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操作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平安保障等根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特意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平安高效运行、经营与治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开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开展的根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根底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开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稳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方法包含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根本方法。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含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操作、交通运输规划与治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相关学科还包含数学、力学、经济学、治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操作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治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效劳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平安工程、交通治理工程、交通治理、海事治理等。
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史和特优势,根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法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特意人才。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交通运输类(0818)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交通运输(081801)
交通工程(081802)
航海技术(081803K)
轮机工程(081804K)
飞行技术(081805K)
交通设备与操作工程(081806T)
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
3培养目标
社会保障制度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根底理论、特意知识和根本技能,  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治理、运营组织和经营治理等工作, 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养特意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定位、办学条件、地域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各自相关专业根底和学科特,在对地域和交通运输行业特点进行充分论证的根底上确定办学定位,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精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延续开展的需要,定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开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唐山地震时间4年。
4.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3 参考总学时
交通运输类专业总学分一般要求为140~180学分,其中实践性教学学分一般不低于总学分的25%。各高校可根据具体办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4.4 人才培养根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 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 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
(1)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
(2)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及运行治理的根本技能。
(3)了解交通运输的开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开展趋势;认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经济学、治理学、系统科学等根底知识;了解平安、信息、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根本知识。
(5)初步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领域研究的根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觉、提出、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协调配合团队精神和可延续开展理念。
(7)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8)具有根本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好玩吗
(10) 具有肯定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能撰写专业论文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语进行一般性交流。
名高格环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行业和地域特以及学生自我开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根底上,加强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
4.4.3 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各高校可结合行业特需要,在体育技能上加强或者增加某些特别方面的能力要求。
5师资队伍
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根底上,每增加10名学生,
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应至少有1个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或有过不少于1年的专业培训。对有相关要求的专业,教师应取得行业岗位资质证书或培训证书,且其专业背景要与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相适应。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从业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专业课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每3年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含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交通运输工程工程开发、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等)经历;一般应有肯定数量的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
各高校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教学难点重点研讨等机制。
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制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开展机制和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延续提高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本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应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6教学条件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根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能把自己看湿的文案
根底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根本要求。
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
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肯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同意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  唐三有20个魂环吗
必须有调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  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治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治理, 实践治理制度应包含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内容。实践单位应指定特意负责人井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 
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汇报,据此给予实习考核成绩。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根本教学信息。
专业根底课程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纳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专业根底课程、专业课程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或行业规划教材。
图书馆与相关资料室中应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类及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刊物,刊物应包含交通运输领域核心期刊,有肯定数量的外文图书与期刊。
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
建设必要的专业根底课、专业课课程网站,提供肯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专业类全部馆藏资源均应向学生开放。
教学经费应能满足本专业类教学、建设和开展的需要。
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经费、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
新建专业应保证肯定数额的不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应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每年学费收人中应有足够的比例用于专业的教学支出、教学设备仪器购置、教学设备仪器维护以及图书资料购置等。
7  质量保障体系
各专业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根底上,结合各自特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开展跟踪机制。 
具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专业质量治理体系,应取得相应质量治理体系认证书。
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有保效投结术科生上课的机制: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有专业根本状态数据监
测评  传体集保属学并限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有专业学情调在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开展进行有效测评;  有以学生评估为主体的评教制度;有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的研讨不  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的机制,使专业培养定位和规格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开展的需要。
建立有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征求意见及建议的机制、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的调查与评价,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