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指游戏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讨
【摘要】本文尝试以手指游戏的特点及功能着手,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入手,通过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活动组织中的运用,探索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小班 手指游戏 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有什么区别《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且又指出“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1.语言表达匮乏,缺乏完整性。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大多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并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发展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言教学单调,缺乏趣味性。
准提神咒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教学途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缺乏兴趣。
二、手指游戏的实施措施
(一)搜集创编合适手指游戏
dnf职业介绍在活动前期,教师与家长共同搜集与创编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指游戏,并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手指游戏,来验证手指游戏在班级中的适合情况。
(二)创设宽松愉悦语言环境
幼儿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受环境所影响,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展开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发展幼儿语言,就不可能进行适宜的语言运用。《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是为幼儿提
供发展各种能力和实践的机会与条件”。因而可知,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语言教育的展开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在入园后,大部分活动是在室内进行,因此做好活动室的区域环境布置,让幼儿处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有利于激发幼儿语言交流的情感。对于小班幼儿,我们首先依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把室内的墙饰进行重新安排设置。创设童趣的活动环境能激发幼儿对手指游戏的兴趣。
(三)一日活动巧用手指游戏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孩子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经验的积累上发展语言。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在集体教学中巧用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提高语言能力。除此之外,在活动中的“空白”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些简短、有趣的手指游戏,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又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1.集体教学——开展多形式手指游戏。
手指儿歌形象生动,有助于幼儿判断自身行为的对与错,而情境手指游戏教学是一种十分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儿歌之前,为幼儿创设学习儿歌的适宜情境,让幼儿在学习之前处于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想游戏的意愿。情景化的手指游戏可以运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为集体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体裁。只有在集体教学活动变的丰富有趣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欲望。
(1)数学教学——开展手指数字游戏。
我们把数字、序数、数量词等加入到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中,“大拇哥,二拇弟,三,四小弟,五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卷子卷子一、卷子卷子二、卷子卷子三、卷子卷子四、卷子卷子五,准备上山打老虎”、“123、321”等,这些数字手指游戏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语言教学——开展手指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是通过故事的贯穿来开展小班幼儿手指游戏;故事表演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组织形式一种游戏。教师可先为孩子的5个手指分派上不同的角,例如哥哥、弟弟
有关教师节的祝福语、等,也可直接在手指上画上有关故事内容的动物、人物的形象,然后编出不同内容的故事,由十个手指分别上场,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游戏的参与性极强,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培养连贯运用词汇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利用头饰创设一个情境,进行分段表演、讲述,一段讲完,给出一个话题,让幼儿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幼儿可以结伴来讲述,激发表达的欲望。
2.过渡环节——巧用多元化手指游戏。
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我们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造适当的多元化的内容,来丰富手指游戏的运用及操作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共同提高。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入、离园——开展手指韵律操。
在晨间接待及离园中,由于幼儿来园、离园时间不等,为了稳定某些幼儿的情绪,也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开展手指韵律操。手指韵律操是运用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来开展手指游戏,这类手指游戏最能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通
过游戏拉近了师幼及幼儿间的距离,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流、游戏,在交流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餐前、后——开展手指儿歌表演。
手指歌表演我们开展在餐前、餐后或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中。手指儿歌表演是指在节奏鲜明、内容通熟易懂的儿歌或民谣中,通过手指动作的表达。这些通过儿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知识,让幼儿体验了在玩中学的快乐,这使幼儿较快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手指游戏的儿歌是朗朗上口,里面还蕴涵着很多知识。
(3)生活活动——巧用手指儿歌游戏。
在盥洗、进餐、午睡等生活活动环节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借助手指游戏,帮助幼儿提高各方面的独立与自理能力。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造适当的多元化的内容,来丰富手指游戏的运用及操作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共同提高。
3.班级区域——提供多样化手指游戏材料。
我们将区域环境内容的创设,紧紧围绕主题内容和研究的课题展开,以动态、师幼互动的形式不断的更新展示,我们提供了故事中的动物的头饰、自制的指偶和大型的简单故事画面,在激发幼儿爱说、喜欢说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连贯性。
(四)亲子手指游戏进入家庭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小班幼儿的词汇量比较有限,以至于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较弱,为此我们将极力向家长们推荐亲子手指游戏,但由于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到亲子手指游戏的重要性,或许是家长自己不懂,所以也不会和孩子游戏,但也有的家长很重视亲子游戏,但由于自身的原因却总是做不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时,我们就要正确地去指导家长。
1.转变家长观念。
首先我们在班级中开办家长讨论会,宣传亲子手指游戏的重要性来转变家长的观念。其次,制作一些小册子,向家长们宣传亲子游戏重要性。引导当家长在进行亲子手指游戏时,
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以此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家长交流分享。
为了家园的互动性,为了解决家长在游戏中存在的困惑,为了方便我们对家长的沟通指导,也为了提供一个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建立了班级,开展了家长会等,让家长、教师在共同的协作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家长助教。
我们还举办手指游戏推荐会(家长助教)、半日活动家长互动等活动,手指游戏推荐会上,我们邀请了几位家长来跟孩子们一起玩有趣的手指游戏,半日活动家长互动活动,我们邀请有经验的家长给其他爸爸妈妈推荐有趣的亲子手指游戏,帮助家长更好更有效地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三、总结
通过手指游戏的学习能较好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在小班开设的有效性较好。幼儿对手指游戏有了较多的认识,发现了学习手指游戏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也能与同伴之间运用手指游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增强了同伴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锻练了幼儿手的灵活性、协调性,使幼儿的大脑得到了发展,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实践也证明小班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较高,在激发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互动能力、语言能力,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模仿能力、身体表现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能力、记忆力等都有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参考文献
[1]庄春梅.《以手指游戏点化儿童的心灵》.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5月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查快递单号查询查[4]杨德治.《哪些游戏更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早期教育(家教版),2009年3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