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下册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下册
  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接下来就是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x3m+1=(x3)m+1B.x3m+1=xx3m
C.x3m+1=xmx2mxD.x3m+1=(xm)3x
2.(﹣3)100(﹣3)﹣101等于()
A.﹣3B.3C. D.﹣
3.如果(x+1)(x2﹣5ax+a)的乘积中不含x2项,则a为()
A.5B. C.﹣ D.﹣5
4.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4,则BED的度数是()
A.17B.34C.56D.68
5.如图,△ABC中,E为边BC延长线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若A=46,则D的度数为( )A.46B.92C.44D.23
6.如图,四边形ABCD中,B=200,ADC、D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COD的度数是()
A.110B.100C.90D.80
7.设方程组 的解是 ,那么a,b的值分别为()
A.﹣2,3B.3,﹣2C.2,﹣3D.﹣3,2
8.小明同学在计算某n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少输入一个内角,得到和为,则n等于 ( )
A.11 B.12 C.13 D.14
怎么在网上开店9.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一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
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y的是( )。
A. B. C. D.
10.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20B.27C.35D.4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等于0.000 002 5米,把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2.一个多项式减去 ,结果得到 ,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
13.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若A=30,C=2B,则B=_____ .
14.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另一边长 为偶数,且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 .
15. 如果等式 ,则x= _____ .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_____ 度.
17.如图,小漩从A点出发前进10m后,向右转15,再前进10m,向右转15,,这样一直走下去,她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_ m.
18.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所示方法进行对折,记第1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S1,第2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S2,,第n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Sn,请根据图2化简,S1+S2+S3++S= 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题,共66分)
19.计算:(本题8分)伊犁疫情最新情况
(1)(﹣1)﹣2﹣2+30 (2)x(x﹣y)﹣(x+2y)(2x﹣y)
夏茗悠经典语录指纹锁前十名品牌多少钱20.分解因式:(本题8分)
(1)3a2﹣3b2 (2)2x2﹣12x+18.
男生名字大全21.(本题11分) 如图,一个三角形的纸片ABC,其中C.
(1) 把△ABC纸片按 (如图1) 所示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DE是折痕.说明 BC∥DF
(2)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时 (如图2),探索C与2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外时 (如图3),C与1、2的关系是 _____ .(直接写出结论)
22.(本题8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
(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
(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A1B1C1;
(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_____
(4)图中△ABC的面积是 _____ .
23.(本题8分)已知方程组 的解x、y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
24.(本题9分)如图下列三个条件:①AB∥CD,②C,③F。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说明理由。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理由:_____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世界三大菜系25.(本题8分)如图,点A、 B、C、D在一条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F,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