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景宁县城景区化规划研究
142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景宁县城景区化规划研究
Research on the Scenic Area Planning of Jingning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ull-area Tourism
摘  要:景宁,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试点,拥有“两山夹一水”的空间格局,是富有生活气息、文化韵味的山水之城、风情之地。伴随全域旅游发展和美丽县城建设,景宁成为浙江省城乡更新和魅力再造的典范。景宁以“县城景区化,街区景点化”为整体策略,构建“连山露水”的生态网络,强化“诗画畲乡”的文化氛围,完善“主客共享”的配套设施,优化“和美景宁”的环境风貌,围绕建筑风貌-分区引导、城市绿地-量质并举、景观照明-亮化彩化三大载体,最终创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全域旅游;魅力空间;县城景区化;景宁Abstract: Jingning, the only She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China, is a provinci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 pilot cit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Jingning County is betw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It is a city full of life atmosphere and cultural char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y, Jingning has become a model of urban and rural renewal and charm re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gning County's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county town as a scenic area and blocks as scenic spots". Jingning's ecological network should reveal mountains and rivers,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poetry and painting, and improve the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environment. Thre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urban green space transformation, and enrich the color of landscape lighting transformation. Jingning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first batch of 4A level scenic area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ll-area tourism; charming space; county town as a scenic area; Jingning
背景下,景宁以县城为核心,塑造城乡特、展现空间魅力、完善服务配套、加强虹吸能力、带动全域发展。本文以景宁县城景区化规划为例,探析全域魅力空间下的县城景区化发展路径。
2  城市景源分布与评价
2.1  山水之城:有美丽风景的地方
景,风景;宁,安宁。“山谷险远,矿徒啸聚”始置景宁县[2]。洞宫余脉,山河交汇,小溪、鹤溪穿城而过,敕木山,萦城绕村。相对闭塞的交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景宁县城与青山绿水的原生关系。目之所及,层层叠叠的远山;足之所至,绿掩映的风景。
施梦颖胡  越李  鑫姚悦思
SHI Mengying HU Yue LI Xin YAO Yuesi
2.2  凤凰余脉:有独特文化的地方
畲民素有“崇凤敬女”的民俗,女性传统发式和服装称为“凤凰装”,装饰物上也多凤凰图样。畲民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医药、体育活动、祭祀礼仪等。
景宁是畲族迁徙到浙江的第一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在景宁县自发形成特民族聚居区,在全域范围内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在敕木山一带,保留了具有鲜明畲族特的村落百余个,共22个畲族聚居村、24个畲汉混居村[3]。
2.3  风情之地:有旅游潜力的地方
行销课程景宁史上有“鹤溪八景”,现存历史遗迹
文章编号:1000-6664(2020)S2-0142-05DOI:10.19775/j.cla.2020.S2.0142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1      修回日期:2020-06-29
1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县城景区化
全域旅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破城乡发展藩篱,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文件以来,为促进旅游发展与建设,发挥城市的旅游度假休闲功能,优化整合区域环境,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动全域旅游。“县城景区化”作为构建“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体现和抓手[1],在国内各地开始涌现。
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浙江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试点,自2016年开始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
施梦颖,胡越,李鑫,姚悦思.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景宁县城景区化规划研究.中国园林,2020,36(S2):142-146.
