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阳性是什么意思大学毕业迷茫期的感悟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下面是大学毕业迷茫期的感悟,欢迎阅读:
说到规划,我相信从昨天到今天的讲座,你们听了太多这个词。你们听到的都是大一的时候就要想好自己将来要选择什么的道路,并且从大一开始为未来道路拓荒垦地。或许你觉得这一切都很抽象,因为除了极少部分人能够笃定自己未来的道路,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是摇摆不定的、毫无把握、走一步看一步的,而且没有恒心和毅力。但是我仍然要说,他们所说的很抽象的要做好规划,都是对的。
站在大一的时候,你最好要知道,未来的这四年十分短暂,如白驹过隙,比高中三年要快得多。你一开始就要想好,当这四年过去,你站在一条分岔路口的时候,你最想走哪条路?因为如果你一开始就随随便便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你就会发现,当你面对这五条路的时候,有的路即使你非常想要踏上去,却还是因为积累不够而丢失了门票。
这五条路,分别叫保研、考研、工作、创业、留学。无论你心向往哪一条,在你大学的四年里,你都要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保研
教师节手抄报50字如果你想要保研,你一定要考好每一门必修课,无论是公共必修还是专业必修,一定不要挂,而且要尽可能地高。在这里,我穿插一个常识:你们的教务系统上对于每一门课都标明了他们的属性,像高数大英这样的公共必修,是基础课程;像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编程、编译原理这样的专业必修,是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像Objective-C、模式识别这样的专业选修,是提高某方向专业能力的添加剂;像宇宙新概念、二外法语这样的公共选修,是拓宽知识面、浅要了解其他专业知识的课程窗口。
所有的必修都是强制性课程,如果挂掉,那么需要重修直到及格才能领取毕业证。不仅如此,保研要求所有必修课程必须全部通过,重修即使及格也无效;必修课程分数占大头,而选修课程则按较小比例计量。而且在奖学金评定里面,选修课程也是按照千分之二来计入的。
网页图片显示不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保研,在大学四年里,你所有必修课一门都不能挂,而且要尽量地分高。在你们将来考试复习的时候,在时间分配上就要有所衡量了。
考研
至于考研,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你挂掉了必修课程,不得不考研;第二种情况是你因为太浪所以成绩不是很好,虽然能保研但是学校不太理想,所以你想要靠复习冲到理想的大学读研究生;第三种情况是,通过三年的学习,你发现你实在是不喜欢你的专业,对你来说没有吸引力,但是你又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或者根本没有转专业的资格,所以想要跨专业考研。
无论是哪种原因,在每年寒冬举行的研究生考试之前,你都会有一段漫长而且可能有些痛苦的备考期,这就像是另一次高考。虽然你这次考失败来年还可以再打翻身仗,不像高考那样一锤定音,但它带给人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要考的知识,你来回夯实过无数遍。但是考研不一样,对于大多数考研人来说,那些知识点都是崭新的,而且十分有难度的。
次北固山下译文每年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个自习室就都被考研的学长学占据,那一摞摞书籍看起来就十分痛苦。如果你一开始规划得好,足够保研到十分理想的学校,就可以避免这场战役。
工作
说到工作,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愿意掏钱供着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你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那你必须赖以至少一项足够强的能力。如果你真的喜欢编程,觉得代码很美,那你就在课余多敲代码多做项目,少打游戏;如果你觉得代码枯燥乏味,喜欢社交,擅长规划,那你就在课余时间多看看PM(产品经理)相关的书籍,并且试着带队做个小项目或者参加一些比赛,少打游戏;如果你喜欢数学,对数据分析十分有兴趣,那你就多看看大数据相关的书籍,看看论文算法研究你喜欢的东西,并且看看大数据在阿里巴巴啊谷歌啊他们的应用案例,少打游戏;如果你的想象力丰富,创意天马行空,那就可以试试做游戏设计,但是少打游戏;如果你绘画能力高超,审美极佳,那就好好学学PS和板绘,试试骨骼构建,学学UI设计和交互设计,少打游戏。
总之,IT是个很广泛的产业,这里面有很多职位可以选择,根据你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一定的方向,在保证能够毕业的同时努力锻炼那一方面的能力,广泛不如专精,那么你
一定不愁不到特别牛的工作,甚至还会被抢着要。
你喜欢编程,也要想好自己究竟想要做那方面,是PHP后台架构师?还是C++算法工程师?Java工程师?安卓开发员?iOS开发员?前端工程师?选定一条路,然后做精做细吧。选你感兴趣的,并且follow your heart。你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一下IT公司对招聘人员的要求,看看自己离产业需要还距离多远,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
创业
至于创业,我也算是半个创业者,暑假还拿到了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培训营的名额,在四星级酒店白吃白住了好些天。深圳已经算是对于年轻人创业最友好的城市了,但是从那些已经在创业的人、创业成功的人和风险投资人口中,我听到的都是对于大学生创业现有成果的失望。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梦想必须有,但是我们仍然要意识到,聪明的英雄善于选择时机。当你在BAT(百度阿里腾讯)工作了几年积累了经验与人脉,再出来创业,和你身为一个穷学生创业,那成功的几率和回报几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无论从商业头脑、市场认知度、商业模式把握度、用户的敏感点了解上,都还太幼稚。大学生创业成功,正因为稀少与艰难,才更加难能可贵。
