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收稿日期:2020-05-22
景德镇烧制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浮梁县志》卷一二《杂记下•述旧》载:“新平治陶始于汉世,大抵坚重朴茂,范土合渥,有古先遗制。”《南窑笔记》(清• 张九钺)也有载:“新平之景德镇在昌江之南,其治陶始于季汉,埏填朴素,即古之土脱碗也。”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北方瓷匠则将制瓷技术带入南方,推动了南方瓷业的发展。“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北宋亡,南宋立),经济重心完全南移,北方人口又一次大量南迁,大量文人雅士、能工巧匠随之移居江南。景德镇也因此吸纳了不少天下名窑之能工巧匠,将天下名窑之大成集于一镇。外来工匠不仅带来了精良的制瓷技术,更带来了他们的艺术理念、经营之道,推动了景德镇瓷业的大力发展,助力景德镇名扬四海。清代乾隆年间浮梁知县沈嘉徵在《民窑行》中记录了这一史实:“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让景德镇成为了天下瓷都。
一、唐代,景德镇已有陶窑、霍窑制瓷进御
《景德镇陶录•卷五•陶窑》(清•蓝浦)载:“唐初(618)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素润,镇钟秀里人
陶氏所烧造。《邑志》云:‘唐武德(618)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於朝。於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情人知己歌词《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清•蓝浦)载:“窑瓷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621),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
二、宋代,景德镇因瓷得名
宋时,浮梁县昌南镇主烧青白瓷(亦称影青瓷),“颜比琼玖”(北宋•彭汝砺•《送许屯田》),真宗皇帝因为对其特别青睐,便将年号“景德”赐予昌南镇,并钦命进御瓷器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昌南镇因此被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亦因此得名并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三、元代,景德镇成为“官窑”
至元八年忽必烈称帝。忽必烈在统一全国的前一年(至元十五年)就设立了专为宫廷和官府服务的“浮梁瓷局”,并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景德镇成为了官窑。
景德镇在元代陶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1、发明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以前,景德镇一直使用只以瓷石烧制瓷器的一元配方),突破瓷器无大器的困境,使得陶瓷做大器成为了可能。
简述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江生林
摘要:景德镇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制瓷历史,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通过温习有关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古籍专著,结合自身的体会,简要梳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以求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鲜活的见解。
关键词:景德镇 陶 瓷 发 展
2020·第5期 总第189期
全运会开幕式回放2、由“浮梁瓷局”督办的专为军事机关“枢密院”烧制的“枢府瓷”(亦称卵白釉瓷),为明代能成功烧制出高质量的纯白釉瓷打下了基础,也是青花、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创烧的青花和釉里红瓷,是中国陶瓷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里程碑,给景德镇瓷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四、明代,景德镇成为“御窑”
《景德镇陶录•卷一•图说》(清•蓝浦)载:“明洪武二年,《江西大志》作三十五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
明代,景德镇不仅成功烧出了质量极高的纯白釉素瓷,而且创烧了青花斗彩瓷(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黄、紫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于宣德)、玲珑瓷(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始于永乐)、青花玲珑瓷(釉下青花纹饰与玲珑配合装饰的彩瓷品种。始于成化)、薄胎瓷(最薄0.5毫米,最厚1毫米),让景德镇瓷器拥有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佳冠。
明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推动了景德镇陶瓷的国际化,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著写的《瀛涯胜览》、费信著写的《星槎胜览》、巩珍著写的《西洋蕃国志》,都纪录了景德镇瓷器在海外销售的情况。马欢在书中说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费信在书中记录了瓷器贸易的地方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巩珍在书中记录了占城、爪哇、锡兰等地人们对中国青花瓷的喜爱。景德镇亦因此成为了中国的制瓷中心,统领陶瓷江山。