143
中国园林 /2020年 / 第36卷 / S2
较多,种类丰富。现有2个精品旅游区——外舍
古镇、千年山哈宫,1个省级森林公园——草鱼
塘,1个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大众街,1个田
青春有你melody歌词园综合体——东弄。还有丰富的旅游纪念产品,
尤其是以“惠明茶”为代表的特产品,如畲
药、凤凰装、彩带、茶叶、菌菇、高山蔬菜等。
2.4  尺度怡人:有生活情趣的地方
景宁县城面积约500hm2,有7万左右人
口,山水环绕,建筑高度控制在20m以下。景宁
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空间尺度舒适,生活环境轻
松。家家养花喝茶,户户舞蹈健身,造就了属于
景宁的独特的悠闲和恬淡。
红榉木3  景宁县城景区化的技术路线
3.1  景宁县城景区化的总体定位
景宁立足“独特的畲乡文化禀赋,怡人的
城景共生关系”,规划组织“畲族文化,休闲
文化”2条文化线索,借鉴“广西阳朔、浙江横
店、新西兰基督城、泰国清迈”等众多成功案
例,以“畲族文化”5A级景区城为目标,打造
具有浓郁旅游氛围、优美环境风貌、多元服务
设施和丰富景点资源的白天宜游、晚上宜留、
主客共享、产城景共融的“中国畲乡·和美景
宁”(图1)。
3.2  景区化的技术路线
景区化规划是在时代要求下,兼顾生态和
发展,立足当地特,以景区城为建设目标,通
过“景区”“景点”2个层次,围绕“点、线、
面”展开的魅力空间实施计划(图2)。
4  “县城景区化,街区景点化”的发展路径
4.1  构建“连山露水”的生态网络
景宁县城空间沿人民路主街及鹤溪、南北轴线生长,交通双向延伸至四周山体。规划围绕“融山入城,
秀水润城”的目标,结合浙江省园林绿化事业和绿道网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园林城市创建要求、生态防护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划出城市“禁建区”,构建“连山露水”的生态网络。
对已破碎的绿地,用绿道、廊道进行串联;对被掩埋的水系网络,进行景观化恢复,疏通水脉的毛细循环;对被割裂的山体,改造为公园,并策划城市活动,增加其活力及附加值。最终构图1  景宁县城鸟瞰图(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图2  县域景区化技术路线(施梦颖绘)
2
144中国园林 / 2020年 / 第36卷 / S2
建以景宁山水资源为基底、道路河网为廊道、绿地公园为斑块的三位一体的生态网络格局[4]。4.2  强化“诗画畲乡”的文化氛围
景宁具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和“畲族民歌”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民歌、祭祀仪式、彩带编织技艺、婚俗、“畲语”“赶野猪”“操石磉”“畲族服饰”“抢猪节”等15项文化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5]。规划围绕这些“非遗”资源,策划以“诗画畲乡”为主题的特活动。目前,景宁已成功举办了一批以“中国畲乡三月三”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包括畲乡风情节、中国畲族民歌艺术节、
图3  县城内“八景”恢复效果(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中华畲族服饰设计大赛、中国畲族民间传统体育节及民俗风情一条街展示等系列活动。
“非遗”文化和畲族民俗风情的有机融合,使景宁“诗画畲乡”的文化名片更加立体,同时,文化资源、文旅产品和市场的有效衔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文旅”引擎,赋能地方产业[6]。
4.3  完善“主客共享”的配套设施
县城围绕景区化“特宜赏、欢乐宜游、生态宜留”的目标,完善“主客共享”的配套设施。针对餐饮分布不均、类型单一,打造“畲乡特小吃”;针对住宿体系总量不足、品质不高,提出“提质升星”3年计划;针对交通混
行、乱停车辆,公共交通不足,提出“游行分流、地下停车、绿道先行”的策略。优化“食、宿、行”3个基本服务体系,实现公共空间开放、场地综合利用、休闲业态空间置入、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旅游交通宁静通达的目标。
朋友圈分享钓鱼的文案同时,根据综合型“畲族文化”5A级景区城的设施要求,围绕“一核(外舍)三心(大众街、山哈宫、东弄)五点(千涘崖、石印山、西山、惠民寺、浮丘)”旅游服务配套体系,构建休闲购物、公共卫生、大数据智慧服务3个服务体系。4.4  优化“和美景宁”的环境风貌4.4.1  建筑风貌,分区引导
山地型城市更新,坚持“新建建筑少破坏山
145
新化县属于哪个市中国园林 / 2020年 / 第36卷 / S2体、植被、水文状况,力求保护地貌原真性”的原则,尤其注意保护现有透景线,做到建筑与山相融、与山相拥,最终望山见水。
景宁县针对“商贸行政服务区、门户形象展示区、日常生活居住区”三区的建筑风貌提升,注重对景宁传统建筑材料、设计手法精髓的抽象及演化,尤其是对彩带、畲族文字图案、木石材料的应用。采用乡土材料、灰黄调,统一使用
图4  “鹤溪十景”一览(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图5  “夜游八景”一览(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乡土门窗,增加畲族符号,弱化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立性,使景宁县城风貌整体协调。
对遗留下来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大众街历史保护区,优先保护18幢明清建筑、4幢县级文保建筑,其他建筑保留夯土、青瓦、木窗等传统建筑元素,修缮利用历史街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持该片区原有的建筑体量及高度。
对新建的旅游特区——外舍古镇度假区,
在考虑传统建筑形态、建制、元素的同时,综合现代生活习惯,仿出新意,仿出畲乡特[7]。4.4.2  城市绿地,量质并举
针对景宁县城“绿量不足、品质不高、功能单一”的问题,提出“量质并举,功能完善”的规划策略。推进“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3级公园体系构建,打通鹤溪—老鸦尖、豸山—石印山、石牛山—笔
架山3条山水走
4
5
146中国园林 / 2020年 / 第36卷 / S2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景区化”概念规划[Z].2016.
