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单元主题是:理想和信念。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这首诗通过叹咏马的命运,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重用的情感。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法定节日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字诗人以石灰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天安人民广场升国旗时间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
尔:你诚信与责任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1、三首古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我还知道托物言志的诗句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
2、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志向。
《竹石》借竹子的坚韧顽强,表达自己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所以在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最悲伤的歌曲11汽车保险续保 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采用倒叙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这几件事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被害发生的事,因为那是父亲的被难日。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前后照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牢记在心里,更能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2.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这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作为革命者的沉着镇定。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的沉着镇定以及对家人的爱。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父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