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说课_教案教学设计
《花钟》说课
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开头课文《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舒缓音乐
  二,教材分析与定位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与定位.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所说的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引
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具体的课时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及用词的准确.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容置疑,众多的不必要的花样,只能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
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开展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在训练的同时,淡化训练的痕迹,力求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流程与设计意图
  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4)完成作业,积累语言.
电脑知识学习  具体的流程与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是的,鲜花既装扮了我们的世界,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奇妙的花钟.齐读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好奇心理.同时利用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金钱的魔力课文
  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
  第一遍读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畅谈感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如何发朋友圈  第二遍读画出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逐步深入解决文字障碍.依次是先读准带拼音的字,再读准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然后认读本课中的词语,最后通过一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有选择性地理解词语.
  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
  根据新课标课文的识字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地解决文字障碍.
  五,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
  1,理解第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读——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乐中欣赏各种美丽的花——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这句话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处理好想像,文本与音像材料之间的关系.
  2,了解各种花的样子与开花时间
  指名读第一段,其余的画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图识花
广平王李俶  ——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左右"一词)
  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于教学中.
  3,对比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美
  (1)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开了用得太多,单调,太烦了)
  (2)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吗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一读,画一画后.请学生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交流,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并结合进行朗读.
默哀词
  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
  4,积累与运用
  积累:填填作业本中的句子.
  运用: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说春天.
  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运用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也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