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翻译异化与归化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翻译异化与归化
摘要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更加倾向于保留原著的语言特,归化翻译则更加注重读者语言的表达习惯。在文学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译者都需要使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是译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推敲的问题。本文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小说人名、魔法生物和魔法咒语的翻译来研究这部小说中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选择和取舍。
关键词:《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以另一种文化方式进行解读的过程。在翻译中如何处理两种文化差异是翻译的重点,通常有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的着眼点在于尽可能保留原著的语言特,对于一些特词汇采用音译的方式,而归化的着眼点则在于如何将译文更加贴近于读者的文化表达习惯。在文学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译者都需要使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是译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推敲的问题。本文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小说人名、魔法生物和魔法咒语的翻译来研究这部小说中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选择和取舍。
双节快乐的祝福语图片
一对于小说中人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在对外文小说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人名的翻译大多以音译为主,对于有特殊意义的人名或昵称则采取异化或归化的翻译方法。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翻译中,对于其中的人名或昵称翻译也延续了这种翻译理念,以音译为主,这种翻译更多属于异化的翻译处理方式。直接音译的人名保留了原作中的文化习惯和发音习惯,这些直接音译的人名虽然并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但却让中国读者更加领略了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艺术魅力。而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则采取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方式。例如,对于其中的Sirius Black 则翻译成小天狼星布莱克,而对于其中的Peter Pettigrew则翻译成“小矮星彼得”。这是两个结构相近的人名,译者在处理这两个人名的时候,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得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从英文原文来看,这两个人名虽然结构相近,但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Sirius Black中的Sirius是绰号,Black是人名。而Peter Pettigrew则是将人名放在前面,绰号放在后面。在译文中我们则可以看到译者对Peter Pettigrew的翻译顺序进行了灵活的变化,将绰号放在了前面,这样的归化翻译无疑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所以我们才可以在作品中看到了两个可爱、更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人物名称。这就是对于原文人名的归化翻译处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在对这两个人物名称的翻译时,没有使用英语人名中名与姓的分隔符,而是采用了汉语人名中常用的“绰号+人名”的翻译方法,读起来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如同两个好友之间互相起着外号调侃一样。
归化和入籍的区别
在对于小说中人名的翻译过程,音译往往表现的是译者的异化翻译方法,而意译则往往表现的是译者的归化翻译方法。音译和意译虽然看上去只是两种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但其背后往往是作者对于小说本身内容的深刻思考。小说中的布莱克本是出身魔法世界的贵族世家,但身为长子的他却更乐意与魔法学校中平民出身的朋友打成一气,而和自己家族则是格格不入。布莱克聪慧过人,但同时又桀骜不驯,因此用“天狼星”这个意译的名字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采用音译的“西里尔斯”虽然更加符合小说魔法世界中的神秘彩但却无法更好地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彼得的姓Pettigrew也同样反映出了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布莱克一样,译者这里同样将Pettigrew作为彼得的绰号处理。翻译成小矮星一方面是由于单词本身可以看做是法语中小(petite)与英文单词grow过去式的组合,加之彼得本身也确实身材矮小,因此用“小矮星”这个称呼无疑更加符合人物的形象。从人物的故事情节来看,
彼得懦弱的性格使得他在战斗中成为了叛徒,并经常变化成老鼠的形象打探消息或躲避祸端。因此用“小矮星”这个意译无疑使得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活泼,使读者能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对于小说中魔法生物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魔法生物是这部小说的专有名词,一些名词甚至是作者精心创作的而非英语中原本的现成词语。这些专有的魔法生物在小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读者心中有着特殊的形象和魔法情节。因此,如何恰当地翻译其中的魔法生物就需要译者自己研究小说的内容推敲出准确的用词。和上文所述对于小说
中人名的翻译一样,对于小说中魔法生物的翻译同样采取异化和归化两种方式,即通过音译来表示异化的翻译方法和通过意译来表示归化的翻译方法。无论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方法,都需要根据小说中的实际情境和单词本身的创作源由。
首先,对于小说中出现的一些由原英文单词组合、衍生而成的新单词,译者采用意译的归化翻译方法。例如,小说中的Dementor被翻译成“摄魂怪”。原文中的单词是由动词dement加上表示人物的后缀or而成的。dement本意是指令人发狂失去理智。小说中的这种生物便是能够让人丧失心智,失去主观意识,变成行尸走肉的怪物。因此,译者选择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中的称呼“摄魂怪”。这种归化翻译无疑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文化,更加容易被读者接受。再如,对于其中Grim被翻译成“不祥”。原词在英文中是个形容词,本意为可怕、无情、严酷等。在小说中,Grim则是表达一种厄运来临的预兆,通常会伴随着黑大狗的形象出现。因此,译者用“不祥”来作归化翻译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名称在小说中所要表达得情感。
其次,对于小说中作者独创的魔法生物,译者采用音译的异化翻译方式。这是一部以魔法为主要背景和内容的系列小说。原著作者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魔法世界,其中的很多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只是属于小说中的那个世界。为了烘托这种神秘的气氛,原著作者创作了很多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并不是有原有的英文单词重新组合、变化、衍生而来,而是作者凭空杜撰而来。对于这些专有魔法词汇,译者采用了音译的异化翻译方式,从而增加了
