策者很难能够忽略掉它。沉没成本是指投资之后不能得到补偿的那些成本损失,往往与历史或真实时间因素变化有关,成本是否沉淀取决于决策时成本是否完全得到补偿。那么,在现实条件下,有哪些主客观条件使投资成本发生沉没成本,究其原因如下:
首先,专用性有形和无形资产投资是产生沉没成本的客观条件。按照威廉姆森(Williamon,1985)专用性资产可划分为:(1)设厂位置专用性。例如,在矿山附近建立炼钢厂,有助于减少存货和运输成本,而一旦厂址设定,就不可转作他用。若移作他用,厂址的生产价值就会下降;(2)物质资本专用性极强。设备和机器的设计仅适用于特定交易用途,在其他用途中会降低价值;(3)人力资本专用性。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特定目的的投资。当用非所学时,就会降低人力资产的价值;(4)特定用途的资产,是指供给者仅仅是为了向特定客户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进行的投资,如果供给者与客户之间关系过早结束,就会使供给者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状态。专用性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一旦从初始
生产性活动中退出,其投资再生产的机会成本很小,甚至没有,因而无法通过再出售价格得到完全补偿而形成沉没成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