[2] 周杰.景宁县志[M].影印版.1873(清同治十二年).[3]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县畲族核心聚居区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Z].2006.
[4]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Z].2017.
[5]
洪伟.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考察对象[J].浙江社会科学,2009,25(11):108-113.
[6]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建成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Z].2016.
[7]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建成区建筑风貌改造提升专项规划[Z].2016.
[8]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建成区园林绿化改造提升专项规划[Z].2016.不完美的小孩
[9]
姚悦思,谭侠,李鑫.城市夜景照明的特塑造:以景宁县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编辑/李旻)
作者简介:
施梦颖
1988年生/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地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杭州 310030)
胡    越
1988年生/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地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杭州 310030)
李    鑫
1984年生/男/浙江东阳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国土绿化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地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杭州 310030)
姚悦思
1985年生/女/浙江绍兴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杭州 310030)
廊。改造现状山地,建设敕木山植物园、畲乡儿童乐园、畲族特体育公园等功能型绿地。利用城市边角废弃地、道路街头转角、三改一拆等用地,增加街旁绿地。增加花箱、窗台绿化、灯箱花篮、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推进立体绿化。
城市周边绿地在保护其生态多样性的前提下,结合“主客共享”的服务设施,增加登山绿道、休憩场地、功能服务建筑、特游憩活动场地等,重塑县城内保有历史遗存的八景(图3),按照史料,梳理恢复“鹤溪十景”(图4),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实现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
、科普、防灾等多功能协调发展[8]
4.4.3  景观照明,亮化彩化
景宁县城景观亮化既要有城市的靓化,更要有景区的“繁星点点”。明确“黑天空保护区”,保护区内杜绝照向天空的逸散光,严防光污染。
景宁县城景观照明点状散落,山体、绿地缺少亮化,同时存在照度不均、亮化单一、灯光刺眼等问题。因此,景宁县城夜景亮化从资源利用、景观创造和人文展示几个角度入手,结合建筑立面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夜游八景”(图5)。围绕“旖旎山水、梦幻山哈”的主题,提出“勾勒山形、晕染鹤溪”的设计路径,提取“鹤溪蓝、山哈金”2个代表颜,展现浙南小城的山水光影,凸显民族韵味的畲乡夜。选取彩带为畲族传统的文化纽带,以“光之彩带”维系旖旎山水情,编织梦幻山哈梦。重点规划中、近2个观赏尺度,通过温、亮度的控制,打造“畲乡文化品位游、鹤溪山水采风游、市井生活体验游、节庆灯光艺术游”4条夜游线路[9]。
5  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景宁县城景区化的发展路径,为全域旅游中的城镇魅力空间打造提供借鉴。
据景宁县旅游局统计,在县城景区化改造之后,2018、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明显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及对当地文化的自信心均有大幅提升。2019年底,景宁县城获批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