小说译本的神秘彩。例如,小说中的grindylow便被翻译成“格林帝罗”,Boggart则被翻译成“博格特”。即使在英文原著中,读者也很难猜想出这两个单词的由来,所以,在译本中译者也顺理成章地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而读者也会为译本中偶尔出现的这些具有神秘彩的词语而感到新鲜和惊喜。最后,对于一些同样是组合而成的单词,但组合的元素一部分是英语中原有单词,另一部分是作者杜撰单词,译者采用异化和归化相融合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小说中的flobberworm一词译者翻译成“弗洛伯毛虫”。这是由于构成这个单词的两个词一个是英文中原有单词worm,另一个则是作者杜撰的单词flobber。通过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生物翻译成“弗洛伯毛虫”既表明了这是一种类似于毛虫的生物,又表明了这种生物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毛虫而是有着特殊的魔法彩。
这是一部表现魔法世界的小说。神秘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彩,所以如何在保留原文中的神秘感和更加贴近于中国读者的文化表述之间到平衡点是译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推敲的重点和难点。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翻译的两种不同方法,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如何将两种翻译方法更好地运用到翻译中去,使得读者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表述下领略到原著作者所描绘的魔法世界的神奇是译者不断追求的翻译境界。
三对于小说中魔法咒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作为一部表现魔法世界的科幻小说,魔法咒语是其中最吸引人的特。小说中的魔法咒语是原著作者
如果回忆容易我会想你念你什么歌罗琳一手创造的,翻译时需要根据魔法咒语在文中的语言环境,魔法咒语本身的语言结构进行考量,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一书中的
魔法咒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作者根据拉丁语或者其他语言组合而成的魔法世界通用咒语,有着固定的说法和标准的用途。这类魔法咒语的词语组合相对复杂,翻译起来也相对困难。译者通常采用异化、归化、异化归化组合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翻译,力求能够在保证魔法咒语神秘感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读者的文化表达习惯。另外一类则是魔法师为了完成特殊的操作而是用的特殊咒语,这类魔法咒语相对于上一类咒语更加容易翻译一些,因为这类魔法咒语的词汇选择和语句表达都更加贴近于生活的表达。下面本文对这两类魔法咒语的翻译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类魔法咒语,译者通常以异化翻译的方法为主,尤其是对于一些短小、具有幽默效果的魔法咒语,异化翻译的方法可以增加咒语本身所营造的幽默氛围,并满足读者对于魔法咒语神秘感的需求。但单纯的异化翻译无法引起读者有效的联想,因此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对魔法咒语本身进行语言分析,融入归化翻译方法是对这类魔法咒语翻译的最佳选择。例如,小说中的魔法咒语Waddiwasi。这个咒语在小说中只有卢平使用了一次,将皮皮鬼塞进钥匙孔的口香糖弹射回去,用以惩罚爱搞恶作剧的皮皮鬼。从小说的气氛来看,对于这件事件的描写无疑是轻松和滑稽的。但如果单纯采用了异化翻译方法,译作“瓦迪瓦西”自然失去了原著中应有的语言联想。从这个魔法咒语的组成上来看,结合小说中上下文的情节,waddi可以看做是英语wad的谐音,在此是指小说中的口香糖。wasi则是法语vasi
的谐音,意思是去那里的意思。因此,结合这些小说中的线索,可以将这一魔法咒语翻译成“瓦西口香糖”。这样的翻译处理自然兼顾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原文中对于咒语的神秘彩。
对于第二类魔法咒语,译者通常以归化翻译的方法为主,但在具体语言结构和词语的选择上则尽可能保留原文魔法咒语的语言特。例如,小说中的魔法咒语Expecto Patronum 是一个许多魔法师都会用到的魔法咒语,用来召唤出自己的守护神进行战斗。这个魔法咒语的用意比较清晰,文字组合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的Expecto是拉丁语中的一个词汇,用于表示盼望、等待的意思,而Patronus同样是拉丁语中的一个词汇,用于表示守护者、保卫者的含义。如果从规划翻译的角度讲这一魔法翻译成“召唤守护神”自然更加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但却忽略了这个咒语在小说中的实际用途。由于这一咒语是用在战斗中的一句魔法咒语,甚至是魔法师在危难之时用于自保的关键咒语,所以为了增加咒语本身的紧迫感和关键感,译文采用“呼神护卫”来作翻译。这样的译文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工整的词语结构也更加符合战斗中紧张的节奏和气氛。译文的整体词汇风格也略带顾问彩,更加符合魔法世界的背景。因此这个魔法咒语的翻译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无论对于哪类魔法咒语,由于都是有原著作者精心创作的,所以译者只能通过有限的语言线索进行分析,得出魔法咒语的源由,使得翻译时尽可能使用归化的方法,但与此同时,由于魔法咒语的神秘和读者对于这种神秘感的期待,所以译者又需要对魔法咒语进行异化翻译的斟酌。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便是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融合使用的翻译文字。
保险费会计分录
结语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翻译中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两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学翻译中绝对的异化翻译或者绝对的归化翻译是不存在的,两者互相融合、相辅相成才是翻译的基本思路。本文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小说人名、魔法生物和魔法咒语的翻译来研究这部小说中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选择和取舍。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凌云:《浅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象征符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中国法定节假日[2] 朱炼红:《翻译目的论与〈哈利・波特〉英汉译本的比较》,《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第2期。
[3] 段波:《魔幻与现实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水融――试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作渊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 冯文娟:《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汉译本》,《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 常升、暴慧敏:《哈利・波特飞到中国――浅谈〈哈利・波特〉系列中译本的成功之道》,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作者简介:田忠山,男,1977―,内蒙古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外语教学,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