五、清代,景德镇陶瓷进入巅峰状态
赛博朋克2077攻略
左倾右倾是什么意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能将景德镇陶瓷推向巅峰,一是因为皇帝对陶瓷的热爱,亲自参与陶瓷设计,关注陶瓷制作;二是因为有皇帝钦命的督陶官对御用瓷器制作的尽心尽责。景德镇陶瓷在清代能进入巅峰状态,历朝的督陶官们功不可没。
清代,从康熙起就开始指派督陶官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
1、臧应选,康熙十九至二十七年(公元1680~1688)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
“臧窑”最大的成就是单釉瓷。《景德镇陶录•卷五•国朝》(清•蓝浦)载:“臧窑……土埴腻,质莹薄,诸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
2、郎廷极,江西巡抚,康熙四十四至五十一年(公元1705~1712)兼理景德镇“御窑厂”窑务。
郎廷极在督陶期间,主要精力用于仿制宣德、成化器。《在园杂志》(清•刘廷玑)载:“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郎窑行,戏呈紫衡中丞》(清•许谨斋)诗曰:“比视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郎窑”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仿烧宣德红釉时,不仅成功复制出了宣德“祭红”,而且在其基础上创烧了“郎窑红”和“豇豆红”(亦称美人醉)。“郎窑红”的烧成难度极大,以至于民间有“要想穷,烧郎红”的传说。
3、年希尧,雍正二至十三年(公元1723~1735)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
“年窑”的最大成就是仿古创新。《景德镇陶录•卷五•国朝》(清•蓝浦)载:“年窑……选料奉造,极其精雅。驻厂协理官,每月於初二日、十六日两期解送样至关呈请,岁领关帑。琢器多卵,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
46
实基於此。”
4、唐英,两朝督陶。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命“唐英着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御窑厂协理官”。乾隆二年(公元1736)再次受命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
穿衣搭配“唐窑”对景德镇陶瓷发展贡献最大。《景德镇陶录•卷五•国朝》(清•蓝浦)载:“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泑,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黑、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泑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既复奉旨恭编《陶冶图》二十页,次第作《图说》进呈。临川李巨来先生序公集云:‘独斟酌华实,间有得於心。而龙缸、均窑追绝,业复古制;翡翠、玫瑰,更出新奇。是公之陶,即公之心为之也!’”唐英奉乾隆旨编纂的《陶冶图》,图文并茂,详尽地解说了制瓷的全部工序,为中国陶瓷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史料。
清代,“陶至今日,器则美备,工则良巧,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谨录其特著者。”清代创烧的“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将景德镇彩瓷推上了巅峰。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皇权结束,御窑关张,御窑巧匠散落民间。
民国时期,有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瓷画艺人组成了民间艺术团体——“月圆会”(后称“珠山八友”),每逢十五日聚集在一起,切磋画技,讨论画理,探索创新之路。他们改良传统粉彩工艺和技法,汲取中国画的营养,在瓷上创作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让景德镇“新粉彩”瓷(时人为区别传统“粉彩”瓷命名)成为了民国时期陶瓷艺术的标杆,恢复了陶瓷艺术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景德镇成立了大型国有瓷厂——建国瓷厂、人民瓷厂、红旗瓷厂、红星瓷厂、新华瓷厂、光明瓷厂、宇宙瓷厂、东风瓷厂、艺术瓷厂、为民瓷厂,开拓了许多适合新中国发展的新的陶瓷产业,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用瓷、电子陶瓷、特种陶瓷、高技术陶瓷并肩前行,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景德镇陶瓷发展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改革开放后,景德镇进一步敞开胸怀吸纳海内外陶瓷艺术爱好者,“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芒果台主持人[1]方李莉.中国陶瓷史.齐鲁出版社,2013-12.
[2]曹春生,金文伟,李婧婧,李胜利.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概说•景德镇陶瓷史丛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0.
[3]蓝浦[清].景德镇陶录.由异经堂刻印刷出版.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
[4]张九钺[清].南窑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4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