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城市交通特征剖析及生态交通规划实践
带状城市交通特征剖析及生态交通规划实践
——以阿勒泰中心城区为例
汪益纯王树盛
【摘要】带状城市是受到地理环境和人为历史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呈狭长带状发展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一类城市。带状城市特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形态对交通发展模式具有特殊要求。本文以阿勒泰中心城区为例,剖析了带状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和交通特征,提出了“纵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横向以慢行交通为主导”的带状城市生态交通模式,根据阿勒泰城市特征进一步细化提出“四重轴线”的带状城市生态交通网络总体组织方案,并根据总体组织思路对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道路交通等各专项规划方案进行了实践落实。
【关键词】带状城市;交通特征;生态交通模式;阿勒泰;交通规划;
“带状城市”是指城市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等)或人文历史因素等影响,城市核心区呈带状分布,外围组团向两侧延伸的一种城市形态[1]。带状城市在土地利用形态和空间分布结构上有着典型的特点,因此其交通特征也具有自身独特之处。本文以阿勒泰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对带状城市交通特征的剖析,提出符合带状城市发展的生态交通模式,分析生态交通模式的内涵及适应于带状城市的生态交通网络总体组织方案,并详细阐述这一组织方案在阿勒泰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实践及落实。
阿勒泰位于我国西北边境的最北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临界,为四国交界之地,是我国重要的历史边陲重镇和现代对外的平台。阿勒泰中心城区建成区位于克兰河河谷,是典型的河谷型带状城市。受地形限制,呈南北向的狭长带形;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最窄处仅几百米。南北最大高差约200米,东西最大高差约60米。南北向狭长的城市发展形状,给城市南北向交通带来较大的压力,南北向主干路集中了城市大部分交通量,如何通过构建适合带状城市发展的生态交通模式,是具有该类特征城市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1.带状城市交通特征
1.1 土地利用形态
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同时也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是交通产生的根源,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同形态决定了交通需求的性质、数量与分布、交通供应的配置数量与等级[2]。分析带状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特征是剖析带状城市交通特征的根基。
(1)带状城市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骨架,城市生活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
交通干线布置[3]。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
(2)城市继续发展通常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形成不同发展片区,带状城市根据不同的发展
阶段可以分为单核心带状城市和多核心带状城市。
(3)带状城市具备亲近自然的先天优势。由于带状城市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保持了人与自然接近的可能性,使得居民具备亲近自然的先天优势。
图1 单核心带状城市图2 多核心带状城市
阿勒泰中心城区沿克兰河两侧主干路(金山路—解放路、团结路—红墩路)纵向发展,现状正处于单核心带状城市向双核心带状城市的过渡阶段。
图3 阿勒泰土地利用形态发展情形
1.2 交通特征剖析
带状城市受自然地形及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特征表现为纵向干路数量有限,横向连接道路较多。但带状城市土地开发集中在纵向干路两侧,纵向干路交通流集中,有限的纵向交通资源与巨大的交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这一点即是带状城市的局限,同时又是带状城市更好的组织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势。另外,由于带状城市横向宽度狭窄,使得城市生活区与自然山川、河流之间的距离更为接近,为带状城市更好地发展慢行交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带状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城市交通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小满养生要注意 做到这几点轻松过夏>给老师的元旦祝福语简短(1)纵向道路资源受限,需要借助公共交通
带状城市横向狭窄,城市横向发展空间余地很小,往往又有河流经过,道路布局和走向均受到制约。城市内部交通、过境交通以及货运交通均在有限的纵向道路上汇聚,交通压力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大。受约束的道路资源与承担了过境交通功能和大部分城市交通功能的交通需求之间存在不协调,需要借助占用道路资源少、运量大的公共交通方式解决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交通问题。从阿勒泰现状交通分布和交通运行情况可以看出,阿勒泰主要交通出行均集中在纵向分布上,高峰小时纵向干路上交通流量较大,城市主要的交通拥堵点均出现在城市纵向干路上。
图4 阿勒泰全方式交通出行分布图5 阿勒泰中心城区交通运行情况图(2)人口和就业岗位集中于纵向走廊上,便于组织公共交通
