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
什么行业最赚钱
校园小说免费完结版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
张媛
【摘 要】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就“篇名”栏检索“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116条(篇)论文。中国大陆学界对赛珍珠《大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创作主体的研究,主要从赛珍珠的特殊西方身份、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多元文化身份、思想倾向、在东西方协会的工作等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对《大地》主题的研究,主要从“史诗”意义、土地乡土情结、女性主义视角、政治文化视角、生态学视角、中西文化交流视角、宗教视角、儒家思想视角、东方主义视角、后殖民主义视角、神话原型视角、文化相对主义视角、文学人类学视角、婚姻视角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三是对《大地》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从方法论角度、性格塑造角度、具体形象、体形象展开分析。相对来说,对《大地》艺术特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深圳男士美容2014(000)006
【总页数】7页(P29-35)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创作主体;主题;人物形象
【作 者】张媛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正文语种】中 文会计凭证怎么做
【中图分类】I106.4
1938年,赛珍珠的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由此《大地》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赛珍珠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作品。查“中国知网”的“检索”,在“主题”栏输入“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272条(篇);在“篇名”栏输入“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116条(篇);在“关键词”栏输入“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99条(篇);在“参考文献”栏输入“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286条(篇)①。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赛珍珠的《大地》在中国大陆学界的研究热度,为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对其研究情况展开综述无疑是有意义的。笔者拟以“篇名”栏检索到的116条(篇)论文为线索,对此展开评析。
对于文学现象的研究,主要牵涉两个方面,一是对创作主体——作家的研究,一是对具体作品的文本解读。具体到赛珍珠的《大地》,还牵涉到比较研究、翻译研究、考证研究、封面研究诸方面,笔者将分别对此展开综述。
中国文论讲究“知人论世”,也就是在对作品展开研究时,首先应该对作者进行研究——对创作主体展开研究。这个传统在对赛珍珠《大地》研究时得到充分体现,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从赛珍珠的特殊西方身份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有赵东、兰兴、张秀英、邓全明、陈辽、韩传喜等。如赵东强调赛珍珠的西方身份,认为赛珍珠的《大地》是“西方视角下的东方神话”[1]。兰兴也强调赛珍珠的美国人身份,认为《大地》是美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2]。张秀英则从中华特有的“孝道文化”角度,分析异国人眼中的中华孝道之“子孝”[3]。邓全明等强调赛珍珠的异国人身份,认为《大地三部曲》是“异国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4]。这些强调都带有肯定成分,但陈辽则从鲁迅对赛珍珠《大地》的评价,对赛珍珠的《大地》展开批评[5]。韩传喜等也认为,应该对赛珍珠这个异乡者展开重新评价[6]。
(2)从赛珍珠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有缑英杰、郁青等。如缑英杰从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入手分析《大地》三部曲[7]。郁青同样强调赛珍珠的中国情缘,从赛珍珠的草根立场“大地之女”角度展开分析[8]。郑际根[9]、周小英[10]、杜鹃[11]都强调赛珍珠《大地》的中国特和中国形象。
(3)从赛珍珠的多元文化身份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有姜智芹、姜春香、冷满冰等。如姜智芹认为赛珍珠是“多元的结合体”[12]。姜春香指出,赛珍珠“以跨文化的视角,向西方介绍了中国这个尚未被西方熟知的国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13]。冷满冰认为赛珍珠的《大地》“建起了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第一座桥梁”[14]。
(4)从赛珍珠的思想倾向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有姚君伟、张素菊。如姚君伟研究了《大地》中赛珍珠的思想倾向,盛赞赛珍珠“对了解中国人民精神内质的刻意追求”[15]。张素菊等从跨文化角度探讨民主思想在《大地》里的反映[16]。
(5)从赛珍珠在中西文化交流、东西方协会的工作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有张素菊、程建梅、冷满冰等。如张素菊从东西方协会的工作介绍了赛珍珠多方面的成就和延续至今的巨大影响力[17]。程建梅肯定了《大地》的划时代意义及赛珍珠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
起的历史作用[18]158。冷满冰从外在于自我的角度,分析赛珍珠之所以能建起沟通中西方文化第一座桥梁的原因:先在中西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创造对中国农民的理解,然后将自己所理解的中国农民返回到世界文学的创造体系中,从而揭示出它的“世界性因素”[14]。
