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译中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如何处理好归化异化之间的关系是翻译理论界一
直以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归化异化的历史、与直译意译的关系以及如何对立统一的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并佐以大量例证。
关键词:归化;异化;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7)03-0042-03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陈
青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收稿日期:2006-
把人贩子卖了犯法吗09-26
作者简介:陈
青(1976—),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国内外的外语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开阔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但研究中仍存在某些误区,如将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等同、处理归化和异化的适时选择与其对立统一关系上的偏差等。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归化和异化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就其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下面笔者将就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区别、归化异化的定义及其对立统一关系进行深入论述。
一、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
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之争的源头,很多学者常常把它们等同起来进行讨论,认为归化与异化的讨论是上世纪20~30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王东风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就对二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开
门见山地指出:
“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可谓由来已久。”但他没有将它们简单地混为一谈,而是认为,“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也就是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漩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王东风,2002:24-25)
笔者认为,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有其相通之处,但直译和意译是针对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结构提出来的,侧重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所关
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意义和形式。归化和异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归化和异化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层面上,而且也表现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方法,而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策略。方法是策略指导下的具体做法,策略是指导方法的方针与目标。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译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译法。异化和归化与直译和意
译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简而言之,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归化和异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如将两对术语混合使用,则不利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二、归化和异化的定义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
造梦西游1法宝《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对于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翻译的途径一
般有两种,
“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将前者概括为foreignizingtranslation(异化),后者为domesticat-ingtranslation(归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归化?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以译入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规范,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易于使读者在付出最小努力的情况下便可达到最
佳语境效果。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陪外宾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翻
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
2007年5月
May.2007
第7卷第3期
Vol.7No.3
42··
译向外宾介绍剧情,说了半天客人仍然似懂非懂。周总理见状哈哈一笑,告诉外宾这出戏也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简单的一句话,大家便心神领会了。周总理的这一归化杰作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外交译事中的一桩美谈。
什么是异化呢?韦努蒂明确指出,异化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
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这种通过异化处理而保留下来的原作中的异国情调,将在精神上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满足。翻译中,在语音层面上异化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如进入中文的“镭射”(laser)、“模特儿”(model)、“咖啡”(coffee);进入英文的“功夫”、“普通话”、“关系”。翻译中的异化在被称为民族文化“活化石”的成语和习语层面也有突出的表现。如“armedtoteeth”译为“武装到牙齿”、“aneyeforaneye,atoothforatooth”译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llroadsleadtoRome”译为“条条道路通罗马”、“ivorytower”译为“象牙塔”等。同样,以汉语为源语以英语为目的语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摊牌”译为“showone’scards”、“揭开新的一页”译为“turnoveranewleaf”、“纸老虎”译为“papertiger”、“丢面子”译为“toloseone’sface”、“留面子”译为“tosaveone’sface”等等。
三、归化和异化之争
归化和异化之争的历史悠久,中西学者对于归化和异化也是各持己见。
1、中国的归化异化之争。在古代,归化与异化之争源自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到了近现代,“直译”和“意译”替代了“质”和“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信”与“顺”的翻译标准引发了激烈的直译与意译论战。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一批左翼学者主张直译,其中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认为翻译“
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瞿秋白也主张直译。而意译派认为直译以辞害义,语言诘屈聱牙。郭沫若在谈论译诗的问题时说:“字面,意义,风韵,三者均能兼得,自是上乘。即使字义有失而风韵能传,尚不失为佳品。若是纯粹的直译死译,那只好屏诸艺坛之外了。”当代中国译坛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视为上世纪20~30年代那场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及升华。
2、西方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在西方,归化和异化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Cicero、Horace、St.Jerome等人所谈的word-for-wordtranslation和sense-for-sensetranslation。20世纪70年代,异化与归化之争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当代国际翻译界,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他提出了“异反翻译”的概念。这种翻译刻意在目的语的