带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突出特点为:带状城市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骨架,城市生活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3]。阿勒泰纵向交通干线两侧300米范围内以城市40%的用地面积,集中了11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55%;集中了6万的就业岗位,占城市总就业岗位的55%。沿城市纵向轴线集聚的人口和就业岗位,为组织大容量、高速度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了支撑,有利于公交走廊的形成。
(3)城市横向宽度狭窄,利于发展慢行交通
带状城市横向宽度狭窄,沿纵向走廊集聚的就业岗位、公共设施等均处于慢行适宜范围之内。横向适合发展慢行交通,纵向适合发展公共交通,因此,城市客运交通应该以“公交+慢行”的方式加以组织。在城市纵向,形成公交廊道,满足大多数人们的出行,带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及土地开发利用,引导城市发展;在城市横向,重视发展慢行交通,注重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
(4)城市近山亲水,适于打造特休闲慢行系统
rolling in the deep 钟伟强带状城市亲近自然的特征,使得城市本身拥有良好的自然景点及休闲场所,同时横向宽度的狭窄,又使得居民仅需借助慢行交通方式即可到达。充分利用带状城市这一优势,发展休闲慢行交通,对于城市特的彰显、宜居城市的打造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带状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低碳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受自然地理条件约束,避免了城市无序蔓延;二、人口、就业沿纵向轴线分布,体现密集及邻近的开发模式,鼓励公共交通出行[4];三、就业岗位、公共设施及休闲景观资源位于“慢行+公交”的可达范围内,促进绿交通发展。基于带状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其交通特征集中体现为“纵向公交,横向慢行”。为充分发挥带状城市作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势,交通系统的构建应以这一交通特征为基调构
建带状城市的生态交通模式,本文进一步分析生态交通模式的内涵及适应于带状城市的生态交通网络总体组织方案,并以阿勒泰为例,阐述带状城市生态交通模式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2.生态交通模式的内涵及构建
2.1 生态交通模式的内涵
生态交通模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及交通环境的约束[5],构建以慢行、公共交通等大众化的绿交通工具为主体的交通体系,重点关注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以及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其目的是使城市交通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生态交通模式的内涵表现在以下两点。
(1)与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协调
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现状、环境资源约束以及城市发展目标等方面合理确定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与城市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交通组织模式,确实做到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以绿交通方式为主导,不同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生态交通模式更加关注低碳交通、绿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绿交通方式为主导的前提下,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交通资源分配向绿交通方式倾斜,同时关注不同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既体现“绿”的主调,也实现各种“颜”之间的合理搭配[6]。基于带状城市特定的土地利用形态和交通特征,适应于带状城市的生态交通模式总体概括为“纵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横向以慢行交通为主导”。
2.2生态交通网络的构建
根据带状城市特殊的土地利用形态和交通特征,在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提出“四重轴线”的生态交通网络总体布局方案。四重轴线分别是公共交通轴线、慢行交通轴线以及其他机动车交通轴线。
(1)公共交通轴线:沿带状城市纵向发展轴组织公共交通,构建公共交通廊道,串联城市纵向发展片区,引导带状城市片区式用地布局结构的形成。
(2)慢行交通轴线:沿带状城市中心河流或者两侧山体组织纵向慢行交通轴线,同时利用城市道路、排洪沟、上山小径向城市生活区延伸,承担步行休闲、接驳公交及短距离通勤功能,引导带状城市各个片区内形成步行尺度单元。
(3)其他非机动车轴线:外绕城市建成区,并通过主、次干路与公共交通轴线相衔接,承担片区间小汽车通勤、分流过境交通及货运交通的功能。
图6 “四重轴线”生态交通布局模式
牧场物语 风之集市
3.生态交通规划实践
3.1 交通方式结构目标
落实生态交通规划理念,根据阿勒泰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路网特征以及需求特征,提出在阿勒泰中心城区构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结构,全面提升绿交通服务质量,2030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40%,慢行交通不低于40%。
赚钱的方法3.2 城市道路规划
以“四重轴线”生态交通网络组织方案为指导,对道路系统进行组织。
纵向:增加南北向道路通道,引导客货分流、过境交通,减少片区之间交通与片区内部交通的交织;带状城市中心纵向干线道路横断面设计预留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空间,为组织公共交通提供基础载体,两侧的纵向干线道路横断面设计向小汽车交通倾斜,形成城市纵向快速机动化通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