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11007号提案的答复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11007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6.07
【字 号】
【施行日期】2021.06.07 2022年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
什么牌子花洒好∙【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运行
正文
 
韦编三绝的故事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11007号提案的答复
衡东县邮编 
明发改函〔2021〕13号
 
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把握“后疫情”时代,加明经济发展的建议》(第211007号)由我委会同市工信局、科技局、文旅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后疫情”时代我市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扎实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1-4月,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工业、投资、贸易、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7.9%、2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1%、居全省第2位。
简单舞蹈  (一)“数字经济”方面。一是推进数字社会治理。加大“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数字城管”等政府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力度,打造医改综合管理监测平台,探索完善医疗保险参保患者门诊慢性病医保便捷服务机制,开展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汇聚工程(一期)建设,实现数字城管覆盖市区区域范围约26平方公里等等,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特别是去年以来,成立全国首家专业数字治理机构—三明市网络生态治理中心,探索“e体+”网络生态治理新模式,引进18家国内互联网安全行业领军企业,持续为打击治理网络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撑,办案成果获公安部通令嘉奖。创新提出的“数字抗疫”技战法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广。二是推进数字政务应用。不断优化提升“e三明”政务服务平台,全市累计注册用户121万人,提供各类城市服务258项,网上办事”板块累计办理业务13.5万件,众满意度达100%。去年依托该平台组织口罩预约活动30场,为62.6万市民提供134.6万个口罩,入选中欧绿智慧城市数字化抗疫优秀案例。2020年度三明政务服务便民化绩效考核获得满分,与福州、厦门并列全省第一。三是推进数字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通导遥”北斗卫星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联合厦门大学等机构成功发射第一颗商用卫星“海丝一号”。
韵达(永安)电子商务产业园、城市经济安全平台建设等9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纳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5G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沙县小吃产业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等8个总投资83.4亿元数字经济项目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成功签约,涵盖乡村振兴、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应用。
  (二)“全产业链经济”方面。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加快“机器换工”“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试点示范建设,全市装备制造、林产加工、纺织等传统行业实施“机器换工”452台套,投资额达8.82万元,替代人工数1556人。有6家企业获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称号,3台(套)设备获智能制造省级首台(套)认定,重汽海西汽车商用车生产基地等8个项目列为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二是着力两化融合。设立两化融合发展资金专项,市财政累计补助福建海西汽车、机科院海西分院等60家企业1361.79万元,助力企业开展信息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全市共有1家企业获得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5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38家企业信息化项目获得国家“双创”补助资金1226万元,51家企业获得上云补助资金537万元,30多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三是拓展延伸产业链。出台《关于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拓展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政策措施。紧盯钢铁、氟新材
料等9条工业百亿产业链,绘制10张招商地图,强化精准招商。推动氟新材料、石墨石墨烯、稀土新能源等新材料产业提速增量,引进厦钨集团、新宙邦、浙江三美等一批大型企业,在明累计投资超50亿元。依托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平台优势,去年累计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70.1亿元。支持重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去年推动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项目库,9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推动三钢技改提升及延伸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6.96亿元,焦炉升级改造进行基础建设、闽光大数据中心进行地下室施工,策划铁路用钢、高等级钢材制品等项目。
  (三)“创新型经济”方面。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三明氟化工研究院等“6+1”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制定《三明市重大科技平台绩效考核评估办法》,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专项基金,从2020年起到2025年每年统筹2000万元用于支持平台建设发展。积极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设立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产业基地”,44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58.23亿元,着力打造具有老区苏区特的创新引领、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和体系。二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制定《三明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强化分类施策和靶向服务,去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总数达147家;机科院海西分院、翔丰华公司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
心;南方制药、奥翔塑胶、金圣特钢、森美达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诺维、科宏生物等2家企业获评省首批产业领军团队。三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通过增加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准入制度,建立企业研发支出科目与研发费用辅助账,强化项目管理,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去年全市共有73个科研项目被列入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盘子,获省科技厅支持经费2855万元,9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四)“文旅康养产业”方面。一是注重全域规划。编制《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三明市关于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明市文旅康养产业高层次人才考核管理办法》《三明市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从财政奖补、基地建设、游客组织、免费体验有关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等方面予以优惠,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二是打造特产品。坚持“一县一品一特”差异化发展,创新打造泰宁境元自然疗愈、清流天芳悦潭温泉疗养、将乐龙栖山培训研学等一批独具特的森林康养产品。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9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森林养生城市2个、森林康养小镇3个、森林康养基地8个。去年我市荣登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将乐、泰宁、清流上榜全国康养100强县。市第一医
院生态新城分院和康养中心、万寿岩文旅融合等示范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一季度,全市20个森林康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65万元。三是扩大客源体。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疗休养工作助推我市文旅和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明市面向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职工疗休养优惠政策》《关于促进森林康养消费若干措施》,组建三明市森林康养基地“十养”联盟(协会),制定文旅康养产业链招商地图,举办文旅康养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推动清流天芳悦潭被评为全国劳模疗休养基地、4家基地列为全省首批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持续打开文旅康养市场,着力扩大客源体。去年全市文旅康养实现总收入642亿元。
  (五)“夜间经济”方面。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市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出台《加明市区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围绕让城市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财气“旺”起来的主题,重点实施“夜景、夜游、夜唱、夜娱、夜市、夜购、夜健、夜养”等8个类别12个市区夜间经济重点项目。目前,“夜三明百姓大舞台”、“一河两岸”夜景提升工程、城市阳台、“水上游三明”、“明夜城”、“明品明味”一条街、月光美食城等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入运营。二是丰富夜间消费活动。结合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加大夜间消费项目培育力度。积极推动夜间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百姓夜健大舞台”;丰富城市夜娱产品业态,持续举办“夜三明”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动;引进精品剧目,创作《风展红旗如画》情景音乐剧等系列三明特文艺精品,深化“周周有戏看”文化品牌;策划梅列文旅消费季活动,提升我市文旅市场人气,提高三明市夜间消费指数,促进三明市区夜间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