在这方面我不想说太多,我十分支持有热情的、真正有idea的人设立自己的公司一路披荆斩棘坚韧前行;我只是更倾向于能够韬光养晦几年之后,有足够资本时能够不忘初心继续追逐梦想,聪明的人可以规避不必要的痛苦与折磨,同时也懂得不浪费本应该投注到学术与充盈自身中的大好青春。
出国奶茶品牌排行
在留学方面,我是打一入学就笃定要出国的人,我想刚才XX学长就已经讲得足够清晰了。如果你也抱定这个想法,那么就记得刷高你的GPA,所有的课程都要好好考,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当然出国就不受你必修考试究竟过不过的问题了,毕竟还可以重修或者及格重修,把分数刷上去。但是我建议你最好一次性就拿到足够好的分数,因为大学越往后面你就会越忙碌,重修什么的,真的很磨人。
语言考试,最好能够提前先考一次托福,并且最好分数稍微高一点。时刻留意一下大学里的出国交换/暑期项目,我说的是学校的项目,而不是学院的项目。以武汉大学为例,这些项目遴选的时候在武汉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网站上都有通知,好的项目往往都有语言成绩要求,托福85+,90+,95+,甚至还有100+的要求。有的项目可能在学校推荐之后还要自费,
有的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费,当然后者的要求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说,如果你大学刚开始的一两年就有不错的语言成绩和不错的GPA,再加上不错的项目经历比赛经历科研经历,那么你申请到这些exchange的机会就会是非常大的,而这种交流经历或者暑期经历对于你后期申请美国高校的Master是挺有帮助的。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在刷高GPA和TOEFL、GRE的同时,去一些实验室跟一些导师做做项目。一开始做应用级的,往后面就多一些科研啊算法之类的研究,如果能发篇高质量的论文,那么你的申请一般就妥了。
考试
之前我大二的时候,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周,我自己复习得挺high的,但是每天晚上回来一看QQ,就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期末怎么复习呀?”
我当时真的十分惊讶。我也大一过,我从来没为“期末怎么复习”这个问题困惑过。我很好奇,大学之前十几年的学习与考试,你们面临过无数的期末考试,本应该久经沙场,但是居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讲真,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向当时的他们简要地回答。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我看来是一个十分抽象又有些庞杂的话题,不同的课程和知识有不同的复习方法,每个学期迭新的不同课程都需要我们依据过往的经验来潜移默化地调整复习方式,每个人适用的方法都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刷PPT,有的人喜欢刷题,有的人一切随缘生死看淡。
如果非让我说一个对于我来说非常有用的复习框架,那就是看课本。
课本是一切考试问题的来源。我也曾经尝试过刷PPT,但是发现PPT上的内容过于简明扼要,有的时候你背过了一个公式,一份结构,却不知道它具体的原理和真正的机制。那是因为PPT是用来在讲课时凸显重心结论的。而课本不一样,它们的描绘条理清晰。从头捋到尾,逐字逐句地吃透了理解透了,那么这门课程你就算弄懂了,甚至不需要为了考试再去做什么题。关键是,你一定要读懂它每句话的意思,要透彻,不要囫囵吞枣,稀里糊涂这一页就翻过去,那就没什么用了。
如果你是个踏踏实实的人,我更建议你老老实实在课程行进过程中就走好每一步,那才是扎扎实实的知识。当然走好每一步的关键,还是在预习与复习的时候,看懂课本。
昨天看到我高中同学发了一条微博,我觉得很有道理,他在华科学临床医学:“考试不能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但是考试是大学中最简单的事。很难想象一个考试都考不好的人,在临床和科研上可以做的很好。”同样的道理,我不感觉在专业课考试中拿到高分你就能够成为一个牛的程序员,但是考试真的是大学里面最简单的事情,拿到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也只不过需要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坐在自习室里面而已。
知识
再说知识习得方面。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考试成绩从来不能代表你专业知识学习的真正水平,如果你想要让成绩与知识习的水平对等,那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高中老师会带着你,一口一口把知识嚼烂了喂给你;大学老师不是这样,他们的教学任务很重,很多知识也就没有办法给你展开了碎了喂给你吃,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一种浏览与综述。所以你自学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面对崭新的知识,当你第一次接触听不懂时,先不要着急,在课本上相应位置,结合上下文看看课本上的解释;如果还是看不懂,就下课之后随便个教室,把今天讲过的知识所对应的课本内容,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还是看不懂,那第二次上这个课的时候,请你
务必老师问清楚。
低下头研究课本,张开嘴问问题,动手实践,这是自学的根本要义。
不要怕课本是英文的,不要看到满页的英文就犯怂。万事开头难而已。我也大一过呀,我也看一页英文课本要停下来查无数单词,十几分钟才能看一页过呀。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坚持到了看专业课本和专业论文可以几乎不用查单词的地步,可以慢慢一马平川的地步,可以一天看300页英文课本还能吃透的地步。如果你坚持下来,你也可以。我这个人很笨,你一定比我聪明。
如果你能做到把课本上讲述的每一个原理、概念、算法、公式都能弄懂,我相信你的知识体系就一定是扎实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