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的核算方法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的核算方法
[摘 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职工薪酬》、《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本文介绍了职工福利费的性质、扣除标准和具体的核算方法,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关键词] 企业会计;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
一、职工福利费的性质
尽管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职工薪酬》中已经明确界定: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8项构成内容中的货币性职工薪酬,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职工福利费和职工薪酬中的其他7项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职工福利费本质上是企业以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工资薪金总额为基数,专门提取的一项公益性专项资金,它只能用于企业发生的、与职工有关的下列支出:至今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工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的内设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二、职工福利费的扣除标准
职工福利费作为一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应当在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具体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职工福利费的具体核算方法
根据财政部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中的规定: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毫无疑问,职工福利费是属于上述规定所界定的职工薪酬的范畴,应当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从考虑到日常会计核算应当尽量和税法的规定相衔接,以尽可能减少期末纳税调整的工作量的角度出发,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核算:不按月预提、
据实列支、年终清算;按月预提、发生冲账、年终清算。
四、应用举例
1. “不按月预提、据实列支、年终清算的会计处理
【例1ABC公司浙江省内旅游景点20075月分别以现金支付职工医院医务人员工资80 000元、细纱车间工人张君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1 000元、销售处业务员李民生活困难补助费500元,则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80 000
生产成本——职工薪酬 1 000
销售费用——职工薪酬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81 500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81 500
贷:库存现金81 500
假设ABC公司2007年度共实现利润总额1 500万元、全年共发放职工工资2 000万元、职工福利费实际开支360万元,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率为红玫瑰代表什么25%,则:
1)应纳税所得额=1 500+360-2 000×14%=1 580(万元)。
2)应交所得税=1 580×25%=395(万元)。
3)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3 9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 950 000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主要有两个:不利于企业在本会计年度内均衡安排各月份的费用预算,可能造成各月份之间的苦乐不均;如果当月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开支项目不能及时在本月报销并入账,则有违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2. 按月预提、发生冲账、年终清算
【例220071月,XYZ公司应发工资166描写儿童的诗句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1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6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10万元。
由于公司设有职工医院,根据2005年、2006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公司预计2007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为简化计算,除职工福利费外,公司为职工计提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全部省略),则:
1)预提时:
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00×1+6%=106(万元)。
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0×1+6%=21.20(万元)。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36×1+6%=38.16(万元)。
应计入销售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10×1+6%=10.6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1 060 000
制造费用 212 000
管理费用 381 600
销售费用 106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 660 000
——职工福利费99 600
2)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或 银行存款)
3)年终清算时:
假设XYZ公司2007年度共按月预提职工福利费119.52万元、实际开支99.52万元、年末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账户的贷方余额为20万元。全年共发放职工工资1 99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 500万元,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为25%,则:
首先,将已经计提、尚未用完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账户的贷方余额为20万元予以冲回: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00 000
贷:管理费用 200 000
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冲回平时多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20万元时,应当根据原来计提时列支的渠道按比例分别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但由于查、计算各账户分别应当冲回多少数额的工作量太大,所以根据重要性原则的理念,可以选择直接贷记管理费用账户。
其次,进行所得税清算:
由于XYZ公司2007年度实际开支的职工福利费99.52万元只占本公司全年工资薪金总额1 992万元的过路费计算5%,可以全部在税前予以扣除,因此其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3 500万元,无需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
1)应交所得税=3 500×25%=875(万元)。
2)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8 7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 750 000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1)有利于企业在本会计年度内均衡安排各月份的费用预算;(2)即使当月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开支项目不能及时在本月报销并入账,也不会违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缺点主要是和前者相比,工作量有所增大。但瑕不掩瑜,笔者还是倾向于选择这种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2006
电信手机流量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 2006
3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四级英语分值分配细则].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