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咸鱼茄子煲
《小池》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
  教学重点可以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五险一金有哪些
  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苍蓝的天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
  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正确流利
  小朋友们,有一个诗人叫袁枚,他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首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
  相机学习“所、枚”。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老师哪儿停顿长一些或者声音延长一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与音准。
  4.指名试读,认读生字。
异界小说推荐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1)带拼音读。
  (提醒学生读好翘舌音“蝉”,后鼻音“童、黄”,前鼻音“林”。)
  (2)去拼音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自己读得准的字读一读。(及时表扬激励。)
周公解梦 掉牙
  (3)游戏:我指你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