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在这一概念中,他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译者对读者毫不妥协,要求读者接受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Nida是归化的代表。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动态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尽可能地把原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名画介绍
四、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早在1935年7月,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指出:“动笔之前,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竭
力使他归化,还是尽量保留洋气呢?”“归化”和“异化”的“度”,的确是每一个翻译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过分地一味追求归化会抹去许多风格、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不利于反映原作的精神和介绍外国文化,达到通过语言了解外部世界的目的,从而影响译文的真正价值。同样翻译中“异化”的表达方式常使译文晦涩难懂,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降低了它们在语言使用者中间的可接受度。如此看来,翻译中一定要处理好归化和异化间的辩证关系,适时适地地把异化和归化结合好,以求达到翻译的佳境。归化和异化的运用应力求适度、贴切;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读者有时二者选用其一,有时二者交互运用、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下面笔者将从《浮生六记》和《茶馆》的两种英译本中选取典型例子进行比较。
保险龙头股《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用简单通俗的文言文写成。它讲述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生活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悟,其间穿插风景描绘和文学、艺术批评,不乏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精髓。我们不妨对照一下面对相同的原文,中西译者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例1.问从途。曰:“南行十里即泰兴县城。”(沈复,1999:164)
IaskedthemfordirectionsandtheytoldmethatIwastogostraightsouthfortenliuntilIshouldreachTaihingCity.(LinYutang,1999:165)
Iaskedthemtheway,“Gosouthaboutthreemiles”,oneofthemdirectedme,“whenyoureachthecityofTai-hsing.”(ShirleyM.Black,1959:92)语言有很多共通之处。尽管语言形式差异很大,但要表达等同内容还是可能的。在翻译范畴内,译者的词语选择通常可以反映他的翻译策略。而当译者有多种选择时,他的翻译策略取向更为明显。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林语堂运用归化策略,而外国人布莱克则运用异化策略。中国和英国采用不同的度量衡单位,林语堂借助音译法保留其异国情调。而布莱克将中国的长度单位转换成英国的长度单位,结果剥夺了原有的民族彩。
第3期陈青: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43
··
责任编辑:陈冬梅
Abstract:Therearelotsofarticlesdiscussingthedifferencesbetween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Howtouse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c
orrectlyhasbeenahottopicintranslationkingdom.Thispaperistodoaresearchconcerningthehistoryofthesetwostrateg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freetranslation,literaltranslationandthesetwostrategies,andalsoitdealswithhowweshouldchoosethecorrectstrategyinourtranslationbyil-lustratinglotsofexamples.
Keywords: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unityofopposites
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inTranslation
CHENQing
(Weifang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茶馆》是我国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老舍先生通过对茶馆中各个阶层人物活动的描述,真
实而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政治行动所导致的各种现象,再现了三个历史阶段中的人物和社会政治状况。《茶馆》剧本共三万字,写了三个朝代,时间跨度五十年,写活了七十多个人物。虽然只是一个三幕短剧,但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茶馆》的两个英译本的两名译者一位是中国人英若诚,另一位是外国人霍华。对待涉及文化因素的内容,两位译者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
例2.秦仲义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
QINZHONGYI:Notso,notso.WhatlittleprestigeIhavepalesinyourpresence.(Laughsheartily)
EUNUCHPANG:Nicelysaid.LiketheEightImmortalscrossingthesea,weeachhaveourownstrengths,eh?(Laughsheartily)(霍华译本:P49)
QinZhongyiWell,Iwouldn’
tsaythat.WhatlittleinfluenceImaywieldwon’tgof
arinyourpresence.Ha!Ha!Ha!
EunuchPangWellsaid!Let’
sbothtryourbest,andseewhathappens.Ha!Ha!Ha!(英若诚译本:P41)
例3.王淑芬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
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WANGSHUFEN:Iagree,ThirdElder,butinthesehectictimesweshouldbethankfultohavea归化和入籍的区别
jobatall.We’
veallgottopractisealittleforbear-ance.(霍华译本:P69)
WangShufenYou’
requiteright,MasterLi,butthesedaysyoucanthankyourluckystarsifyouhaveajobatall.Weallhavetobeabitpatient.(英若诚译本:P65)
在上面的例子中老舍先生用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和“念佛”这两个富有中国特的词语。英若诚先生为了方便观众理解,采用了归化的策略,省略了极具文化内涵的谚语,把意思用英语中类似的词语解释给观众;而霍华则尽可能地保留了汉语的文化内涵,尽管外国观众可能需要仔细来了解,但异域文化的新鲜及特点准确的传递到了西方。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表面矛盾而实质互补。笔者以为,在当今开放和交流的大背景下,人们已意识到保留异质文化特的重要性,因而对异质文化采取越来越宽容的态度,但对于某些目的语中确实难以理解的内容,针对不同的读者,适当的采用归化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正确的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做好翻译。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CharlesTaber.TheoryandPractice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9.
[2]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London&NewYork:Rout2ledge,1995.[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4]董晖.老到圆熟出神入化——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文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1-15.
[5]李爱华,施皓.翻译中的文化特征:异化与归化〔J〕.南通工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4-105.
[6]刘嫦.也谈归化和异化[J].外语学刊,2004,(2):99-103.[7]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lol新手英雄
[8]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62.[9]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潍坊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4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