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政权指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皇帝朱由检自缢后,以明朝宗室为核心“相继建立起的若干个活动地域和存在时间各有不同的政权”。南明史指“从清朝入关、
李自成起义军撤出北京,到南明诸政权及与之合作的农民起义军最后失败,凡历
时四十年”[1]
的历史。南明史涉及满清、各路农民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军及各南明政权间的纷争,
其间各种矛盾纠缠,交错复杂。南明史始终充斥着满汉冲突与矛盾,正因其蕴含的矛盾特质,
抗日战争时期“它又被利用作为鼓舞士气、救亡图存的主要舆论工具,从而更加兴盛起来”,涌现出大量研究著述[2]。史可法作为南明史书写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他与弘光政权命运相连,与当时各方势力关系复杂。史可法扬州殉难等历史,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气节”,史可法被塑造成具有高度自我民族意识、奋力抵抗异族的
人物。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往往大力宣传此类汉民族英雄人物,以期重新挖掘相关历史记忆为革命造势。抗日战争时期该类历史人物同样也被作为相当重要的历史记忆和政治文化资源被重提,不同的是,这些资源已上升到民族国家高度,为振兴中华民族、形塑中华民族意识服务,为民族解放、抵御外敌服务。历史记忆的回溯不仅能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诉求与社会期望的媒介,也能成为人们内心对现实世界态度的反映。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内部历史记忆的差异被淡化,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主旨下,各民族的英雄人物皆有可能被提升至国家层面,被建构成中华民族英雄。如原本为蒙古族英雄的成吉思汗在抗战时期被塑造成中华民族英雄[3]。同样,作为汉民族国内童装品牌排行榜
抗战时期史可法“民族英雄”记忆的多重建构伤感的歌有哪些
郭
辉袁曾子恒
聊天记录删除了还能回来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难,
为唤醒民族意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史可法“民族英雄”记忆作为南明抗清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了重要角,成为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记忆资源。时人关于史可法才能记忆的建构主
要侧重于崇祯、弘光朝的政绩与谏言;关于史可法人格记忆的建构,主要是称赞其清廉无私、勤劳刻苦与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史可法身份记忆的建构则被充分想象,他被整合成全民族各阶级的重要粘合剂,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民族地主”。史可法的“民族英雄”记忆因抗战需要被特殊处理。
关键词:抗战时期;史可法;民族英雄;历史记忆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8)03-0071-07
DOI :10.16514/jki43-1506/c.2018.03.011
收稿日期:2018-02-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民族英雄记忆研究”(17CZS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十月革命
纪念活动研究”(16YBQ044)。
作者简介:针式打印机乱码
牛肉饼郭辉,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2018年5月第43卷第3期武陵学刊Journal of Wuling May 2018Vol.43No.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