对于作者的研究,有助于对文本的解读,但对于作者的研究,永远不可能代替文本的解读,对于文本的解读才是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成绩单家长评语任何文本都由两种要素组成,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大地》也不例外。对于文本的研究,是《大地》研究的重点,这一点特别明显,研究论文也主要集中在文本的分析上。诺贝尔文学奖中国
(一)关于《大地》思想内容的研究
内容一般包括主题、题材两个方面,而就小说三要素来说,情节、人物、环境同样与内容有关。因此,笔者在梳理《大地》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成果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主题、人物。
1.关于主题的研究
对《大地》主题思想的研究,可以说涉及方方面面,具体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大地》的“史诗”意义。这方面的研究者有朱希祥、赵东、邓伟英、王新春等。如朱希祥明确地指出,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艺术地处理和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史诗”精神:生命的意识与创造的过程;深暖的人性与坚定的信念;社会的背景与生存的时空[19]。赵东等也强调《大地》的跨时代意义,即“史诗”意义[20]。邓伟英认为《大地》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除文人学者的推举,读者阅读、阐释、比较和判断等外在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经典性。在迄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仅有《大地》是描写中国农民命运和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莫言的作品也是,只是论者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得奖,笔者注),这对我国文学具有独特的价值[21]。王新春通过对赛珍珠及其作品《大地》的研究分析,阐述作品成功的众多因素,并得出结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与艺术传统、中国大地的生活源泉与文化背景是赛珍珠作品走向世界的优势[22]。
第二,强调《大地》的土地、乡土情结。这方面的研究者有吴松江、魏兰、唐洁、于艳平、肖琳、黄燕、邓中良等。如吴松江从分析《大地》所表现的“土地情结”入手,肯定了小说的认识价值和艺术品质,指出客观地重新评价赛珍珠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23]。魏兰
认为当赛珍珠触摸“土地情结”这个古老的文化命题时,已经连带着对不同民族的土地恋情进行了联系性思考,催发为创作,即展示了中国题材小说具有的世界性品质,是一种文学突破或文化突破[24]。唐洁认为赛珍珠把握住了中国人的传统生存状态,以“土地”为媒介描写中国,目的是要将真正的中国介绍到西方[25]。于艳平从《大地》的主人公王龙的“土地情结”出发,分析他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26]。肖琳等从评价理论的角度例析《大地》中叙述者及男女主人公对“土地”的评价意义项,发现小说运用了不同类别的评价项,共同构成一个评价意义“”,在探讨《大地》主题建构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阐述作用[27]。黄燕认为赛珍珠在《大地》中真实再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对中国农耕型文化心理结构的了解和把握,以及一个“异乡人”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是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有力例证[28]。而邓中良分析了《大地》的主题并称赞赛珍珠对中国“大地”的眷恋之情[29]。
第三,运用各种理论、流派,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地》的思想内容进行解读、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大地》的思想内容进行解读、研究,是研究成果最多的。这方面的研究者有朱坤领、雷鹏程、王利娜、庄晓敏、杨婷、薛静。如朱坤领评价赛珍珠是倡导妇女
解放的先驱者并解读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大地》三部曲的一个重要价值是突出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30]。而雷鹏程分析了《大地》中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男主人公命运的影响,认为《大地》是一部透过女性写就的男性史诗[31]。王利娜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以《大地》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女主角阿兰的主体性和反抗性,把她恢复为男权制夹缝中的勇敢反抗者,证明了女性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不亚于男性的能力[32]。庄晓敏等也从女性主义角度具体分析了阿兰的顺从和反抗意识,认为赛珍珠在《大地》中很好地体现了女性求生的勇气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33]。杨婷则认为通过塑造《大地》中的阿兰这一女性形象,赛珍珠观点鲜明地表明了自己作为女性主义者的立场[34]。薛静等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大地》进行解读,分别从小说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两个方面分析《大地》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赛珍珠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女性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3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